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精品課程系列教材:課程論

國家精品課程系列教材:課程論

《國家精品課程系列教材:課程論》系國家精品課程“課程與教學論”的系列教材之一,致力於反映當代課程理論的全貌和課程發展的趨勢,‘形成了一個由“課程理論一課程開發一課程研究”構成的完整的學科體系結構。《國家精品課程系列教材:課程論》包括課程的意義、理論基礎、基本理論、課程設計、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類型、課程檔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領導以及課程研究等內容。《國家精品課程系列教材:課程論》完整而充分地反映了當代課程改革和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新方法,體現了基礎與前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家精品課程系列教材:課程論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頁數:478頁
  • 開本:16
  • 作者:靳玉樂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靳玉樂,西南大學副校長、二級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科評議組成員,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重慶市首批“兩江學者計畫”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重點學科“課程與教學論”領銜人, “課程與教學論”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國家精品課程“課程與教學論”主持人,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學術委員會副理事長,重慶市“名師獎”獲得者,重慶市政府兼職督學,重慶市首批學米技術帶頭人。1992年獲教育學博士學位,1996年晉升為教授,1997年被批准為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博士生導師。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20餘部,承擔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0多項,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重慶市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課程論的發展
一、課程論學科化研究的準備
二、課程論學科化研究的形成
三、課程論學科化研究的完善
四、課程論學科化研究的繁榮
第二節 課程論的對象
一、認識課程論對象的方法
二、課程論對象的系統考察
第三節課程論的地位
一、課程論與教學論關係的多元話語
二、課程論與教學論之間的辯證關係
第一章課程的意義
第一節課程的概念
一、已有的課程定義
二、課程定義的角度、取向與層次
三、課程的本質與特徵
第二節 課程的價值與功能
一、課程的內在價值
二、課程的外在功能
第二章課程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課程的哲學基礎
一、課程與哲學關係的歷史考察
二、哲學對課程影響之分析
第二節 課程的社會學基礎
一、課程與社會關係的歷史考察
二、社會學對課程影響之分析
第三節 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一、課程與心理學關係的歷史考察
二、心理學對課程影響之分析
第三章課程理論
第一節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
一、永恆主義課程理論
二、要素主義課程理論
三、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第二節 學習者中心課程理論
一、經驗自然主義課程理論
二、人本主義課程理論
第三節社會中心課程理論
一、改造社會的課程終極目的
二、以社會問題為中心的課程組織
三、民主的學習過程
四、“勸說”的教學方法
五、教師應擔負社會改造的責任
第四節 課程理論的綜合探討
一、課程理論的當代進展
二、課程理論的發展特點
三、課程理論的發展趨勢
第四章課程設計
第一節課程設計的概述
一、課程設計的概念
二、課程設計的主體
三、課程設計的原則
第二節 課程設計的模式
一、目標模式
二、過程模式
三、情境模式
四、自然模式
第三節課程設計的方法
一、哲學或理論演繹法
二、主觀法
三、活動分析法
四、青少年需求中心法
五、經驗法
六、實驗法
七、生活情境中心法
第五章課程目標
第一節課程目標的意義
一、課程目標的實質
二、課程目標的功能
第二節 課程目標的取向
一、行為目標取向
二、展開性目標取向
三、表現性目標取向
四、三種課程目標取向的關係
第三節課程目標的確定與陳述
一、課程目標的來源
二、課程目標的陳述
第四節課程目標的分類
一、國外課程目標分類
二、國內課程目標分類
第六章課程內容
第一節課程內容概述
一、課程內容的含義
二、課程內容的相關概念辨析
三、課程內容的結構
第二節課程內容的選擇
一、課程內容選擇的取向
二、課程內容選擇的原則
第三節課程內容的組織
一、課程內容的組織要素
二、課程內容的組織水平
三、課程內容的組織原則
四、課程內容的組織方法
第四節課程內容改革的趨勢
一、課程內容的綜合化
二、課程內容的現代化
三、課程內容的生活化
四、課程內容的最最佳化
第七章課程類型
第一節課程的分類
一、依據知識的性質分類
二、依據知識的組織模式分類
三、依據學生的心理發展分類
四、依據教育影響的方式分類
第二節 學科課程
一、學科課程的意義與特點
二、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
三、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
第三節活動課程
一、活動課程的本質與特徵
二、活動課程的功能二
三、活動課程的類型
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第四節 潛在課程
一、潛在課程的本質與特點
二、潛在課程的內容與功能
三、潛在課程的研究
第八章課程檔案
第一節課程計畫
一、課程計畫的性質
二、課程計畫的演變
三、課程計畫的結構
第二節課程標準
一、課程標準的性質
二、課程標準的結構
三、課程標準的功能
第三節 教科書
一、教科書的性質
二、教科書的結構
三、教科書的功能
第九章課程實施
第一節課程實施概述
一、課程實施的概念
二、課程實施的特點
第二節 課程實施的取向、策略以及模式
一、課程實施的取向
二、課程實施的策略
三、課程實施的模式
第三節 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
一、課程方案本身的特徵
二、關鍵人物在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三、外部因素的影響
第四節 我國新課程背景下的課程實施
一、新課程實施取得的成就
二、新課程實施存在的問題
三、新課程實施的對策建議
第十章課程評價
第一節課程評價的基本問題,
一、課程評價的定義
二、課程評價的主體
三、課程評價的功能
四、課程評價的取向
第二節課程評價的類型與對象
一、課程評價的類型
二、課程評價的對象
第三節 課程評價的模式
一、目標達成評價模式
二、目標游離評價槿支
三、CIPP評價模式
四、CSE評價模式
五、應答模式
六、鑑賞評價模式
第四節課程評價的方法
一、量化評價
二、質性評價
三、典型質性評價方法
第十一章課程領導
第十二章課程研究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