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盒子草

四方盒子草

四方盒子草,中藥名。為玄參科植物大王馬先蒿Pedicularis rex C.B.Clarke ex Maxim.的根或全草。分布於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具有祛風活絡,散寒止咳之功效。常用於關節疼痛,風濕痛,肺寒咳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四方盒子草
  • 別稱:羊肝狼頭草、蕨芨花、還陽草、四方合子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玄參科
  • :馬先蒿屬
  • :大王馬先蒿
  •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
  • 採收時間:根秋季採挖,全草夏、秋採收
  • 用量:3-6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根或全草。

性味

味甘、微苦,溫。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祛風活絡,散寒止咳。

主治

關節疼痛,風濕痛,肺寒咳嗽。

相關配伍

治瘡癰腫痛:鮮四方合子草全草適量,搗爛外敷患處。(《新編中草藥圖譜及經典配方》)

用法用量

3-6g。

採集加工

根秋季採挖,洗淨泥土,曬乾。全草夏、秋採收。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90厘米,乾時不變黑色。主根粗壯,向下,在接近地表的根頸上生有叢密細根。莖直立,有稜角和條紋,有毛或幾無毛,分枝或不分枝,但在頂芽受損的情況下則上部大量分枝;枝較生,其相距的遠近以節間的長短為依歸,而後者的長短又說環境而定,長者可達10厘米以上,短者不及2厘米,而在各植株中則下長上短。葉3-5枚而常以4枚較生,有葉柄,其柄在最下部者常不膨大而各自分離,其較上者多強烈膨大,而與同輪中者互相結合成斗狀體,其4高達5-15毫米;葉片羽狀全裂或深裂,變異也極大,長3.5-12厘米,寬1-4厘米,裂片線狀長圓形至長圓形,寬4-8毫米,緣有鋸齒。花序總狀,其花輪尤其在下部者遠距,苞片基部均膨大而結合為4,脈紋明顯,前半部葉狀而羽狀分裂;花無梗;萼長10-12毫米,膜質無毛,齒退化成2枚,寬而圓鈍;花冠黃色,長約3厘米,直立,管長20-25毫米,寬2.5-4毫米,在萼內微微彎曲使花前俯,盔背部有毛,先端下緣有細齒1對,下唇以銳角開展,中裂小;雄蕊花絲兩對均被毛;花柱伸出於盔端。蒴果卵圓形,先端有短喙,長10-15毫米;種子長約3毫米,具淺蜂窩狀孔紋。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分布於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