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三五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創新規劃

2016年12月7日,科技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以國科發社〔2016〕374號印發《國家“十三五”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創新規劃》。該《規劃》分規劃背景;現狀與趨勢;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主要任務;保障措施5部分。

發展目標是:聚焦文化遺產的價值認知、保護修復、傳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務4個重點方向,補強短板、創新發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科技創新體系。從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現狀出發,以形成滿足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領域重大發展需求、解決行業重大問題的系統解決方案為重點,在基礎研究、重大關鍵技術、國產專有裝備、標準體系建設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十三五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創新規劃
  • 印發機關:科技部 文化部 國家文物局
  • 文號:國科發社〔2016〕374號
  • 印發時間:2016年12月7日
通知,規劃,

通知

科技部 文化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印發《國家“十三五”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
國科發社〔2016〕37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廳(委、局)、文化廳(局)、文物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明確“十三五”時期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科技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制定了《國家“十三五”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創新規劃》,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部門、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貫徹落實。
科技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
2016年12月7日

規劃

國家“十三五”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創新規劃
國家“十三五”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創新規劃,依據《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編制,主要明確“十三五”時期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國家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專項規劃,是我國“十三五”時期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行動指南。
一、規劃背景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衝刺階段。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強化國家共同記憶、留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礎,是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產業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保障,對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權、樹立在國際社會的良好大國形象具有重要意義,對“四個全面”和“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發展,西方文化和價值觀藉機滲透,存在著民族文化傳統印記淡化、人文精神失落的危險,國家與民族凝聚力受到嚴峻挑戰。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將文化遺產保護提升到維繫本土文化獨立性的國家戰略高度予以系統部署,將其作為維繫民族團結、國家統一、文化自信、文化認同的重要舉措。並將文化遺產與優秀傳統文化視為國家的“金色名片”,作為國際交往的潤滑劑、助推器和競爭力予以重點部署。利用科技手段支撐和引領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做法和策略。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反覆強調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指出,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2015—2020年)》等檔案先後出台,對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利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行了戰略規劃,進一步明確了目標、任務、路線圖和時間節點。同時,也對科技創新引領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為明確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創新的方向與任務,確定“十三五”期間的工作重點,切實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科技進步,創新引領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規劃。
