國小科學(3-6年級)

國小科學(3-6年級)

《國小科學(3-6年級)》是2003年9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亦菲、楊寶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小科學(3-6年級)
  • 作者:李亦菲、楊寶山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9月
  • 頁數:132 頁
  • 定價:1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303948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國小科學(3-6年級)》講述了:從理論研究方面看,本項目在大量國內外文獻研究、問卷調查和現場觀察的基礎上,對探究的概念和類型、探究學習的定義和類型、在學科教學中促進探究學習的基本原則、探究學習的評價等方面提出了比較系統的理論觀點,並綜合成“探究學習的三維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反對僵化地、狹隘地理解探究和探究學習,主張從對象、目的、方法三個角度分析探究活動,倡導探究學習形態的多樣化。從套用研究方面看,本項目在新的課程結構體系下,初步建立了國小、國中和高中各主要學科的教學研究隊伍,並從對象和內容、目的、方法和形態等方面,對各學科探究學習的實施和評價要點進行了初步的研究,比較系統地開展了探究學習教學實驗,積累了大量探究學習教學實例和教學設計方案。
從實踐層面來看,本項目的實驗學校正在從教師培訓、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教學科研、教學評價等方面,積極探索建立探究學習的學校支持系統的方法和措施,為教師和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教學實驗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這項工作還有待於進一步推進。
本套叢書是本項目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它匯集了新課程結構中國小、國中和高中主要學科的探究學習教學實例。與我國傳統的教學實例不同,本套叢書組織的教學實例不是按照師生對話的教學實錄形式編寫的,而是按照紀實性教學記敘文的形式編寫的。在這種紀實性教學記敘文中,教師用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方式,對自己或他人在某一教學實例中的設計思路、實施過程、效果和體會進行細緻的描述。基本寫作體例如下:(1)開頭部分,說明做這節課的背景和動機、課的設計思路和前期準備等;(2)主體部分,詳細描述教學實施過程,展示主要教學環節,以及教師和學生在各環節中的行為和語言;(3)結尾部分,簡要說明這節課教學效果和自己的體會,指出本課的優點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在部分教學實例中,還以附屬檔案的形式包含了教師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準備的材料或作品。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本套叢書中匯集的教學實例,本項目的學科教學研究人員和理論研究人員對每個實例都做了細緻的隨文點評,並在實例後說明了本課與課程標準的關聯,簡要分析了本課所設計和實施的探究學習活動。

圖書目錄

一、物質世界
1.磁鐵遊戲
2.磁鐵的性質
3.輪子
4.溶解
5.浮和沉
6.影子
7.聲音的產生
8.反衝
9.擺的秘密
10.斜面
11.毛細現象
12.電磁鐵
13.尋找物體的像
二、生命世界
1.各種各樣的葉子
2.益蟲和害蟲
3.魚
4.金魚
5.桃花的研究
6.蘋果的研究
三、地球與空間
1.太陽與太陽能
2.冬天
3.空氣的污染和保護
4.保護生命之水
5.卵石的形成
四、科學與技術
1.搭紙橋
2.降落傘
3.生物的啟示
4.秫秸稈的妙用
5.燈怎樣掛起來
6.關於腳踏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