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公開課專題課程:《道法自然,天地同和——論古琴的文化精神》

國圖公開課專題課程:《道法自然,天地同和——論古琴的文化精神》

基本信息,課程介紹,教師簡介,

基本信息

國圖公開課專題課程:《道法自然,天地同和——論古琴的文化精神》
天地之和,
物候萬化及喜怒哀樂,
皆動之於弦,寄之於琴。
君子以儀節,
聖人以治世,
四藝之首,
中和正音,
士的精神、人格與情操的象徵。
品味古琴音樂蒼茫寧靜之韻,
沐澤中華文化自然和諧之美。
將治四海先治琴,
高山流水,靜待知音。

課程介紹

古琴,作為最早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樂器,承載著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博大浩瀚的文化
本課程闡釋了古琴藝術的文化精神和古琴創造的象徵意義,論述了從孔子樂教到嵇康琴賦,上古琴制的成功轉型,魏晉風骨與士的精神,古琴的審美與音樂思想,琴棋書畫的文人修養,太極功夫與古琴操縵,減字譜的文化內涵與打譜藝術等內容。課程引入了主講人丁承運先生最新研究成果與文化精神的分期考索,深入探尋了古琴藝術與傳統文化的互動關係。

教師簡介

丁承運,號夷門琴士,原籍河南鄧州,1944年出生於河南開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現為武漢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中國琴會副會長。
曾發表論文《中國造琴傳統抉微》、《吟猱論》、《琴調溯源》、《論五音調》、《漢代琴製革故鼎新考》、《解讀嚴澂》等;學術專著《琴上月令》、《古瑟藝術論》(與傅麗娜合著)等;打譜琴曲《神人暢》、《白雪》、《六合游》、《石上流泉》、《流觴》、《南風暢》、《卿雲歌》、《扊扅歌》等。
丁承運教授自幼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古琴師承顧梅羹與張子謙先生,早年從靳志、武慕姚、蔡德全、黃松濤等先生學習詩文、書畫,並從范景義、喻潤川等前輩學練少林、太極功夫,是我國著名的文化學者,古琴藝術家,音樂教育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