二、現狀與趨勢
(一)現狀
“十二五”以來,國家加大支持力度,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廣大科技工作者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勝利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一是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行業空白,部分領域已進入國際第一梯隊。二是研發了一批系統裝備,提升了專業效率和科學化水平。三是形成若干成套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有效支撐了一批重大項目的實施。四是引入一批現代科學技術最新成果,促進了行業發展。五是推動了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學科交叉融合,探索建立了通過自然科學的方法手段解決人文社會科學問題的研究範式。六是多措並舉,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移擴散。七是整合資源、集群作戰,通過項目實施帶動了創新團隊和機構的建設。全行業初步形成了以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制度創新協同發展的創新發展格局。
回顧發展的歷程,在事業蓬勃發展、良性循環的態勢下,與國際整體局面相比,我們在成果積累和技術儲備等方面仍有不足,具體表現為:一是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研究薄弱,缺乏系統的理論支撐;二是對於文化遺產的價值認知能力有限,難以全面、系統挖掘和深刻闡釋文化遺產的多元價值,難以講好“中國故事”;三是對於文化遺產保護的能力有限,在瀕危文物的搶救性保護和更大範圍文物的預防性保護方面,都有瓶頸問題尚未突破,科學技術需求複雜而巨大,相應科技手段卻十分有限;四是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有限,展示傳播內容乏味、形式雷同,事倍功半,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需求;五是行業創新體系尚不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等優質科技資源尚未穩定投入到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相關科技創新人才不足。
(二)發展趨勢
在國際視野下,加強文化遺產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保護、傳播與影響,並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催生新興產業,將會是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領域未來一個時期的主旋律。許多國家為搶占未來的制高點和話語權,紛紛將文化遺產保護納入本國和本地區的科技規劃或單獨設立科技行動計畫,例如,歐盟的“地平線2020計畫”、“地中海地區文物認知與保護計畫”,法國的“國家級文化遺產研究計畫”,義大利的“文化遺產安全計畫”和美國的“拯救美國財富計畫”等。與此同時,藉助空間數位化、文化傳播網路化、裝備智慧型化等現代高科技手段,構建較為完善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創意產業已經逐漸成為當今世界的熱點。
未來5到10年,將是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新技術革命的帶動下,這些領域正孕育著新的群體性突破。縱觀國際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發展,主要呈現出如下十大趨勢:
一是關於文化遺產和優秀傳統文化對增強國家軟實力作用的認識逐漸深入,從而引發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理念和觀念產生深刻變化。
二是在充分認識文化的力量和文化遺產價值作用的基礎上,世界各國將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整體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三是文化遺產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務作用的提升,帶動高新技術研發、資金投入強度和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和革新。
四是對文化的力量和文化遺產增強民族自信、文化認同的價值挖掘,帶動多學科交叉,促進文化(文物)與科技的高度融合。
五是為充分發揮文化遺產價值和公共文化服務作用,在新媒體和“網際網路+”的環境下,傳播手段和模式日益變革。
六是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科技自主創新和系統集成能力不斷增強,裝備水平加速提升,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工藝的結合度空前緊密。
