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村清真寺

漢壽縣龍陽鎮回回清真寺始建於明末清初(1647年),原名王海坪清真寺,坐落在回回村建設組。清真寺占地面積大約1畝,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共4層,一樓是2個門面;二樓是村委會辦公室;三樓是清真寺辦公室、休息室、臥 室、禮拜大殿等;四樓是廚房、客房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回回清真寺
  • 地理位置:湖南省漢壽縣龍陽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大約1畝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禮拜大殿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文化交流,地理交通,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漢壽縣龍陽鎮回回清真寺始建於明末清初(1647年),原名王海坪清真寺,坐落在回回村建設組。
清真寺於1954年漲大水被沖毀,因各種原因一直沒有修復。
知感偉大安拉的襄助與慈敏,在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在村支兩委與寺管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回回村清真寺於2007年11月開始申報、規劃,於2009年10月開始奠基修建,歷時1年,於2010年10月25日舉行了盛大的落成慶典。來自全縣一個回維族鄉、十個回維族村、五十多個回維族組的500多名回維族穆斯林代表人士參加了慶典。慶典首先在漢壽縣清真寺李澤瓊阿訇的抑揚頓挫的《古蘭經》聲中拉開了帷幕,回回清真寺負責人李澤力介紹了回回清真寺的歷史沿革及翻修情況。市伊協會長黃澤賢、縣政府辦副主任兼民宗局局長何英福、龍陽鎮黨委領導、回回村支部書記黃維延等作了熱情洋溢地講話。慶典當中,由市伊協副會長、市清真寺哈吉·黃信阿訇為回回村的回維族同胞作了“都阿 ”!參加慶典的還有株洲市伊協、桃江縣伊協、常德市伊協、常德市清真寺、鼎城區伊協、桃源縣伊協、澧縣伊協、安鄉縣伊協、津市市伊協、毛家灘回維族鄉政府、龍陽鎮所轄居委會及各村委會負責人等。最後的剪彩儀式把慶典推向了高潮。
新修的清真寺坐落於漢壽縣南大門,處於龍陽鎮工業園,老S205旁邊,離漢壽縣汽車總站200米。

規模建制

原有產面積1747平方米,建築面積365平方米,有田產545畝,水塘98畝,此收入用於清真寺日常開支,開辦經學,聘請阿訇等。
新修的清真寺坐落於漢壽縣南大門,處於龍陽鎮工業園,老S205旁邊,離漢 壽縣汽車總站200米。清真寺占地面積大約1畝,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共4層,一樓是2個門面;二樓是村委會辦公室;三樓是清真寺辦公室、休息室、臥 室、禮拜大殿等;四樓是廚房、客房等。總投資65萬餘元(不含地皮費),資金全部由村委會籌集。

文化交流

知感偉大安拉的襄助與慈敏,在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在村支兩委與寺管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來自全縣一個回維族鄉、十個回維族村、五十多個回維族組的500多名回維族穆斯林代表人士參加了慶典。慶典首先在漢壽縣清真寺李澤瓊阿訇的抑揚頓挫的《古蘭經》聲中拉開了帷幕,回回清真寺負責人李澤力介紹了回回清真寺的歷史沿革及翻修情況。市伊協會長黃澤賢、縣政府辦副主任兼民宗局局長何英福、龍陽鎮黨委領導、回回村支部書記黃維延等作了熱情洋溢地講話。慶典當中,由市伊協副會長、市清真寺哈吉·黃信阿訇為回回村的回維族同胞作了“都阿 ”!參加慶典的還有株洲市伊協、桃江縣伊協、常德市伊協、常德市清真寺、鼎城區伊協、桃源縣伊協、澧縣伊協、安鄉縣伊協、津市市伊協、毛家灘回維族鄉政府、龍陽鎮所轄居委會及各村委會負責人等。最後的剪彩儀式把慶典推向了高潮。
回回村共有回維族700餘人,200餘戶,目前有阿訇、老師傅共3人。每周星期五的主麻日、每年的開齋節、古爾邦節都能夠正常有序地開展。定期與不定期舉辦各種培訓班。為當地少數民族舉行喜事與操辦喪事等。

地理交通

湖南省漢壽縣龍陽鎮回回村

地圖信息

地址:漢壽縣龍陽南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