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配十二哲

四配即是復聖顏回、宗聖曾參、述聖孔伋、亞聖孟軻。

十哲」是根據《論語》「從我於陳蔡間」一章中的弟子而名,計為「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四配,子淵,子參,子思,子輿,十二哲,子損——孝行聞名,子雍——以德化民,子貢——儒商鼻祖,子路——勇敢正直,子夏——仕優則學,子有——強記好古,子耕——以德惠民,子我——利口辯辭,子求——多才多藝,子游——弦歌行政,子張——忠信楷模,朱熹——理學大師,

四配

子淵

復聖顏回,字子淵,又稱顏淵。春秋時魯國人,為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歲。天資聰明,敏而好學,能聞一而知十,不遷怒於人,從不犯兩次相同的過失,他過著貧苦的生活,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別人必定感覺很憂愁,他卻甘之若飴,毫不改變安貧樂道,怡然自樂的態度。 他是孔子所認為最得意的弟子,《論語》中記載顏回之處,總是稱讚的多。他本來是最理想的孔門道統繼承人,只因先孔子而死,才由曾參接替。

子參

宗聖曾參,字子輿。皙的兒子,春秋時魯國南武城人,是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六歲。天性至孝,家境貧困,靠勞力為生。資質雖然不很聰明,但是能領悟孔子的一貫道理,傳述孔子忠恕之道,以教授子思

子思

述聖孔伋,字子思。父名鯉,祖父孔子曾直接教過他,為曾參弟子,獨能傳授孔門心法。受困於宋,而作《中庸》。《中庸》乃儒家人生哲學的名著,論心性多精語,宋明理學家奉為圭臬,所謂「不偏,不易乃中庸之道。」宋朱熹作《中庸章句》,乃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子書。子思曾週遊講學,到過宋、衛兩國,得到時君的尊重。子思家貧,他解釋富貴的真義:不取於人謂之富,不辱於人謂之貴,不取不辱可以算是富貴。他闡述高官厚祿,不足以釣餌君子。痛斥阿諛求榮的不當,惟德高和寡,未能見容於世。卒年六十二歲,因述聖祖之業,後世稱為「述聖」,是四配之三。

子輿

亞聖孟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鄒國人,即今山東省鄒城。生於周威烈王四年(即西元前三七一),其先世為魯國公族(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之一的孟孫氏,父名激,早歿,由母仉氏撫養,以孔伋為師。孟子學成之後,為儒家的傳人,由於其生卒年月難以詳考,說法亦多有差異,而以其享年八十以上者居多。

十二哲

孔廟祀典在未有「四配」之前,原先有「十哲」。「十哲」是根據《論語》「從我於陳蔡間」一章中的弟子而名,計為「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其後,顏子配享,補上曾子,曾子配享後,一說補上朱熹,一說補上子張,又嫌遺漏有若,兩位皆屬《論語》里的熱門人物,最後補上子張、有若和朱熹,由「十哲」改為「十二哲」。

子損——孝行聞名

閔損(公元前536—前487年),魯國人。字子騫,尤其以孝行聞名於世。有關他的孝行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著“鞭打蘆花”的故事:閔損喪母后,其父又娶一妻,並生了兩個弟弟,繼母對閔損很不好。冬天做棉衣,繼母給其親生兒子絮絲棉,而給閔損絮蘆花。閔損凍得拉車時常掉絆繩。他父親不了解真情,因此便常鞭打他。棉衣破了,露出了蘆花,他父親終於得知繼母虐待他,一怒之下,要趕走繼母。這時,閔損卻連忙替繼母求情,勸父親道:“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他的孝行感動了父母,也深得遠近之人的讚賞。 閔損被追贈為“費侯”、“琅琊公”、“費公”。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年),詔為“十哲”之一,配祀於孔廟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語錄: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雍——以德化民

冉雍(公元前522年—?),魯國人。字仲弓,冉雍出身微賤,卻品學兼優,是一個訥於言而敏於行的人。多次受到孔子的稱讚。孔子說:“雍也,可使南面。”又說:“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意思是說,他的父親雖然身賤而且偷東西,卻不能掩遮兒子的德行,想不得到重用都不行。冉雍曾擔任季氏宰,問政孔子,孔子說:“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仲弓即知賢才而舉之。荀子曾說仲尼、仲弓為“大儒”,為“聖人”。唐開元年間詔為十哲之一。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語錄:
雍也仁而不佞。

子貢——儒商鼻祖

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前456),衛國人。字子貢,家境富有,青年時即以經商著稱。端木賜利口巧辭,博聞強識。孔子對他的評價是“辯人也,丘弗如也”,為孔子四科中的言語科的佼佼者。《左傳》中記載了他多次代表孔子或魯國到楚國、吳國、齊國從事外交活動,都不辱使命。在經商活動中也大獲成功,以致於“家累千金”、“富比朱陶”。子貢被看作是歷史上第一個儒商。他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他積極宣傳孔子及其學說,在傳播孔子思想的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太史公說:“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此所謂得勢而益彰者乎?”。他和孔子的師生之誼超過了一般人,孔子死後,弟子均守墓三年而去,他則在孔子墓旁建草廬,又守墓三年才離開。清乾隆年間被定為十二哲之一。
語錄: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路——勇敢正直