七是新形勢、新需求、新任務,將帶動戰略、理論、套用和實踐相結合的複合型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八是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科技創新,將會催生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三)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創新戰略需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相繼就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做出了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這為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1. 文化遺產價值認知,急需科技創新支撐。針對我國文化遺產學科體系尚未健全,文化遺產價值認知綜合技術能力相對薄弱等問題,需要構建建立我國文化遺產學科體系框架;研究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產價值認知、保護和傳承利用基本理念和方法論研究,套用各類現代技術提升我國文化遺產價值認知能力。
2. 我國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的突破,急需科技創新支撐。針對我國館藏文物保護修復和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中難點和瓶頸問題,迫切需要開展文物保護修復病害檢測、關鍵修復技術和材料,以及預防性保護相關技術的科技攻關,整體提升我國文化遺產保護水平。
3. 大力提高文化遺產傳承利用能力,急需先進可靠、貼近百姓的傳承利用科技支撐。針對日益增長的全民文物享用需求,迫切建立現代智慧博物館技術體系,突破文物展示利用關鍵技術、提升文化遺產公共服務能力,實現我國文化遺產傳承利用能力的跨越式發展。
4. 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急需科技創新支撐。當前,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需要加快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亟需接力“網際網路+”,加大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位化建設,提高博物館、文化館信息化、網路化、智慧型化水平,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現代傳播能力,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三、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基本遵循,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統籌規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以增強整體創新能力為戰略目標,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戰略重點,以培育科學創新能力為戰略儲備,以整合科技資源、最佳化創新服務能力為戰略支撐,以實施若干重點科技攻關為戰略突破,整體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推動我國從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大國向強國的歷史性轉變。
(二)發展目標
聚焦文化遺產的價值認知、保護修復、傳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務4個重點方向,補強短板、創新發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科技創新體系。從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現狀出發,以形成滿足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領域重大發展需求、解決行業重大問題的系統解決方案為重點,在基礎研究、重大關鍵技術、國產專有裝備、標準體系建設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具體目標如下:
1. 顯著提升文化遺產價值認知的科技支撐能力
大力發展文化遺產價值認知科學與技術,在遺蹟遺物探測、文物信息提取、文物價值挖掘等方面,集中突破天地聯合遙感遙測、考古預探測智慧型機器人、複雜環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測與判別、多功能水下及水面搭載平台、高環境適應性水下文物監測、精準測年、無損/微損檢測、文物形貌結構信息高保真提取、殘留物提取與判別、考古現場鑑別與應急保護、古代生存背景與生業模式分析、古代材料加工技術與物料流通闡釋等核心關鍵技術20項以上,研發關鍵裝備10套以上,初步構建文化遺產價值認知技術與裝備標準體系;建成基於多源信息的陸地與水下文物資源調查和考古全周期智慧型決策系統各1套;揭示泥河灣早期人類起源、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歷程,豐富人類文明發展演進的理論模式。
2. 顯著提升文化遺產保護修復的科技支撐能力
構建館藏文物保護修復和檢測方法體系;形成室外石質文物、墓葬彩繪文物、泥塑、土遺址、木構建築、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城、工業遺產等保護綜合技術體系和解決方案;研究館藏文物保護關鍵技術專用工具、材料和裝備;提出監測、評估、調控的綜合指標和方法,全面提升館藏文物和遺產地預防性保護整體水平;研製適合博物館和遺產地預防性保護所需感知、監測、調控和防震等高精度裝備;重點解決傳統工藝領域的關鍵瓶頸問題。形成核心關鍵技術30項,關鍵裝備15套,相關技術規範、方法和產品標準30項。
3. 顯著提升文化遺產傳承利用的科技支撐能力
建立並完善智慧博物館理論與技術支撐體系;探索中國特色文化遺產傳承利用創新服務模式;突破特殊文物與大遺址全模態高精度採集、文物本體狀態主動精準感知、文物虛擬/增強現實展示與互動、文物數字指紋隱蔽提取與鑑別等關鍵技術30項;研製適合博物館和遺產地文化遺產價值傳承利用所需的知識圖譜、館藏文物流轉管理、絲綢之路O2O(Online to Offline)多語種互動傳播、文物價值傳播一體化普適雲服務平台、文化創意產品輔助設計等專有系統和裝備10套。建成社會文物身份鑑別和徵信評價指標體系,推動國家和國際智慧博物館標準規範的制定。
