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發五處

回發五處,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又名回發五處。位於頭頂回發處,取患者兩口角長度加兩鼻孔外緣間長度,以全長的中點置於頭頂旋毛正中,前、後、左、右4個端點與頭頂旋毛正中共5處是穴。布有枕大神經、耳顳神經及眶上神經的分支。主治頭風暈眩,脫髮,癱瘓,小兒急、慢性驚風,頭痛,下肢疼痛,麻木,急性腰扭傷,皮層性夜尿,多尿,子宮脫垂,脫肛,神經性頭痛,脂溢性皮炎,高血壓,頸項強直等。中點直刺0.1-0.2寸,周圍4點平刺0.5-0.8寸;可灸。

基本介紹

  • 別名:迴發五處
  •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
  • 隸屬經絡:經外奇穴
治法,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附註,相關論述,

治法

平補平瀉或提插捻轉補瀉法。

定位

位於頭頂回發處,取患者兩口角長度加兩鼻孔外緣間長度,以全長的中點置於頭頂旋毛正中,前、後、左、右4個端點與頭頂旋毛正中共5處是穴。

解剖

穴下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腱膜下疏鬆結締組織,布有枕大神經、耳顳神經及眶上神經的分支,枕動、靜脈,顳淺動、靜脈頂支和框上動、靜脈的吻合網。

主治

頭風暈眩,脫髮,癱瘓,小兒急、慢性驚風,頭痛,下肢疼痛,麻木,急性腰扭傷,皮層性夜尿,多尿,子宮脫垂,脫肛,神經性頭痛,脂溢性皮炎,高血壓,頸項強直等。

操作

針法:先取中點直刺,進針0.1-0.2寸,再取周圍4點向著中心點平刺0.5-0.8寸,以酸脹痛為度,或可採用平補平瀉或提插捻轉補瀉法,留針15-30分鐘。
灸法:先剪去穴周頭髮,並用手捻搓之米(麥)粒壯艾炷置於塗了凡士林或大蒜汁之穴處,點燃1-3壯,也可用間接灸法灸3-5壯;灸隨年壯,每年3次。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頭風暈眩等。

附註

與督脈百會穴及奇穴四神聰位置相近。

相關論述

《備急千金要方》有徐嗣伯灸治風眩之記載:“灸法,以繩橫度口至兩邊,既得口度之寸數,便以其繩一頭更度鼻,盡其兩邊兩孔間,得鼻度之寸數,中屈之;先覓頭上回發,當回發灸之。以度度四邊左右前後,當繩端而灸。前以面為正。並依年壯多少,一年凡三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