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寶珍

回寶珍

回寶珍,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回寶珍(字玉璽)出生於河北省青縣新集鎮的一個貧農家庭,自幼喪母,家中祖輩都是回民。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不到十歲的回寶隨父親闖關東來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基本介紹

  • 本名:回寶珍
  • 字號:玉璽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河北省青縣
  • 出生時間:1897年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

回寶珍餃子已有近百年歷史,老長春人恐怕沒有幾個不知道的。與全聚德等老字號不同,回寶珍少了些許華貴與派頭,卻多了幾分平易近人。正對著大門的牆上掛著一塊牌匾,講述著回寶珍的歷史。從回寶珍餃子館的創建到發展;從生意興隆到公私合營後的慘澹經營;從1994年個人承包到如今分別在長通路、亞泰大街、汽車廠東風大街開有三家分店,老字號回寶珍重新煥發出活力。
一縷餃香 漫透百年
說到長春的老字號,就一定要說到回寶珍。在長春市長通路上,一家看似普通的店面,掛著一塊黑底鑲金邊燙金字的招牌,這裡就是回寶珍餃子館。
時間在一刻不停地改變著一切,鮮亮的招牌慢慢失去光澤,周圍拔地而起的樓群將老舊的店鋪淹沒,經營者從意氣風發的青年變為沉著老練的中年人……所有東西都仿佛一張老照片在褪色、泛黃。當我們輕輕拂去近百年的積塵,最先透出歷史厚重包裹的,仍是當年那一縷餃香。
回寶珍初學餃子
1920年,23歲的回寶珍與別人合夥在哈爾濱市的道外五道街開了一個炒菜館,生意清淡。當時在他們的炒菜館對面有一個“保府馬家餃子館”,生意興隆。不知有什麼奧秘,讓兩個離得如此近的飯館生意相差如此懸殊,為了探個究竟,回寶珍扮成顧客親自到“保府馬家餃子館”進行觀察和品嘗,果真感到餃子餡味道不一般。
當時,“保府馬家餃子館”調餡師劉子清因著急用錢,想向掌柜預支一百元工錢,卻被老闆數落了一頓,劉子清一氣之下辭了職。回寶珍聞訊後,主動聘請劉子清為本店調餡師,不僅立即預支一百元工錢,還答應給他較高的工錢。劉子清也十分講義氣,把自己家祖傳選肉、調餡絕招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回寶珍。回寶珍的餃子館生意一天天火了起來。
陰差陽錯落戶長春
1924年,已做了四年餃子的回寶珍已頗有心得,加之生意紅火,日子過得雖勞累,倒也衣食無憂。正在這是,一個噩耗傳來——回寶珍的哥哥因病去世。回寶珍送走了一位親人的同時,卻也讓他的餃子從此在長春落地生根。
原來,回寶珍的哥哥當時在長春永春路小劇場附近開了一家炒菜館,回寶珍料理完哥哥的後事,被迫離開哈爾濱,接替哥哥在長春的產業。第二年春,他關閉了炒菜館,把鋪面遷到新民胡同,開起“回記餃子館”。用劉子清教的方法調餡,又根據顧客要求適當做了改進,如精肉、淨菜,花椒水有一定的比例,包出來的餃子個頭均勻,皮薄邊小,餡大細嫩。以其價格平和,熱情服務,講究實惠和信譽,“回記餃子館”很快在長春叫響,並迅速聲名遠揚。

主要成就

“東北第四寶”
三四十年代,回寶珍的餃子館所在的新民胡同當時為市中心,是全市最繁華的地段。南來北往的旅人、客商都到這裡去吃上一盤餃子,喝上半斤燒刀子,一飽這“東北第四寶”的口福。說到東北三寶連小孩子都能說出來,那這“東北第四寶”又是什麼呢?原來這裡還有一段故事。
據說有一年,香港一個大公司總裁鄒高楊先生到長春來訂購人參、鹿茸、貂皮等特產,閒下來時無意中吃到了回寶珍的餃子,吃完後覺得非常好,於是他馬上作了一首詩:“北回再思回,三寶增一寶;傳真更是真,情深意尤深。” 從此,“東北第四寶”的稱號就傳了出去,所以很多外地的商人來長春後,除了要帶回一些東北三寶,還一定不能少了親口品嘗一下這“東北第四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