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札記:史論篇

國史札記:史論篇

《國史札記(史論篇)》作者依據長期積累的檔案資料與深厚的理論功底,並本著重新審視歷史,既要從當時的歷史實際出發,弄清歷史的來龍去脈,又必須站在今天的時代高度,去總結歷史提供的經驗教訓的立場,對共和國六十年來一些重大的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論證,提出不少獨立見解,廓清了許多歷史之謎,也澄清了多年來的一些模糊不清的觀點與說法。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史札記:史論篇
  • 作者:林蘊暉
  • ISBN:9787801869944
  • 定價:38.00 元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開本:16開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書 名: 國史札記:史論篇
作 者:林蘊暉
出版時間: 2009年05月
ISBN: 9787801869944
開本: 16開
定價: 38.00 元

內容簡介

《國史札記(史論篇)》與本社去年出版的《國史札記事件篇》可以說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分別從史實與理論兩方面著手,對共和國六十年的發展道路與模式進行了深入而具體的剖析、研究,從而使廣大讀者能更加明確地認識到我們國家如何從閉關鎖國走向改革開放、如何從僵化的社會主義模式走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來龍去脈。

作者簡介

林蘊暉,1932年12月生,江蘇省丹陽市人。1992年退休前為國防大學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共產黨歷史、當代中國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有:《奠基創業》(《中國二十世紀全史》第七卷,專著);《輔助建國》(《劉少奇之路》第三卷,專著);《共和國年輪——1953》(專著):《凱歌行進的時期》(合著);《人民公社狂想曲》(合著);《風雨兼程一新中國四十年發展戰略的演變》(主編):《人民共和國春秋實錄》(主編);《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1-21冊(主編)。

圖書目錄

代序:讀林蘊暉《走出誤區》
自序
戰略轉軌
毛澤東首創新民主主義
張聞天論“新式資本主義”
是否允許農民勞動發財的爭論
要使資本主義十五年絕種
土地改革後的主要矛盾和過渡時期總路線
社會主義改造後期出現偏差的理論原因
一九五三年的歷史定位
為何沒有一條劉少奇路線
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再思考
胡繩晚年對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思考拾零
探索悖論
1956年要事述評
劉少奇為準備中共八大作調查
蘇共二十大以後周恩來的思考
在矛盾中起步探索自己的路
兩類矛盾學說與對國際共運經驗的總結
評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一窮二白”說與共產主義空想
由改革走向反改革的歷程
理論的誤區與“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晚年張聞天對社會主義的思考
撥亂創新
社會主義歷史的新起點
從傳統社會主義觀念中解放出來
論“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蘇東垮台的教訓與鄧小平的貢獻
毛澤東與鄧小平兩種不同的高速發展思路
毛、劉、鄧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初級階段與新民主主義之同異
解放思想與改革開放
鄧小平與中國社會主義模式的成功轉型
黨史研究也要與時俱進
附錄:社會主義在蘇聯、東歐失敗原因辨析
再讀龔育之《黨史札記》
談談中共黨史研究中的“新八股”
後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