4. 顯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科技支撐能力
構建智慧圖書館的技術標準體系;構建公共文化的綜合傳播技術體系;完善老少邊窮地區的文化傳播技術;完善基層文化站的文化傳播技術體系;推動特殊人群文化需求的關鍵裝備發展;突破口傳心授等非物質遺產的採集和物理留存技術;突破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的智慧型互譯技術;解決公共文化跨域傳播的關鍵技術;研發書法、繪畫、舞蹈、樂器的輔助學習技術裝備。形成核心技術30項,裝備15套,技術標準30項。
5. 建設30個高水平研發基地
系統加強國家古代壁畫和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文物保護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文化遺產保護基礎條件平台、公共文化服務研發基地等建設,在重點領域培育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強化區域合理布局,大幅提升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重點領域持續創新能力。
6. 加快人才隊伍和創新團隊建設
通過培養、引進等方式,重點培育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戰略科學家、複合型科技人才、學術帶頭人,以及技能型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建設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學科交叉、梯隊合理的高水平創新團隊。
(三)發展思路
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以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創新重大需求為牽引,以關鍵技術突破為手段,以套用技術和裝備研發為支撐,統籌技術研發、裝備升級、人才培養和基地建設。以科技計畫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平台建設、國際科技合作等為抓手,強化全創新鏈設計,系統部署、重點突破,實施“1-2-6-4”戰略,具體包括:
聚焦1個目標:聚焦以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為核心、以組織創新體系為支撐、以制度創新體系為保障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創新體系建設,促進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
貫穿2個全鏈條:從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業務鏈和科學研究的創新鏈等2個維度進行全鏈條交叉設計,業務鏈涵蓋文化遺產的價值認知、保護修復、傳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務,創新鏈涵蓋基礎研究、套用研究、技術研發和成果推廣,用創新鏈支撐業務鏈,加強科技創新對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重大工程的系統支撐;
設定6個任務板塊:基礎研究、價值認知、保護修復、傳承利用、公共文化服務、人才基地和科研平台;
實現4個系統突破:理論、技術、裝備、標準的系統性突破。
四、主要任務
(一)基礎理論研究
研究梳理文化遺產學科體系,建立我國文化遺產學科體系框架;研究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產價值認知、保護和傳承利用基本理念和方法論。
專欄1 基礎理論
1.文化遺產價值認知研究。開展文化遺產價值認知理論研究,建立體系較為完善的文化遺產價值評估方法論。
2.文化遺產保護理論研究。開展符合我國文化遺產類型特點和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產保護理論研究,探索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工藝相結合的方法論。
3.文化遺產價值傳播研究。開展符合我國文化遺產特徵和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產價值傳播理論研究,使文化遺產價值與當代社會融合,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二)文化遺產價值認知
創新文化遺產價值認知研究方法體系,完善埋藏(地層)、古生物、古環境、資源開發、物料流通、人群遷徙等領域考古學研究方法;形成文化遺產空間觀測、天地聯合遙感遙測、複雜埋藏條件對地勘探、渾濁水域水下考古探測、精確測年、文物形貌結構信息提取、文物無損/微損檢測、殘留物提取與鑑定等技術;突破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攜帶型儀器及工具包、文物無損/微損檢測裝備、非金屬文物探測器、水下文物監控浮標、水下藍綠雷射探測器、水下3D成像聲納、湍急水流條件的水下考古調查機器人等專有裝備;形成相關方法、技術與產品等系列標準。
專欄2文化遺產價值認知方法與技術
1.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一步研發測年、生物、環境、空間、材料、信息等考古技術,完善並創新考古學研究方法體系;系統揭示牛河梁、良渚、石峁、陶寺和二里頭等一批遺址群的文化面貌和文明特徵,探討各自的發展歷程及其在區域文明進程中的作用;開展黃河、長江、西遼河流域文明進程研究,探討中國境內不同地區文明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對區域文明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綜合研究,並與世界其他文明進行比較;建立中華文明探源遺址、遺物和檢測分析的標本庫和資料庫,開發針對文明特質研究的數據分析模式,進行大數據分析,動態闡釋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明進程的內在機制與外部原因,凝聚民族精神;創新展示方式,加強研究成果的推廣和利用,傳承文化根脈。
