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四野會

回想四野會,是一個日本民間組織,由參加過四野的日本籍退役老兵組成。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回想四野會
  • 總部地點:日本民間組織
  • 經營範圍:退役老兵
  • 員工數:600餘人
日本民間組織,協會歷史,協會會刊,中村義光與“四野回想會”,

日本民間組織

協會成員由當年在第四野戰軍10縱工作過的醫生、護士、宣傳隊員。成員大都參加了四平血戰,三保臨江,四下江南,林海雪原剿匪,黑山阻擊戰錦州戰役。爾後四野百萬雄師入關,他們又參加平津戰役,百萬大軍下江南,一直隨隊打到海南島。(參見詞條:日籍解放軍
1967年,散落在日本各地的四野老戰友,發起組織了“回想四野會”1970年3月,在富士宮市舉行第1次正式成立會議後,“回想四野會”便每年1次地在日本各地輪番召開。

協會歷史

據有關史料載:東北光復後,在東北的日本僑民大部分被遣送回國,但還有一部分日本人留在東北解放區,據當時東北9省14個市的調查統計,粗略知道的日本人數有12016人,加上遺漏的總計有31030人到33000人。其中,衛生部、軍工部、軍需部內的技術工人和技術人員較多。具體分布在各部門的日本人數是:軍區衛生部7200人,軍區軍工部2000人,軍區軍需部900人,軍區其他系統1500人。據遼寧省檔案館館藏的有關資料記載,到1949年,東總軍工部留用的技術人員186人中,日本人就有103人,超過50%。
1967年,鑒於當時回國的日本老兵生活都已安定,但留戀在四野時期形成的團隊認同感卻越來越強烈,中村率先開始聯繫散落在日本各地的四野老戰友,發起組織了“回想四野會”。
1970年3月,在富士宮市舉行第1次正式成立會議後,“回想四野會”便每年1次地在日本各地輪番召開。
1982年5月25日,日本歧山會館的“回想四野會”聚會上,這些年過半百的老人們身著整齊的正裝,佩上了久別的各種解放紀念章,洋溢著無比的榮耀和自豪。這是他們人生中難忘的經歷和殊榮。
自七十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這些參加過解放戰爭的日本老兵已到垂暮之年,他們懷念中國,懷念中國人民解放軍,特別懷念在第四野戰軍渡過的日日夜夜,認為那是他們的“再生之地”。他們先後在日本成立了“中日友好和平會”、“回想四野會”、“航七會”、“洛陽戰友會”、“雞公山戰友會”、“長城友好會”等十幾個日中友好組織,從事中日友好活動。
自九十年代以來,以中村義光為首的“回想四野會”先後組織了四次“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日本籍官兵回娘家訪問團”。1998年國防部長遲浩田率軍事代表訪日,特意邀請“回想四野會”會長中村義光等老朋友來中國大使館做客。
日籍官兵參加解放軍,是段幾乎被湮沒的歷史,也是無意中譜就的中日民間友好的插曲。今天,歷史已翻開新的一頁,當年周恩來總理說的那些話和背後的歷史,當讓更多人知道。

協會會刊

1980年以後,為確認會員及報導中國老戰友的訊息,中村義光創辦並發行了1年4次的“回想四野會報”季報,成為緊密聯繫往昔戰友的紐帶。
“回想四野會報”不但記敘會員們的活動和戰爭回憶,還積極評論時事熱點新聞,尤其是關注如何加強中日兩國的友誼。
中村義光除了發起“回想四野會”外,還組織了中日友好會、解放獎章授給事務局,並長期義務從事日本在華遺孤的尋找救濟工作。

中村義光與“四野回想會”

1944年3月,中村被徵召入日軍,1945年8月,任日本關東軍7352部隊的少尉,聽到日本投降訊息,中村與10多名不願向蘇軍投降的日本兵逃亡到吉林敦化,寄身於一股流亡日軍與當地土匪合夥組成的武裝,1946年3月,“八路軍”(民主聯軍)進駐當地剿匪,這股流亡的日本人再次面臨選擇,經交涉,決定交出武器,並留在隊伍中。
中村不懂醫務,所以在四野的衛生部門長期擔任會計工作,但在戰爭中卻立了3次大功、3次小功,這即使在一線作戰部隊也不多見。全國解放時,中村因表現優異,上級一度準備發展動員中村入黨,後因考慮到中村將來要回國而作罷。
1949年,只是連級(大尉)幹部的中村,在組織關照下與同在衛生系統的近藤清結婚,當時部隊中只允許大校以上才可結婚,所在的醫院破格提供了中村夫婦結婚的一切方便。
1954年5月,中村夫婦攜兩個在中國出生的女兒返回日本,在縣政府謀到一份公職安頓下來後,中村開始力所能及地為那些回到日本謀生不便的老戰友提供幫助。
1967年,鑒於當時回國的日本老兵生活都已安定,但留戀在四野時期形成的團隊認同感卻越來越強烈,中村率先開始聯繫散落在日本各地的四野老戰友,發起組織了“回想四野會”1970年3月,在富士宮市舉行第1次正式成立會議後,“回想四野會”便每年1次地在日本各地輪番召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