仲由(公元前542年—前480年),魯國卞(今山東泗水)人。字子路,又字季路,是孔子學生中“政事”科的高才生。幼至孝,百里負米養親,是歷史上二十四孝子之一。他豪爽勇敢,喜聞過,有政事才。後來被衛國聘為蒲邑(今河南長垣縣)宰。子路治蒲3年,勤政愛民,興水利,重農耕,以粟饋眾,與民同苦,很受蒲人愛戴。孔子過蒲,三稱其善。子路在衛國內亂中不幸被射殺。臨死的時候,帽帶被射斷了,帽子掉到了地上,子路彎腰撿起帽子,說:“君子死而冠不免!”於是戴好帽子,系好帽帶,英勇犧牲。唐朝被追封為“衛侯”,宋朝改封為“河內侯”,後又追封為“衛公”。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語錄: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子夏——仕優則學

卜商(公元前507年—?),衛國人。字子夏,家境貧寒,從孔子學後,曾為莒父(今山東高密東南)宰。卜商以博學著稱,他長於《詩》,深於《書》,明於《易》,著於《禮》。曾說:“君子學以致其道”,為孔子四科文學科的高足。孔子說他:“女(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無欲速,欲速則不達,見小得則大事不成。”孔子死後,到魏國西河(今陝西合陽一帶)講學,影響很大。相傳有三百多人出自他的門下。魏文侯親自向他問政,待以師禮。他為人勇武,性格爽朗,不但有武士之勇,而且有宰相之才。極好與比自己賢能的人結交,並擅長於主持禮節儀式。追封為“魏侯”、“東阿公”、“魏公”。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語錄: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子有——強記好古

有若 (公元前505或518年—?),字子有,後被尊稱為有子。魯國人。他刻苦學習孔子的思想,發揚“學而不厭”的精神,以火烙手,以防瞌睡,日夜攻讀。他的孝悌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漢朝“舉孝廉”時多以他的話為依據。他主張減輕剝削、寓富於民,成為後世賢相規勸帝王的名言。是孔子的晚年弟子。有若的相貌和孔子長得非常相像,當孔子去世以後,弟子們思念老師,就把有若當作老師一樣對待。後被追封為“汴伯”、加封“平陰侯”。清乾隆年間升為十二哲。 語錄: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子耕——以德惠民

冉耕(公元前553年—?),字伯牛,魯國人,以德性著稱。曾隨孔子周遊列國,廣施教化,為人所敬。魯定公十年(前500年),孔子由中都宰晉升為魯司空,冉耕繼孔子任中都宰,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績顯著,深得民心。所治之地,“路無拾遺,器不雕偽”。中都成了其他諸侯國學習的榜樣,並受到孔子的高度讚賞。。後來冉耕得了重病,孔子去看他,傷心地嘆道:“亡之,命矣夫!”冉耕先後被封為“鄆候”、“東平公”等唐開元年間詔為十哲之一,從祀於孔廟。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語錄:
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子我——利口辯辭

宰予(公元前522年—前458),字子我,又名宰我。春秋後期魯國人,以擅長言語而著稱。列為孔門四科十哲言語科之一。宰予思想活躍,好學深思,善於提問,是孔門弟了中唯一一個敢正面對孔子提出異議的人。他指出孔子的“三年之喪”的制度不可取,說:“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被孔子批評為“不仁” 。宰予晝寢,被孔子罵作“朽木”和“糞土之牆”。孔子從宰予那裡改變了自己以往的不足,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後被追封為“齊侯”、“臨菑公”、“齊公”。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語錄: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子求——多才多藝

冉求(公元前年522年—前489),字子有,又稱冉有。春秋後期魯國人,少學於孔子, 勤學 “六藝”,不尚浮華,孔子贊曰“求也藝”。同時以政事著名。孔子曰:“政事:冉有、季路”。他還善於理財,孔子曾稱讚他:“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後被追封為“凃侯”、追封為“彭城公”、“凃公”。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語錄: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子游——弦歌行政

言偃(公元前506年—前443),字子游,亦稱“言游”、“叔氏”,春秋末吳國人,與子夏子張齊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子游二十多歲就擔任了“武城宰”,孔子到武城時,聞弦歌之聲,開玩笑地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曰:“從前我常聽您說,群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孔子甚為嘉許。後被追封為“吳侯”、“丹陽公”、“吳公”。唐開元年間詔為 ”“十哲”之一。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語錄: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子張——忠信楷模

顓孫師(公元前503年—?),字子張,春秋末期陳國人。他出身微賤,曾犯有罪行,經孔子教育成為“顯士”。孔子死後,獨立招收弟子,宣揚儒家學說,是“子張之儒”的創始人。子張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他好學深思,喜歡與孔子討論問題。在忠、信的思想上深受孔子教育極深,把孔子關於忠、信的教導寫在大帶上,以示永遠不忘,並在實踐中收到明顯效果,他卑視品德修養低下者,認為缺乏道德,行為不堅強,信仰不堅的人有了不為多,沒有不為少。後被追封為“陳伯”、“宛丘侯”、“陳公”。清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之一。
語錄: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

朱熹——理學大師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南宋著名理學大師。他對儒家學說融會貫通,主張用天命之主宰氣質之性,存天理,滅人慾。注重“持敬”的涵養功夫,居敬窮理,以“仁”為修養的最高境界。影響了其後學術思想的發展達六七百年之久,在明清兩代被提到儒學正宗的地位。為了幫助人們學習儒家經典,他又於儒家經典中精心節選出“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並刻印發行。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書”影響深遠,後來成為封建教育的教科書,使儒家思想成為全面控制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他主持修復了著名的白鹿洞書院和嶽麓書院。書院在南宋盛行,幾乎取代官學,這種盛況是與朱熹的提倡直接有關的。諡號“文公”。清代升為十二哲之一。在十二哲中,只有朱熹一人不是孔子弟子,可謂殊榮之至。
語錄:
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