2.泥河灣早期人類起源研究。依託泥河灣及相鄰地區得天獨厚的古人類遺存,針對直立人演化、現代人起源及適應生存模式等熱點學術問題,研究其古人類科學資源的總體情況與規律,獲取關鍵時段的新材料和新線索;創新理念和工作思路,開展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文化特點與序列、古人類伴生動物群演替及其反映的人類生存背景和生計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從理論層面探討人類起源、演化及農業起源等重大學術問題。
3.館藏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認知關鍵技術研究。圍繞金屬、玻璃、簡牘、陶瓷、玉器、紡織品、紙張等館藏與重要出土文物,以及織繡、印染、大漆工藝、傳統制筆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研發不同材質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價值挖掘關鍵技術及專用裝備,重點研發文物形貌結構信息提取、無損和微損檢測、殘留物提取與鑑別技術;研究反映各類文物年代、產地、原料、製作技術和生產設施的信息指標體系,以及與之適應的信息提取、存儲、處理與分析方法;研究古代器物的製作、使用和流通曆程,不同地區材料加工技術的區域特點、發展規律,以及區域間物料流通、跨文化區的技術交流互動;開展傳統手工技藝與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的創新研究與套用示範。
4.水下考古關鍵技術研發。基於藍綠雷射、聲吶成像、磁力探測等多種技術,研發適合於渾濁水域、淺埋藏、多礁石激水流等複雜環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測與判別技術;研發水下雷射船體探測儀、水下埋藏文物探測儀、多功能水下及水面搭載平台;研發基於多源信息的水下文物資源調查決策技術;研發基於圖像傳輸、影像識別技術的高環境適應性水下文物監測系統與設備;研發脆弱質文物水下加固提取、應急保護、穩定性處理等現場保護技術,出水木質船體、金屬器、凝結物包裹文物的保護、保存的關鍵技術。
5.田野考古關鍵技術研發。針對考古發掘和出土文物應急性保護的行業需求,在湖南、江西、陝西和甘肅等不同氣候與地質環境地區,選擇若干重要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建立天地聯合遙感遙測考古綜合分析系統,研製考古預探測智慧型機器人;突破重點遺蹟遺物(如泥化紡織品等有機質文物)的綜合判別、提取技術和相關規範;研發和完善考古發掘現場出土文物應急保護、包裝運輸、微環境控制等成套裝備;研發時序性田野考古發掘記錄與回溯技術;研發田野考古全周期智慧型決策支持系統。
(三)文化遺產保護修復
完善和提升金屬、陶瓷、紡織品、紙質文物、古籍善本、陶質彩繪等文物的保護修復技術、檢測方法體系;構建室外石質文物、墓葬彩繪文物、泥塑、土遺址、木構建築、工業遺產、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綜合技術體系;突破以清洗、加固、顯微修復、緩釋封護為主要手段的文物保護修復專用工具、材料和裝備;完善館藏文物和遺產地預防性保護監測、評估、調控的綜合指標和方法,提出各類風險源安全閾值;提升環境監測感測器性能,研發水鹽監測感測器、黴菌監測感測器、污染物及水質監測感測器、遊客數量監測裝備、地形地貌監測裝備及新一代物聯網監測技術和相關裝備;建立博物館防震抗震理論模型、技術和裝備;形成相關技術規範、方法和產品標準。
專欄3文化遺產保護修復技術
1.脆弱館藏文物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研究。針對館藏文物與重要出土文物中較為脆弱的紙質文物、古籍善本、紡織品、陶質彩繪文物等,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文物,套用現代科技手段,結合傳統文物保護修復技藝,研究建立文物本體與病害產物分析檢測方法,以及腐蝕劣化過程與環境影響因素的關係,揭示文物腐蝕劣化機理;研究文物清洗、加固、緩釋、封護、微生物防治等技術方法,提升文物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突破文物保護修復專用材料、工藝和裝備;建立館藏文物保護修復系列技術規程,構建館藏文物修復的網路化知識服務系統。
2.館藏文物保護材料性能及保護效果評測技術研究。研究館藏文物保護材料分類方法、評價技術指標;開展文物基體材料和保護材料結合方式、作用機制研究;對我國現有常用館藏文物保護材料進行評價示範,提出材料主要性能、功能作用、適用範圍、預期效果等評價方法體系。
3.館藏文物一體化防震關鍵技術研究。研究博物館文物防震全系統設計理論方法;開展地震能量經館舍、展陳傳遞到文物的全過程性能化分析和動力效應機理研究,提出文物防震個性化安全設計指標;研發基於文物安全的館舍、展具防震技術和裝備;建立博物館文物防震技術規範。
4.土遺址綜合保護技術研發。開展我國土遺址保存環境區劃研究;套用多場耦合實驗室,系統定量研究不同保存環境下土遺址各類病害發育過程與機制;開展不同類型土遺址結構穩定性和材料耐久性研究;研發土遺址保護材料試驗檢測、土遺址病害調查無損(微損)探測、土遺址保護加固質量評價及效果評估等關鍵裝備,形成土遺址保護系統解決方案;建立不同類型土遺址保護勘察、設計、試驗、監測、加固技術效果評價等行業規範。
5.石窟寺穩定性評價和保護關鍵技術研究。結合川渝石窟重點保護工程,開展超音波、雷達和太赫茲等技術在石窟岩體穩定性評價方面的適用性研究,建立石窟寺窟體結構穩定性評價技術體系和評價導則;開展微生物、苔蘚、酸雨和可溶鹽對石窟本體的損壞機制研究;開展石窟寺裂隙加固材料工藝,以及淺表層防風化材料和技術研究。
6.古代彩塑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研究。研究我國不同地域彩塑製作材料、製作工藝、內部構造和病害特徵,建立工藝與病害特徵譜庫;開展古代彩塑微變監測關鍵技術研究,建立彩塑劣化過程數學模型;研究彩塑加固技術和材料;研究彩塑現場保護修復的綜合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研究降塵、煙燻等表面污染物清除技術。
7.墓葬附屬彩繪文物原位保護關鍵技術研究。解析墓室結構穩定性及附屬彩繪文物的製作材料和工藝;研究墓葬附屬彩繪文物病害成因;重點開展墓室突發黴菌來源及生長規律研究;開展輻照技術、生物技術以及納米材料等在墓葬附屬彩繪文物黴菌防治中的套用研究;研究墓葬附屬彩繪文物加固材料與工藝。
