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叢書:“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理論與實踐

國小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叢書:“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理論與實踐

導語 怎樣確定教研內容?如何結合學科、立足課堂、運用行為分析技術?大學與國小教師的合作如何更為有效?都有從原理到案例的精心闡述。《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理論與實踐》解答了上述問題,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理論與實踐》(作者徐麗華)是杭州師範大學附屬東城教育集團”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觀察研修”、”新教師綜合素質能力提升”項目的實施與研究成果。 內容提要 《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理論與實踐》(作者徐麗華)是杭州師範大學附屬東城教育集團”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觀察研修”、”新教師綜合素質能力提升”項目的實施與研究成果,作者在四年的項目實踐與研討中,對國小在職教師校本研修中所要碰到的問題,諸如:怎樣確定教研內容?如何結合學科、立足課堂、運用行為分析技術?大學與國小教師的合作如何更為有效?都有從原理到案例的精心闡述。讀者通過閱讀全書,能夠對”診療式”主題教研模式的理論基礎、模式內涵、實施要求;對”診療式”主題教研模式在國小語文、數學、英語、科學、藝術、教育等學科教師的培訓過程有個系統的了解,並且對國小在職教師的校本研修實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操作性。 《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理論與實踐》適用於在職教師自我提高、校本研修和教育研究,也可以作為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指導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小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叢書:"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理論與實踐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頁數:219頁
  • 開本:16
  • 品牌:浙江大學出版社
  • 作者:徐麗華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32.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本書稿主要由“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理論基礎、“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語文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數學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英語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科學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藝術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教育素養“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八個章節組成,旨在使讀者掌握“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相關理論。

圖書目錄

第一章“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含義
第二節“診療試”主題教研的意義
第三節“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理論依據
第二章“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基本模式
第三節“診療式”主題教研模式的實施
第三節“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成效
第三章語文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國小語文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概述
第二節國小語文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理論指導
第三節國小語文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
實踐成效
第四章數學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國小教學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過程的案例展示
第二節國小數學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實踐成效
第三節國小數學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實踐的一項研究
第五章英語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國小英語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概述
第二節國小英語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
指導案例
第六章科學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國小科學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概述
第二節國小科學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
指導案例
第七章藝術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國小藝術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概述
第二節國小藝術學科“診療式”主題教研的
指導案例
第八章教育素養“診療式”主題教研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教育素養“診療式”主題教研的過程
第二節教育素養“診療式”主題教研的成效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著作權頁:



我會……”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教學改進”、“教學重建”的考慮。有教師將這種“夾敘夾議”的方式稱為“插入”或“塗抹”,即教師將自己對本節課的感想“插入”到課堂教學實錄中,將自己對整個教育或相關教育理念的理解“塗抹”到相關的課堂教學實錄中。
“先敘後議”式是指教師在完整描述教學事件之後,對整個教學行為和結果進行整體性的反思和解釋,提出對整個教學過程的認識,表明自己對自身教學智慧的頓悟和理解。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對“這樣做”以後的理性思考和認識。
(一)教學敘事的構成要素
1.教學主題
即敘事主題。不論是敘述一個完整的教學事件,還是一個教學片段,都有一個敘述中心。當然,教學敘事的主題不同於教學案例的主題。敘事的主題是從某個或是幾個教學事件中產生的,而不是將某個理論問題作為一個“帽子”,然後選擇幾個教學案例作為例證。
2.教學情節
教學敘事,也有人把它稱為“我講我的故事”。因此,相對完整的教學情節是必不可少的。這裡所謂的“教學情節”,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發生的真實的教學經歷,並且在該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某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或發生了某種意外的“教學衝突”,包含著一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教學主題。可以是教育理念,可以是教學方法,也可以是學生教育問題。和教學案例相比,教學敘事的教學情節最大的特點就是從該情節中引發教學問題,而非根據主題篩選教學情節。
教學情節有兩種表述的方式。一種是實錄法,以“師:……生:……”這樣的形式如實記錄課堂上學生和教師的語言,同時可穿插教學行為。另一種是轉述法,即用敘述的語言描述課堂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
3.教學反思
教學敘事除了把故事記敘清楚,還應融入敘述者個人的感受和體驗,特別是伴隨這種體驗、感受而帶來的思考和反思。正如杜威所說:“反思是對經驗進行重構或重組,使之增加經驗的意義並增強指導後續經驗方向的能力。”所以,反思應當是對教學事件本質意義的深度思考,是對自己教學活動的深刻洞察,是教師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對教學實踐的反思,是故事描述的自然升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