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黃土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

國土資源部黃土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

《國土資源部黃土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是依託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成立,2012年6月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計畫。

黃土地質災害實驗室依託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成立,2012年6月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計畫。黃土地質災害實驗室立足於我國黃土高原及黃土分布區,以黃土在國際上的地域性學術價值和特殊的工程地質性質為研究特色,圍繞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大需求,通過多學科的交叉與滲透,解決我國黃土地區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研究中的重大理論與關鍵技術問題,發展和建立黃土地質災害防治新的理論和技術方法體系,為黃土地區地質環境保護和減災防災提供科學依據,爭取建設成為具有黃土特色的國際先進水平的重點實驗室和高層次的人才培養基地。
實驗室設立有較完善的組織機構,學術委員會由國內外黃土地質災害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和專家組成,現任學術委員會成員19人,其中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3人,比例15.8%。學術委員會設顧問3名,主任1名,副主任2名。實驗室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秘書長1名;下設研究室、實驗室、辦公室。學術委員會是 實驗室的學術指導機構,根據實驗室發展目標和研究方向設立5個研究室:成災規律與風險管理研究室、滑坡水文作用機理研究室、城鎮地質災害研究室、災害防治 技術研究室、礦山地質災害研究室。4個試驗室:儀器測試室、數值模擬試驗室、電鏡測試室、地質災害原位測試室。4個野外科學觀測基地:黃土崩滑災害- 陝西延安野外基地、黃土崩滑災害-甘肅永靖野外基地、礦山地質環境-陝西潼關野外基地、地下水與生態-陝西榆林野外基地。擁有無人機、三維雷射掃瞄器、水 -土特徵曲線試驗測試儀、現場大剪實驗儀、地下水動態監測系統、斜坡變形監測系統等各類實驗測試設備。
根據實驗室的研究目標,確立了5個研究方向:黃土地質災害孕災環境與成災規律、黃土地質災害形成機理、黃土地質災害早期識別與監測預警、黃土地質災害防治關鍵技術、黃土地質災害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等重大理論與關鍵技術問題。
實驗室目前擁有固定人員45人,平均年齡36歲,以中青年為主。其中,博士10人,碩士20人,本科6人,具有碩士及以上人員占83.3%;其中研究員2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6人,中級職稱24人。專業涵蓋工程地質、地質工程、岩土工程、環境工程、水文地質、資源與環境遙感、信息技術等。三秦人才1人,並先後獲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先進個人”、國土資源部“十一五”先進科技工作者、陝西省勘查設計行業“先進個人”、陝西省勞動模範、西安市勞動模範、中國地質調查局和陝西省科技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中國地質調查局高層次培養人才、陝西科技系統十傑青年1人,陝西省科技新星2人,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年地質英才2人,10人進入國土資源部應急地質災害專家庫,1人進入國土資源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及治理恢復專家庫。
2001年以來,累計承擔地調、科研及社會服務項目70餘項,經費約3.8億元,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大突破的項目成果,為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及地下水合理利用、防災減災及礦山地質環境防治發揮了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
實驗室首次開展了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工作區涉及陝、甘、寧、青、新、晉、豫7個省(區),55個地市,379個縣(區市),總面積約156.7萬km2。在2006年-2013年期間,共完成延安市等16個市(州、地區)的77個縣(市、區)的1:5萬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共查明地質災害隱患點14161個,其中滑坡6004個,崩塌2037個、土石流2072個、不穩定斜坡3907個、其他類型141個,為黃土高原區減災防災提供了基礎的資料。圍繞地質災害調查技術方法和黃土地質災害防治中的關鍵問題開展了專題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為指導工作項目實施和黃土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2006年以來,依託項目實施,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中國地質調查局成果二等獎1項,出版專著4部,出版論文專輯3冊,參編規範6本;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中總計57人次獲得國家、省部級人才或榮譽稱號,2個項目組獲得國家、部、行業優秀集體榮譽稱號;實驗室固定人員在國內外發表重要學術論文184篇,其中SCI、EI、ISTP收錄論文52篇,核心期刊論文132篇。
實驗室注重國際合作與交流,通過組織與承辦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國際聯合考察和出國交流培訓等方式,與挪威、美國、吉爾吉斯、阿根廷、英國等國家的組織與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與挪威岩土工程研究院就黑方台地區灌溉滲透誘髮型黃土崩滑災害機理進行了合作研究,同時與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大學就非飽和黃土特性及其災害機理研究達成了合作協定。
實驗室按照“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設立了開放研究基金項目,積極創造良好的科研條件和學術環境向國內外開放,吸引、聚集國內外優秀人才,在地質災害基礎理論研究和防治的前沿科學領域開展高水平的研究,促進本學科的形成和發展,培養造就高層次科技人才;同時注重加強內部管理,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作用,建立健全各項管理的規章制度,保障實驗室有序、高效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