8.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科學化研究。開展傳統村落價值評價體系和風貌控制技術標準的研究;研究鄉土文物建築保護修復、災害風險管理、基礎設施改善提升等保護與利用關鍵技術;科學分析地方傳統建築材料、做法和工藝,針對現狀保存狀況和殘損問題,開展地面、牆面、結構、屋面、門窗、裝飾裝修、油飾彩繪等保護修繕鄉土技術研究;從建築、結構、暖通等技術層面研究不同功能鄉土文物建築和傳統民居建築在保護前提下的改造利用適應技術;研究傳統村落民俗民藝及原住民生活的活態保護模式,建設量化的規劃和評估體系。
9.北京故宮古建築及群體的科學化保護的關鍵技術研究。全面調查、記錄、整理、研究以故宮古建築為代表的傳統營造技藝,包括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造的全過程,涉及規劃設計思想與方法、營造工序及工藝、工匠傳統等,制定相應的操作指南等技術規範檔案;作為古建築科學化保護的核心基礎環節,系統研究全生命周期信息採集記錄技術在保護中的規範化套用,以及成果的科學化管理、信息服務及可視化展示,形成規範化流程及技術標準,並進行推廣示範;開展傳統建築材料(包括木、磚、瓦、石、土、灰等)的科學化研究,以及新材料、新技術在古建築保護中的工程套用,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開展科技示範。
10.數字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與套用關鍵技術研究。研發高保真、檔案級、可持續質量升級的數字文化遺產留存、不同存儲介質格式互轉與備份關鍵技術和裝備的數字文化遺產採集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大規模數字文化遺產的數據標註、語義索引、知識化等關鍵技術和系統;開展大數據存儲和管理技術在數字文化遺產知識庫中的適用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研究;研發數字文化遺產大數據多模態知識檢索、內容挖掘、語義理解等關鍵技術,構建支撐文物研究、出版、導覽和展示等業務的數字文化遺產內容服務雲平台;研發涵蓋採集、存儲、管理和套用全鏈條的數字文化遺產智慧財產權保護、追溯技術與系統。
11.基於風險管理的文物預防性保護關鍵技術研發。開展可移動文物風險管理理論和方法研究;研究適用於文化遺產地不同類型風險的評估方法;研發適用於石窟寺、古代建築、石刻等不可移動文物的高耐候性、高靈敏度和穩定性、免維護的文物風險感知成套裝置;集成研發多場耦合實驗裝置;研究不同類型文化遺產地(含工業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賦存環境監測指標,研發基於多時相、多尺度、海量異構監測數據分析方法,建立風險原因分析、溯源和風險預測模型;開展基於文物安全和遊客滿意度的遺產地遊客承載量研究;開展博物館和文化遺產地突發事件風險應急管理方法及關鍵技術研究;研發適用於博物館和文化遺產地的風險管理智慧型決策支持系統。
(四)文化遺產傳承利用
完善智慧博物館建設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突破具有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體驗的下一代博物館虛擬現實技術、人機互動體驗技術、全模態數據獲取技術、數字指紋無損隱蔽提取與鑑別技術、一體化雲服務技術;依託“網際網路+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畫,探索文化遺產傳承利用的創新服務模式,構建O2O互動傳播系統和文化創意產品輔助設計平台;構建文物收藏與交易徵信評價指標體系,突破管理服務關鍵技術,研發交易異常行為發現與綜合研判管理聯動平台;形成相關技術規範、方法和產品標準。
專欄4文化遺產價值傳播與利用技術
1.智慧博物館關鍵技術研發。研究智慧博物館架構和智慧型化評價規範;研發文物材質視覺特徵採集技術、安全高效的文物三維幾何採集技術,突破具有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體驗的新一代博物館虛擬(增強)現實展示技術和人機互動體驗技術;建立文物數據字典和語義化描述,探索文物知識圖譜構建模式與方法,研發跨博物館、跨地域的分散式知識庫及綜合套用平台;研究基於多源大數據的博物館觀眾行為和意願分析技術,構建跨平台的室內外個性化智慧型導覽系統和面向觀眾的個性化定製服務模式;研究基於眾包模式的遊客大數據整合與增量式文物本體狀態感知技術和裝備;研發文物保存環境監測、評估和調控的智慧型系統,及適用於館藏文物數位化簽名提取和鑑別技術及出入庫、流轉監控等智慧型化閉環管理技術;研發麵向中小博物館群的文化遺產價值傳播共性關鍵技術,建設涵蓋文物展示、導覽等全鏈條業務的一體化綜合雲服務平台。
2.文化遺產價值傳播關鍵技術研發。研發館藏文物/大遺址全景圖像、高光譜、全光場和三維幾何協同多模態數據快速精準獲取技術,構建雲環境下的絲綢之路文物/大遺址全方位重建與展示系統;研發O2O互動傳播系統,建立面向文物的多語種社交媒體傳播技術及平台,探索絲綢之路文物物證套用,研發基於增強現實的絲綢之路鄉土教材電子書包,形成基於新媒體和大數據技術的文化遺產價值傳播和利用平台,打造文物知識型旅遊服務模式;研發文物圖案、紋樣、造型等設計元素提取、風格化表達和跨媒體素材檢索關鍵技術,研發麵向文化創意的輔助設計平台。
3.民間文物收藏與交易徵信管理服務關鍵技術研發。制定文物收藏與交易徵信評價指標體系;研發民間收藏文物電子特徵提取與識別技術,開發民間收藏文物的登錄、鑑定、展示綜合信息服務平台;開發文物拍賣標的徵集、申報、審核、成交備案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研發文物特徵現場實時獲取和比對技術,開發文物拍賣現場違規、違法行為識別智慧型移動取證系統;研發網際網路交易違規、違法信息收集、分析技術與交易市場網際網路感知系統;開發文物拍賣經營主體和從業人員信用信息公示與公眾服務系統。
4.中華古籍利用與傳播關鍵技術研發。制訂基於保障國家文化安全的古籍數位化系列標準規範,形成古籍數字資源戰略儲備機制;探索全國古籍數字資源整合方式,打造開放性、包容性的古籍數字資源整合平台;建立基於新媒體和知識庫、大數據的古籍傳播與套用平台,形成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古籍服務新模式;研發古籍智慧型化識別、校勘、標點技術;研究基於古籍特點的多維度、智慧型化展示技術;研發古籍印刷、高仿真製作、文化創意的關鍵技術和展示平台。
