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蘇子瞻簡

《回蘇子瞻簡》是北宋王安石以書信方式寫給蘇軾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回蘇子瞻簡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臨川先生文集》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王安石
作品正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正文

回蘇子瞻簡(1)
某啟:承誨喻累幅(2),知尚盤桓江北(3),俯仰逾月(4),豈勝感悵!
得秦君詩(5),手不能舍,葉致遠適見(6),亦以為清新嫵麗,與鮑、謝似之(7)。不知公意如何?餘卷,因冒眩(8),尚妨細讀,嘗鼎一臠(9),旨可知也。公奇秦君,數口之不置(10),吾又獲詩,手之不捨(11)。然聞秦君嘗學至言妙道(12),無乃笑我與公嗜好過乎(13)?
未相見,跋涉自愛(14)。書不宣悉(15)。

作品注釋

(1)蘇子瞻:即蘇軾(1037-1101),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二年(1057)進士。神宗時曾知密州、湖州、徐州。因詩中對王安石及其新法有諷刺之意,元豐二年(1079)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下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元祐(1086-1094)初,任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後出知杭州,紹聖(1094-1097)初,貶謫惠州、儋州。最後北還,病死在常州。追諡文忠。《宋史》卷三三八有傳。
(2)誨喻:教誨開導。累幅:文字多幅。指蘇軾此前曾兩度寄書王安石,其中第一書稍短,第二書較長。
(3)盤桓:逗留,徘徊。蘇軾離開金陵之後,在京口(鎮江)、常州、真州(儀真)、宜興等地往來。這裡所說的”江北“,當指儀真。《與荊公書二》云:“今儀真一住又已二十日,日以求田為事,然成否未可知也?”
(4)俯仰:一俯一仰之間。本指時間很短。此處言時間過得很快。
(5)秦君:指秦觀(1049-1100)。觀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河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神宗元豐八年(1085)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於舊黨,被目為元祐黨人,紹聖后累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北宋婉約詞大家。當蘇軾往來京口附近時,秦觀曾來此相會,有唱和之作。《與荊公書二》有云:“向屢言高郵進士秦觀太虛,公亦粗知其人,今得其詩文數十首,拜呈。詞格高下,固已無逃於左右,獨其行義修飭,才敏過人,有志於忠義者,其請以身任之。此外,博綜史傳,通曉佛書,講集醫藥,明練法律,若此類,未易以一一數也。才難之嘆,古今共之,如觀等輩,實不易得。願公少借齒牙,使增重於世,其他無所望也。”
(6)葉致遠:即葉濤(1050-1110),致遠乃其字。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神宗熙寧六年(1073)進士。神宗召廷試,讚嘆其才思過人,於御屏上書:“文章葉濤”,授為國子直講。歷太學博士、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等職。《宋史》卷三五五有傳。濤系安石弟安國之婿。大力支持王安石變法,改革政務,頗得臣民讚頌。王安石退居金陵時,濤往從安石學文詞。
(7)鮑、謝:鮑照、謝朓。鮑照(?-466年),字明遠,東海郡蘭陵(今山東省蘭陵縣)人。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家世貧寒,文辭贍逸。初為臨川國侍郎,遷秣陵縣令,官至中書舍人。臨海王劉子頊擔任荊州刺史,以為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鮑照為亂兵所殺。長於樂府詩、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謝朓(464-499),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傑出的山水詩人,出身高門士族,與“大謝”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19歲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參軍。永明五年(487),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隨隨王蕭子隆至荊州,十一年還京,為驃騎咨議、領記室。建武二年(495),出為宣城太守。兩年後,復返京為中書郎。之後,又出為南東海太守,尋遷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死獄中,時年36歲。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餘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於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8)冒眩:頭昏眼花。
(9)“嘗鼎一臠”二句:語本《呂氏春秋·察今》:“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10)數:屢次。口之不置:說個不了。讚不絕口之意。口:講說。不置:放不下。
(11)手之不捨:拿在手中捨不得放下。手不釋卷之意。
(12)至言妙道:聖哲之言。《莊子·逍遙遊》:“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成玄英疏:“夫目視耳聽,蓋有物之常情也,既瞽既聾,不可示之以聲色也。亦猶至言妙道,唯懸解者能知。”
(13)無乃:莫非,豈非。
(14)跋涉:跋山涉水。指奔走勞碌。
(15)宣悉:詳盡言說。宣:周遍。《管子·小匡》:“公宣問其鄉里,而有考驗。”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回蘇子瞻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