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認真貫徹防治副霍亂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認真貫徹防治副霍亂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是國務院於1981年06月03日發布,自1981年06月03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基本介紹

  • 發布部門:國務院
  • 發布日期:1981年06月03日
  • 實施日期:1981年06月03日
  • 效力級別:國務院規範性檔案
  • 法規類別:傳染病防治
  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國務院在南京召開了防治副霍亂工作會議。現將會議紀要發給你們,請認真研究,切實貫徹執行。
二十年來,副霍亂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和流行,並傳入我國一些沿海省市。從一九七八年起,國務院多次批發了加強副霍亂防治工作的檔案,各地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迄今還未能有效地控制此病流行,近幾年,疫情不斷擴大,發病一年比一年嚴重,並有向內地蔓延的趨勢。為了扭轉這一被動局面,各級人民政府一定要充分認識,嚴格控制此病的發生和流行是一項關係到人民生命和健康、四化建設、社會文明和國家聲譽的大事,要認真對待,將這項工作列入議事日程。要進一步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既要抓治標,同時更要狠抓治本,切實落實綜合性防治措施。
改水、管糞,管飲食衛生和衛生宣傳教育工作是防治副霍亂的幾項根本性措施,實現這幾項措施,必須納入國民經濟規劃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地方財政預算,對水改、糞管所需的物資和必要的補助經費要認真研究解決,組織有關部門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協同作戰,貫徹落實。
當前正是副霍亂流行季節,各地區、各部門務必提高警惕,要防止和克服任何僥倖、麻痹思想和畏難、厭戰情緒,立即動員起來,嚴密注視疫情動態,及時發現疫情,就地撲滅,控制流行。各級政府要有一位負責同志經常抓這一項工作。領導幹部要親自深入下去,了解情況,就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防治副霍亂工作會議紀要
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國務院在南京召開了防治副霍亂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江蘇、廣東、浙江、上海、福建、廣西、安徽、江西八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領導同志、衛生廳(局)長及國家計委、農業部、水利部、財政部、衛生部、國家物資總局等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和科研人員共四十人。國務院副總理陳慕華主持了會議,並做了會議總結。
會上,由各地、各部門匯報了貫徹執行國務院批轉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衛生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對副霍亂防治工作的報告的通知的情況,並就如何進一步加強防治副霍亂工作的領導,抓好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的綜合性防治措施,以儘快控制副霍亂流行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國務院召開這次會議很及時,很重要。通過會議,進一步提高了思想認識,明確了防治方向,增強了控制副霍亂流行的信心。

副霍亂屬甲類法定傳染病,也是國際檢疫傳染病。自一九六一年傳入我國後,曾在沿海省、直轄市流行,經大力防治,到一九六五年疫情趨於緩和。多年來,為控制副霍亂的流行,在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大力協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於十年動亂,防疫機構被破壞,人員下放,力
量削弱,工作效率和質量下降,城鄉衛生面貌不好,特別是廣大農村的衛生狀況
很差,水改、糞管等衛生基本建設在大部分疫區搞得不好。據統計,副霍亂流行比較嚴重的江蘇、廣東、浙江、上海、福建等五省、直轄市,由於飲水衛生長期未
能得到解決,目前仍有八千多萬人飲用污染嚴重的河、溝、塘水,民眾缺乏衛生知識和良好的衛生習慣。一九七三年以來,發病又逐年增加,流行不斷擴大。一
九八0年發病人數猛增,是歷史上最高的一年,比六十年代的總和還多,有的地區副霍亂已紮下了根,呈現了明顯的地方性流行特點,並有向內地、北京蔓延的趨勢,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影響工農業生產、對外貿易和旅遊事業的發展。去年夏季,日本曾宣布對我國進港船舶實行檢疫,一時斷絕了日本與上海之間的交通和人員往來,使我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
今年疫情來勢很猛,到四月底,已超過過去幾年同期的發病人數。當前形勢緊迫,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領導,必須高度重視,切實抓緊抓好防治工作,控制疫情。否則,對我國的政治、經濟和人民生活以及國際影響都將產生更嚴重的後果。

與會同志一致指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黨和政府是以高度對人民負責的精神,為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定要採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計地控制副霍亂的流行。這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各級政府必須統一領導,組織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協作,切實負責抓好這項工作。
防治副霍亂,要堅持實行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的綜合性防治措施。要大力開展以“三管一滅”(管水、管糞、管食品,滅蠅)為主要內容的愛國衛生運動,教育和發動民眾,自覺地講究衛生。要從實際出發,制訂防治方案。當疫情發生和流行時,一定要搞好疫情監測和疫源檢索工作,及時發現疫情,採取各項積極措施,就地撲滅,控制流行,防止蔓延。要做好國境衛生檢疫工作,嚴防副霍亂的傳入和傳出。
為了從根本上消滅副霍亂,在做好經常性防治工作的同時,要狠抓治本。國務院批轉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衛生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對副霍亂防治工作的報告的通知指出,要抓好兩項根本措施,一是要把水、糞和飲食品管好,大力改善城鄉衛生狀況;二是要充分運用各種形式深入地向民眾進行衛生宣傳教育,改變不衛生的習慣。這是兩項具有根本性的衛生基本建設。因此,必須下大決心,持之以恆地抓好這兩項工作。