(五)公共文化服務
突破數字文化公共資源的精細化整備技術瓶頸,建立起面向大數據處理和套用的技術支撐體系;強化圖書館作為社會知識中心的核心地位,構建網路資源採集與服務平台,推動全民閱讀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面向老少邊窮地區和弱勢人群,研發推動公共文化均等化的專用特型裝備;充分利用泛在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構建智慧公共文化服務支撐技術體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利用現代傳播技術手段,加強公共文化產品的廣泛傳播,提高內容分發的效率,提升文化傳播效果。為加強文化普及和藝術教育,開發專用學習裝置和教具,提高大眾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普及和教育的趣味性。
專欄5公共文化服務技術
1.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與服務關鍵技術。研究網路資源採集、保存、服務關鍵技術,構建網路資源採集與服務平台;研究圖書館海量數字資源知識組織、知識關聯、整合揭示的關鍵技術,構建基於文化地圖的數字資源可視化揭示平台;構建數字圖書館基礎設施雲,提升全國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研究圖書館大數據挖掘、分析與套用,研究大數據時代圖書館讀者行為分析技術,推動全面閱讀和學習型社會的構建;研究圖書館服務創新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文化專網的構建與運行管理,研究公共文化服務中的數據安全、信息安全、網路安全關鍵技術,為公共文化服務和國家網路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2.公共文化均等化特型裝備研發與套用示範。為推動老少邊窮地區的文化普及與覆蓋,保障弱勢人群的合法文化權益,針對老少邊窮地區存在實際困難和問題,研發用於流動文化服務的流動舞台車、流動圖書車、流動信息車等一體化裝置,以及其他操作簡便、功能齊備、易於維護使用的基層文化場站專用設備。針對民族地區文化需求,研發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間的智慧型互譯設備,突破圖書的實時智慧型翻譯技術瓶頸。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信息技術弱勢群體,研發基於新一代人機互動技術的文化服務套用軟體,引入自然語言的智慧型理解技術,降低弱勢群體的學習難度,提升弱勢群體對於公共文化資源的索取質量和能力。同時針對殘疾人群,研發圖書盲文化的自動化生成技術和套用系統,研發音視頻節目中自動添加手語和字幕的集成式技術。
3.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技術研發與套用示範。綜合運用多種網路節點和終端設備,構建智慧型感知的公共服務物理空間和虛擬體驗空間。通過泛在設備數據採集,進行大規模服務人群的分析和預測,建設服務需求概念網路,研究大規模人群的業務需求聚類方法,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空間的自激式、智慧型化、精細化控制和管理。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和情感人機互動技術,研發可實現自然語言對話的服務機器人,降低人員工作強度,提升服務質量。充分套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引入的大量個人數據,實現保障個人隱私安全下的個人行為特徵分析,進行精準化、個性化內容推送服務。利用大數據輿情分析技術和全國文化服務設施基礎地理信息數據信息,設計公共文化全流程服務管理決策模型,建設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專家系統,指導公共文化服務實體改進服務質量。
4.公共文化產品廣泛傳播技術研發與套用示範。針對現代文化傳播手段豐富、領域眾多、特徵鮮明的特點,研究公共文化資源的跨域傳播快速處理技術手段,解決數據封裝、內容自適應轉化、多源/多元數據自適應匹配等關鍵技術問題,建設多源暢通的內容分發通道,提高公共文化產品的傳播效率,實現多終端的良好接收。針對不同傳播域中的傳播特點,研發相應的智慧型化數據採集方式,分析大規模人群的客群傳播特徵,利用社會物理學相關理論,實現傳播內容的智慧型化處理,構建新型智慧型化文化傳播網路,最佳化文化傳播的動力學機制,提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和核心價值文化的傳播效果。
5.數字文化公共資源的精細化整備。針對數字文化公共資源孤島化、碎片化、多元化的問題,利用中文信息處理、自然語言理解、信息抽取等技術,對現有公共數字文化資源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研發麵向公共文化數字資源的情感語義分析、特異群組挖掘、圖挖掘等技術工具,制訂公共文化資源數據融合、可視化接口、加工等通用技術標準或規範,實現對於公共文化資源的高效整理,保障資源的持續利用能力,解決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從“資源”到“素材”的技術難題。針對多源、多元、異構數字文化公共資源挖掘困難、處理複雜等現實問題,建立文化類型理解的計算模型,實現多元介質的結構化描述方法和語義協同,建立起大數據概念下的多層次語義模型,實現基於文化內容的多模態特徵融合,建設帶有鮮明中華文化特徵的語義規則集合,為文化資源的搜尋、監管和個性化服務奠定技術基礎。
6.文化普及與藝術教育專用裝備研發與套用示範。綜合運用人機互動、人工智慧、增強現實等技術,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研發用於書法、繪畫培訓的藝術風格鑑賞、技法分析等專用教育工具。以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為基礎,研發傳統手工藝體驗與傳承專用人機互動教育裝備。以人機互動、體感技術為基礎,研發真實空間下的舞蹈培訓和教育套用軟體和專用設備。研發將傳統樂譜數據化、結構化的技術方法,研發支持數據創作、數據紀錄、線上排練、糾錯提示等功能的數位化樂器,推動傳統樂器音色資料庫的建設和套用。
