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飲

四飲

四飲,中國古代醫藥方理論,既痰飲,懸飲,支飲,溢飲。出自《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有苓桂術甘湯方、甘遂半夏湯方、十棗湯方、大青龍湯方、小青龍湯方、木防己湯方等多種相關藥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飲
  • 性質:中國古代醫藥方理論
  • 具體內容:痰飲,懸飲,支飲,溢飲
  • 出自:《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 相關藥方:苓桂術甘湯方、甘遂半夏湯方
  • 治療病症:痰飲咳嗽
理論介紹,痰飲者,懸飲者,溢飲者,支飲者,苓桂術甘湯方,甘遂半夏湯方,十棗湯方,大青龍湯方,小青龍湯方,木防己湯方,澤瀉湯方,厚朴大黃湯方,小半夏湯方,己椒藶黃丸方,五苓散方,

理論介紹

所謂四飲,既痰飲,懸飲,支飲,溢飲。出自《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原文: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痛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醫宗金鑒〔注〕:
設問曰:夫飲,不止於留飲、伏飲也,而世謂飲有四者,何也?師曰:留飲、伏飲,言飲病新久深淺之理也,今世所謂四者,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言飲病之情狀也。四飲亦不外乎留伏飲之理,但因其水流之處,特分之為四耳,由其狀而命之名,故有四也。

痰飲者

水飲走腸間不瀉,水精留膈間不輸,得陽煎熬成痰,得陰凝聚為飲,凡所在處有聲,故在上則喉中有漉漉之聲,在下則腸間有瀝瀝之聲,即今之遇秋冬則發,至春夏則止,久咳嗽痰喘病也。

懸飲者

飲後水流在脅下,不上不下,懸結不散,欬唾引痛,即今之脅下有水氣,停飲脅痛病也。

溢飲者

飲後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壅塞經表,身體疼重,即今之風水水腫病也。

支飲者

飲後水停於胸,欬逆礙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水腫狀,即今之停飲喘滿,不得臥之病也。
〔集注〕:
趙良曰:水行走下,而高原之水入於川,川入於海,塞其川則洪水泛溢,而人之飲水,亦若是。
內經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今所飲之水,或因脾氣而不上散,或因肺氣而不下通,以致流溢,隨處停積而為病也。
程林曰:《內經雲》土郁之發,飲發於中,以其性流衍不常,治法亦有汗下、溫利之異。
李彣曰:夫飲有四,而此獨以痰飲名,總之水積陰或為飲,飲凝陽或為痰。則分而言之,飲有四;合而言之,總為痰飲而已。
尤怡曰:素盛今瘦,知其津液盡化痰飲,故不復外充形體,而反下走腸間也。飲水流溢者,水多氣逆也,其流於脅下者,則為懸飲
;其歸於四肢者,則為溢飲。懸者懸於一處,溢者溢於四旁。其偏結而上附心肺者,則為支飲。支飲者,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附近於髒而不正中也。欬逆倚息不得臥者,上迫肺也。
在“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中,還記載了關於“四飲”在不同臟腑的致病特點以及治療方藥: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水在脾,少氣身重。
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水在腎,心下悸。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一作轉甚)。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
脈沉者,有留飲。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閏劇,必有伏飲。
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脈偏弦者飲也。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支飲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苓桂術甘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朮三兩 甘草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方見上);腎氣丸亦主之。
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藥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無)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脈浮而細滑,傷飲。
脈弦數者,有寒飲,冬夏難治。
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
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右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九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贏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下後,糜粥自養。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粉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三兩 甘草三兩(炙)細辛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半夏半升(洗)
右八昧,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三兩 石膏十二枚(雞子大)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二兩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芒硝三合 茯苓四兩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厚朴大黃湯方

厚朴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方見肺癰篇中)。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湯)。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已椒藶黃丸主之。

己椒藶黃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藶(熬)大黃各一兩
右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 生薑半斤 茯苓三兩(一法四兩)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一分 豬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朮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右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附方
《外台》茯苓飲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茯苓 人參 白朮各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薑四兩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
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方見上)
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一歲,宜十棗湯(方見上)。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方見上文肺癰中)。
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溫服。
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
苓甘五味姜辛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咳滿即止,而更復渴,沖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老,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細辛二兩 乾薑二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麻黃,以其人逐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髮其陽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開,日三。
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乾薑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黃三兩
右八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