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夕照

回龍夕照

回龍塔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瀟水東岸。該塔建於明代中葉,為一磚石結構八角七級寶塔,分為五層,高近30米。塔內有旋梯至塔頂,每層東南西北四方均開有券門,由此可以走出塔門,外繞塔身環行,遠眺四周景色。每層平座和腰檐之間的高度不等,使塔身立面具有變化豐富的韻律感。平座和腰檐下設有五鎮作斗拱,斗為磚制,拱為石作,形制上保留了宋代建築的遺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龍夕照
  • 建在:瀟水河邊
  • 占地面積:400平方米
  • 朝代:明朝
  • 外觀:呈平面八角形
歷史淵源,寶塔規模,

歷史淵源

零陵古城建在瀟水河邊,臨近瀟水與湘水匯合處,古代經常遭受水災,老百姓深受其害。明萬曆甲申年(1584),一個叫呂藿的在外地做官的零陵人回到家鄉,聽到這么一個傳說:零陵常年水患,是因為瀟水河裡有一條暴虐成性的孽龍在作怪。又有一位風水先生說,永州是一塊龍頭寶地,但這條孽龍使永州這塊寶地不得安生。若要永州太平,必須在河邊建一座寶塔,鎮住孽龍的這股邪氣。
呂藿,字沈卿,號日州,零陵人,明嘉靖壬戌年(1562)進士,官至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是朝廷要員。聽到這個情況,作為具有欽差巡撫和永州老鄉雙重身份的呂藿,自然於公於私都不能無動於衷。他聽信了風水先生的話,本著為家鄉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思想,捐獻出大筆銀兩,在瀟水的東岸邊建起了一座回龍寶塔,“以鎮懾水患”。
回龍塔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瀟水東岸。該塔建於明代中葉,為一磚石結構八角七級寶塔,分為五層,高近30米。塔內有旋梯至塔頂,每層東南西北四方均開有券門,由此可以走出塔門,外繞塔身環行,遠眺四周景色。每層平座和腰檐之間的高度不等,使塔身立面具有變化豐富的韻律感。平座和腰檐下設有五鎮作斗拱,斗為磚制,拱為石作,形制上保留了宋代建築的遺風。
據《零陵縣誌》載:“因郡城水勢瀚漫,呂藿捐金造回龍塔於此口,以鎮懾水患。”現塔門額有“回龍寶塔”四字。屬省重點保護文物。
回龍塔位於市區瀟水東岸。該塔建於明代中葉,為一磚石結構八角七級寶塔,分為五層,高近30米。塔內有旋梯至塔頂,每層東南西北四方均開有券門,由此可以走出塔門,外繞塔身環行,遠眺四周景色。每層平座和腰檐之間的高度不等,使塔身立面具有變化豐富的韻律感。平座和腰檐下設有五鎮作斗拱,斗為磚制,拱為石作,形制上保留了宋代建築的遺風。
回龍夕照
據《零陵縣誌》載:“因郡城水勢瀚漫,呂藿捐金造回龍塔於此口,以鎮懾水患。”現塔門額有“回龍寶塔”四字。屬省重點保護文物。

寶塔規模

這座回龍塔能不能鎮住水患且不說它,但此塔結構之精巧、奇特,實為湖南省磚石塔中廻龍塔結構精巧、奇特,堪稱建築史上的奇蹟所僅見。該塔座北朝南,外貌凝重、莊嚴、挺拔,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塔通高38.36米,磚石結構,呈平面八角形,外觀七層,內實五層,構造獨特。
除塔基與底層為青石砌築外,二層以上均用青磚砌成。底層東、南、西三門可人塔內:正門朝南,門上方嵌“廻龍寶塔”石匾,是另一個欽差巡撫湖廣右僉都御史的福建人陳省所題。塔呈閣樓式,塔身中空,實際上是兩個直徑不同的磚砌筒體,內外筒體之間設螺旋形青石或青磚石階梯,可盤旋而上,至於塔頂。每層東南西北四廻龍塔頂寶葫蘆增添了寶塔雄姿方均開有券門,由此可以走出塔門,外繞塔身環行,遠眺四周景色。
回龍夕照
回龍塔雖是明代建築,但檐下磚石斗拱仍保存了宋代木結構手法,結構精巧。各層平座與腰檐之間高度不等,使塔身外形立面具有變化豐富的韻律感。雙筒體的組合結構,配以每層台階進出方向的不同,有如迷宮。平座和腰檐下設有五鎮作斗拱,斗為磚制,拱為石作,形制上保留了宋代建築的遺風。塔頂置覆體,上置鐵相輪與寶葫蘆頂,其上置銅針,繞塔仰望,塔頂寶葫蘆似與彩雲相接,不僅增添了寶塔雄姿,且具避雷作用。 回龍塔建構之巧妙,堪稱建築史上的奇蹟。數百年來,回龍塔已成為瀟水岸邊一道靚麗風景,古城零陵的重要人文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