(六)人才基地與科研平台建設
培養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戰略科學家、領軍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修復人才,建立一批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交叉融合的研發團隊。在古代壁畫保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館藏文物保存環境、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紡織文物保護、古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公共數字文化等方面建設若干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建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產業化套用及發展。
以專業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為依託,推進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與功能提升改造,組建聯合實驗室,形成基礎研究與技術研發平台;構建基於大數據技術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公眾文化資源、文物收藏與交易等各類數據管理與共享平台;鼓勵科技企業、專業機構、科研院所等合作組建試製車間和套用示範基地,構建專用器材、設備、裝置、材料的研發、試製與套用評價的系統平台。經過本輪建設,初步形成科技創新的基礎平台支撐環境,為科研人員提供開放、共享的科技資源,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創新體系中的核心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機制建設,強化統籌協調
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中央與地方間、部門與部門間、部門與地方間的組織和協調作用,建立由國家科技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和相關機構參與的工作協調和推進機制。加強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融合,探索建立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的協同創新機制;加強專家支持系統建設,組建由多學科、多領域專家參與的專家顧問委員會,為規劃的實施提供技術諮詢和指導;營造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發展的良好政策和社會環境。
(二)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積極爭取中央和地方財政加大對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科技投入,同時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拓寬投入渠道;堅持穩定支持和競爭性支持相結合,進一步加大穩定支持力度;完善科技投入管理監督機制,建立新形勢下的科技經費監督管理和績效評估體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完善產學研用模式,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培育面向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型科技服務隊伍,鼓勵和支持建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戰略聯盟。多措並舉,加快科技成果的轉移擴散。通過技術培訓、工程示範、專利實施許可、專利權轉讓等方式,推動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讓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可持續發展。
(四)強化人才培養,擴大開放交流
建立學校教育和實踐培養相結合、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開放式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健全科技人才遴選、錄用、評價、擢升的政策體系,創新人才激勵機制,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擴大對外開放與交流,積極拓展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領域的國際合作渠道,探索建立雙邊或多邊國際科技合作機制;組織開展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主持或參與國際和區域性合作研究,鼓勵領域科學家在國際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同時,加強與港、澳、台地區的科技合作,不斷提升我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
(五)緊跟重大科技需求,完善動態調整機制
建立健全科技預見預測機制,根據科學技術的新進展和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領域需求的新變化,結合本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對相關任務和項目做出動態調整;加強監督,定期評估規劃的執行情況,建立必要的公眾參與和反饋機制,逐步提高評估監督的科學性和透明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