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叢書:易經全集

國學經典叢書:易經全集

《國學經典叢書:易經全集》是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佩琦,徐昌強。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學經典叢書:易經全集
  • 作者:毛佩琦、徐昌強
  • 出版社:煤炭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頁數:400 頁
  • 定價:39.8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2046996
內容簡介
《易經》提供的不是形而下的答案 《易經》啟發的是形而上的大智慧 天人國學提要:邵雍說:“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天人國學”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學術和修養混成體系。“天人”取義於“天人合一”;“國學”取材於“傳統經典”。“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因,“天人合一”是“道”的基本命題,“傳統經典”是“道”的基本載體。“天人國學”從研讀中華經典繼承“道”、“德”精髓且構建體系,進而去指導研讀中華經典且發展和完善“天人國學”。“天人國學”以明道、修德、做人為根本,內容包括一個中心即“道體德用、道生德畜”;兩個基本點即“常道非常道”、“上德和下德”;五條原理即“無中生有、自本自根”的生成論,“有無相生、至大至小”的認識論,“存無守有、下學上達”的實踐論,“作君子、為聖賢”的價值論,“演繹仿真”、“數據挖掘”的方法論;兩個環節即“知行合一”、“天人合...(展開全部) 《易經》提供的不是形而下的答案 《易經》啟發的是形而上的大智慧 天人國學提要:邵雍說:“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天人國學”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學術和修養混成體系。“天人”取義於“天人合一”;“國學”取材於“傳統經典”。“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因,“天人合一”是“道”的基本命題,“傳統經典”是“道”的基本載體。“天人國學”從研讀中華經典繼承“道”、“德”精髓且構建體系,進而去指導研讀中華經典且發展和完善“天人國學”。“天人國學”以明道、修德、做人為根本,內容包括一個中心即“道體德用、道生德畜”;兩個基本點即“常道非常道”、“上德和下德”;五條原理即“無中生有、自本自根”的生成論,“有無相生、至大至小”的認識論,“存無守有、下學上達”的實踐論,“作君子、為聖賢”的價值論,“演繹仿真”、“數據挖掘”的方法論;兩個環節即“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一個目標即“歸根復命”、“萬物合一”。 天人國學說:乾坤八卦源伏羲,文王周公演三易;老聃椽筆闡道德,孔丘絕編著十翼。焦氏小黃吟易林,穎達潛心作正義;魏晉風度主虛靜,天才少年算王弼。鐘呂超越秉伯陽,陳摶華山逢麻衣;太極圖說周敦頤,學際天人邵康節。程朱格致分知行,守仁龍場心即理;良知良能關鍵處,洞察天人大奧秘。天人國學承遠紹,道體德用定根基;有無常道非常道,善惡上德下德立。無中生有現生成,有無相生呈本體;存無守有在下學,君子聖人為價值。公式模式又趨勢,八卦甲子藏神機;知行和合齊身心,天人相睦歸抱一。復命回初形氣神,明修得道返聽視;熟讀箴言八千年,唯有金針乃克倚! 天人八卦介紹:艮山正北,五行為土,象徵冬季,萬物凋零,出門見山,滿地黃土;坎水東北,象徵冬春之交,大雪漫天;震雷正東、巽風東南,五行為木,象徵春天;離火南方,五行為火,象徵夏天炎熱;坤地西南,五行為土,象徵夏秋之交;兌澤正西、乾天西北,五行為金,象徵收穫季節。 毛佩琦,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歷史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客座研究員,故宮博物院明清宮廷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河南師範大學歷史系、黑龍江大學歷史系、溫州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北京鄭和與海洋文化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吳晗研究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中國明史、社會生活史、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論》、《永樂皇帝大傳》、《鄭成功評傳》、《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講》、《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國明代政治史》、《中國明代軍事史》(合著),散文集《無心剩稿》;主編有《歲月河山:圖說中國歷史》、《歲月風情:中國社會生活史》、《中國社會通史·明代卷》、《中國狀元大典》等。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明史、《中庸》等,影響廣泛。 楊郁,貴州金沙人,訓詁學碩士,研究生學歷,1987年被聘為講師、...(展開全部) 毛佩琦,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歷史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客座研究員,故宮博物院明清宮廷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河南師範大學歷史系、黑龍江大學歷史系、溫州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北京鄭和與海洋文化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吳晗研究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中國明史、社會生活史、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論》、《永樂皇帝大傳》、《鄭成功評傳》、《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講》、《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國明代政治史》、《中國明代軍事史》(合著),散文集《無心剩稿》;主編有《歲月河山:圖說中國歷史》、《歲月風情:中國社會生活史》、《中國社會通史·明代卷》、《中國狀元大典》等。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明史、《中庸》等,影響廣泛。 楊郁,貴州金沙人,訓詁學碩士,研究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