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1999年12月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更名而來)地處四川省簡陽市,成渝高速公路必經處,距成都60公里;始建於1935年,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成果積累,有良好的現代農業科學研究條件和設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 主要從事:棉花、中藥材、蔬菜
  • 作品:棉花高抗枯萎病抗源品種52-128
  • 科研成果獎:1978年以來,65項
概況信息,科技研究,成果論文專利,

概況信息

2003年被農業部批准成立國家棉花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主要從事棉花、中藥材、蔬菜、花生、園林等經濟作物的研究。現有各類科技人員37人,包括研究員8人、副研究員10人、中級職稱人員12人。設有四川省農科院棉花研究中心(棉花育種、栽培植保研究室)、四川省農科院中藥材研究中心、蔬菜研究中心和科技管理科等研究機構,組建了“四川科源股份有限公司科迪種業分公司”, 積極推動科研多元化、科技產業化的發展,同時與國內外一些研究機構和企業有廣泛的科研與產業化合作。

科技研究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常年承擔國家、部、省級以上科研項目35-40項次。建立了棉花雄性不育及雜種優勢利用、棉花抗病育種、棉花傳統抗蟲育種的研究優勢,在彩色棉與棉花特優質種間雜種培育、生化育種、高效節本技術、病蟲綜合防治技術、棉田綜合開發利用技術、中藥材栽培技術規範研究、蔬菜和花生品種選育等方面的研究也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解放以來,共培育各類作物新品種和雜種31個,常年在省內、外推廣種植250萬畝左右。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培育的抗病、抗蟲品種或資源及不育系親本被全國幾十家兄弟單位引用後,先後培育出67個新品種,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先後與美國、烏茲別克斯坦、印度、泰國等十餘個國家的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

成果論文專利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自1979年以來共發表(出版)科技論文(著作)311篇(部),其中在《中國科學》《中國農業科學》等學報級刊物發表85篇。1978年以來共獲科技成果65項次,其中“棉花高抗枯萎病抗源品種52-128、57-681”獲國家發明一等獎,“棉花核雄性不育陸地棉雜交種川雜四號的育成”、“棉花抗萎病多菌系抗源種質川737、川2802的培育”、“棉花洞A雄性不育種質”分別獲國家發明三等獎,另獲部、省地級科技進步獎60項次。1997年以來申報國家專利8項,其中兩項被授權,一項已有償轉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