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創建於1965年,是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的國家公益性事業單位,位於天津市。

中心主要職責是負責對全國海洋技術發展實施業務指導,為國家海洋自然資源管理、海洋公益服務及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技術支撐,開展我國海洋領域基礎性、前沿性和關鍵共性技術創新;主要業務方向包括國家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規劃與設計、國家海洋觀測網建設運行業務保障、海洋空間規劃與功能區劃研究與編制等。

截至2018年7月,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有科技人員350名,其中,知名專家25名,研究員、教授級高工42名,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110名;有業務部門5個、科研部門5個及開發部門3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 外文名:National Ocean Technology Center
  • 簡稱:NOTC
  • 創辦時間:1965年
  • 類型:國家公益性事業單位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 現任領導:韓家新(主任)
    陳力群(黨委書記)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
  •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
  •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芥園西道219號增1號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施資源,合作交流,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資質證書,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65年8月,“國家海洋局海洋儀器研究所”成立,主要職責為組織攻關海洋技術與裝備,改變中國海洋觀測、調查技術落後、國產海洋儀器幾乎空白的狀況。
1983年8月,更名為“國家海洋局海洋技術研究所”,主要職責為國家海洋管理職能履行提供技術保障,同時承擔中國國內海洋觀測技術研究和海洋儀器設備研製任務。
2001年11月,更名為“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2018年7月,自然資源部正式批覆同意中心啟動《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建設方案》中淺海試驗場區(威海)試點建設。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8年7月,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有科技人員350名,其中,知名專家25名,研究員、教授級高工42名,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110名。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羅續業、侯純揚、唐軍武

科研部門

根據2019年3月中心官網顯示,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有業務部門5個、科研部門5個及開發部門3個。
所屬業務部門(5個):海洋技術戰略研究與規劃室、海域與海島技術室、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室、系統集成與通信網路技術室、質量檢驗與標準化室
所屬科研部門(5個):海洋測量感測器技術研究室、近海海洋環境觀測與監測技術研究室、深遠海及海底探測技術研究室、海洋遙感與測繪技術研究室、海洋環境保障技術研究室
所屬開發部門(3個):海洋浮標工程中心、海洋工程勘察中心、實驗工廠

設施資源

  • 圖書資源
根據2019年3月圖書館官網顯示,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圖書館(文獻館)館藏資源包括中文圖書一萬三千餘冊,西文圖書一萬四千餘冊,日文圖書兩千四百多冊,俄文圖書四千八百多冊,西文特種文獻兩萬三千餘冊,標準近五百份,版本一千餘冊,期刊合訂本數量超過四萬五千冊,一千八百餘件館藏圖件。
  • 設備設施
根據2019年3月中心官網顯示,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在威海、舟山和珠海萬山分別建設運行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國家潮流能試驗場和國家波浪能試驗場。截至2018年7月,海洋感測器測試與評估實驗室擁有海洋測量感測器性能測試與評估專業設備,擁有高精度恆溫水槽、深海壓力仿真測試系統、基於溫鹽躍層的感測器動態回響仿真測試平台、感測器時間常數測量系統,配備高精度電橋、8400B實驗室鹽度計、一等標準活塞壓力計等設備;ARGO浮標技術實驗室擁有多種專業軟硬體開發測試設備,並配備有可視壓力罐系統、自動恆壓泵站和浮標數據接收岸站,具備開展新型ARGO浮標研製和試驗的基礎能力。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7月,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已經與10多個國家在海洋能技術領域建立合作關係,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西班牙和韓國等。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於2011年4月正式加入國際能源署海洋能源系統實施協定,參加一年兩次的執委會會議,具有投票權,共享工作組研究成果。截至2018年7月,中心參與了8個工作組任務,牽頭承擔了11個工作組中“溫差能資源調查與評價”分任務。另外,該中心於2013年在廣州承辦了第24次執委會會議。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據2019年3月中心官網顯示,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累計承擔國家863計畫、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行業科研專項、軍方預研和型研等國家級高技術研究項目一百多項;獲得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10項、海洋科學技術獎4項、天津市科技進步獎2項、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1項;取得發明專利十餘項、實用新型專利十餘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近十項。由該中心起草並頒布實施的國家標準6個、行業標準26個、企業標準32個。
獲獎時間
獲獎項目
獲得獎項
2013年
天津濱海新區風暴潮監測預報預警系統
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4年
近海島嶼綜合開發利用示範試驗研究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4年
海洋生態環境多參數現場快速監測新技術集成及套用成果
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015年
邊遠島的利用與監控技術研究與示範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8年
中國近海海洋能資源評估技術研究與套用
海洋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8年
海洋溫度、深度及風要素觀測儀器檢測技術研究
海洋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8年
基於移動平台的海域無人機監視監測系統集成技術與套用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8年
潮汐能和潮流能重點開發利用區資源勘查與選劃
海洋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參考資料來源

學術期刊

  • 《海洋技術》
海洋技術》是由國家海洋局主管、國家海洋技術中心主辦、全國公開發行的海洋科學技術類期刊。主要刊登中國國內、外在海洋技術研究和套用以及與海洋技術有關的交叉學科領域的最新成果,重點包括:海洋環境監測、海洋開發利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儀器裝備、海洋工程技術、海洋國防建設等,以及在這些方面調查、研究的新發展、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經驗。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7月,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有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此外,天津大學與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自2013年開始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設定聯合培養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聯合培養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與天津大學聯合培養):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海洋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教學建設

  • 榮譽表彰
2011年,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得天津市優秀博士後工作站表彰。
2018年10月,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 博士後獎勵措施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博士後享受國家及中心政策規定發放的工資、績效、社會保險和公積金等薪酬待遇;在站期間提供研究工作必要的辦公設施和科研設備。

資質證書

根據2019年3月中心官網顯示,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具備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資質(GB/T19001C-2016)和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認證,具備國家海域使用論證甲級資質、國家測繪乙級資質,業務範圍包括海域權屬測繪、海岸地形測量、水深測量、水文觀測、海洋工程測量、掃海測量等。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標識為同心圓設計,外環為中心中英文環繞,內環上方為五顆星;中間圖案由多部分組成,白底圖案為英文縮寫構成的變形,其中心為一隻騰飛的海鳥;下方為波浪變形。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

精神文化

  • 主旨
按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海洋強國建設和統籌自然資源管理的戰略部署,改革創新、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公益服務水平,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國家業務中心。

現任領導

職務
名錄
主任、黨委副書記
韓家新
黨委書記、副主任
陳力群
副主任
隋軍、彭偉
參考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