會議著重討論了加快水改、糞管的具體措施和有關問題。
(一)關於水改、糞管所需經費,各地財政、水利、農業、衛生、物資部門要通盤考慮,共同研究,訂出規劃,做出妥善安排。鑒於此項工作過去基礎薄弱,涉及的面廣量大,任務很重,而目前國家經濟力量又有限,因此,在開展這項工作時,必須貫徹以民辦為主的方針,政府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酌情給予補助。
會上,浙江、廣東、江蘇等省介紹了他們在這方面的一些作法和經驗。他們採取的都是以民辦為主,國家和集體根據情況給以適當補助的辦法,收到了好的效果。隨著農村經濟政策的落實,農村形勢很好,農民經濟情況已有好轉,只要我們堅持民眾路線,做好工作,民眾是樂意在這方面花些錢的。同時,為了使水改工作能廣泛、深入、持久地向前發展,地方財政可給予適當的資助。資助宜量力而行,依困難的大小多補、少補或不補。根據各地的實際經驗,資助一般掌握在工程費用的百分之十左右。這樣,將大大加快水改工作的步伐。
為了使有限的錢發揮更大的效益,各地今後要把工作做在疫情發生之前,防患於未然,優先考慮水改、糞管問題。同時也要保證一旦發生疫情所需要的防疫經費。
各地水利部門要把解決水質污染嚴重地區的人、畜飲用水衛生問題列為水利建設內容之一,並在水利經費中劃出適當比例用於解決飲用水衛生問題。水利部門要主動與衛生部門密切配合,把解決農田缺水與飲水衛生結合起來,全面安排。
各地農業部門要把農業用肥和糞便無害化處理結合起來,要積極推廣沼氣。
水改、糞管工程所需的物資材料設備,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資部門納入計畫,溝通渠道,保證供應。某些短缺物資,地方確實解決不了的由物資部門上報國家物資總局綜合協調。對聚丙烯、聚乙烯等塑膠,計畫、物資、生產部門和化工分配部門要積極組織貨源,安排生產。
疫區各級政府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水改、糞管規劃。各有關部門要定期檢查規劃的落實和經費、物資的使用情況。對於專項安排的水改、糞管物資設備和補助經費,不得挪作他用。
(二)要切實做好飲食行業和食品衛生的管理工作。商業、水產、供銷、工商行政、輕工等部門,必須嚴格執行國家食品衛生標準和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條例,衛生防疫部門要做好技術指導,實行衛生監督。
工商行政部門要認真加強對集市貿易的飲食攤販、瓜果蔬菜的嚴格衛生管理。各地可制定集市貿易飲食攤販衛生管理細則,公布施行。對從事飲食行業的單位和個人,衛生管理好的要給以表揚,因不聽從衛生監督而引起疫情擴散者,應分別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經濟或法律制裁。
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專業衛生監督員和民眾性衛生監督隊伍,公安民警要協助做好衛生監督工作。
(三)建設精神文明,大力開展“五講”、“四美”活動。各級愛衛會以及宣傳、教育、文化、衛生等有關部門要把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改變民眾的不衛生習慣,列為“五講”“四美”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幻燈、電影、畫刊、牆報、文藝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普及衛生知識,提高廣大民眾的衛生水平,使民眾自覺地同不衛生習慣作鬥爭。要教育民眾,特別是疫區民眾不要大擺酒宴、大吃大喝,以杜絕副霍亂的食物型傳播。
各部門各單位都要把衛生宣傳教育當做自己應盡的責任,主動做好。

科研工作要走在防治工作的前面。當前在防治副霍亂工作中仍有許多科學難題需要解決,如有效新型菌苗的研製、流行規律、菌型變異、簡便快速的診斷方法、防治藥物的篩選、消毒措施等,需要集中力量,攻關突破。衛生部要加強領導,統籌規劃,組織好各地科研力量,分工協作,爭取儘快取得成果。副霍亂的重點科研項目應納入國家科研計畫,並給予必要的經費和物質保證。
水改、糞管工作要列入有關部門的科研項目,不斷總結經驗,尋找既經濟實用而又科學有效的方法。

防治副霍亂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既有近期任務,又有長遠目標,任務艱巨,影響面廣,涉及部門多,各級政府必須加強對這一工作的統一領導,組織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將這項工作列入政府的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規劃和有關部門的規劃,定期檢查落實情況,解決存在問題,在流行期間要及時了解疫情,掌握防治動態,控制疫情的發展。
目前還沒有副霍亂流行的地區,也要按照上述精神積極做好防範工作。
與會代表一致表示,要認真貫徹這次會議精神,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立即行動起來,爭取今明兩年在控制副霍亂流行、減少發病、縮小疫區和水改、糞管等治本工作上取得顯著成績。同時,本著這次會議的精神,把當地其他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的防治工作也切實抓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