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蜥

四川攀蜥

四川攀蜥是蜥蜴目鬣蜥科攀蜥屬的一種爬行動物,主要分布在四川等地,已經給列入三有保護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四川攀蜥
  • 拉丁學名:Japalura szechwanensis
  • 別稱:四川龍蜥
  • :蜥蜴目
  • 中文所屬名:攀蜥屬
  • 英文名:Sichuan japalure
  • 分布地區:四川、巴中、重慶等地
簡介,生物研究,生物新種,形態特徵,食物,運動,保護措施,

簡介

中文學名:四川攀蜥
四川攀蜥四川攀蜥
中文目名:蜴目
中文科名:鬣蜥科
中文屬名:攀蜥屬
中文俗名:四川龍蜥
拉丁文名:Japalura szechwanensis
英文名:Sichuan japalure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Hu et Zhao,1966

生物研究

1987~2003年通過野外採集或室內飼養,對四川西部的幾種攀蜥的棲息環境、活動規律變色現象、攝食和繁殖等進行了觀察。發現汶川攀蜥卵在孵化過程中有逐漸長大、增重的現象。

生物新種

2001年8月在四川省汶川縣採到攀蜥屬(Japalura)動物,經鑑定為攀蜥屬一新種,訂名為汶川攀蜥Japalura zhaoermii sp.nov.,對鑑別特徵和形態進行了描述,標本保存於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形態特徵

大部分的種類為肉食性,以昆蟲蚯蚓蝸牛,甚至老鼠等為食。但也有以仙人掌海藻為主食,或是雜食性的。
攀蜥亞目(Sauria)爬蟲類的統稱。與其近緣的亞目(Serpentes)合
計占整個現存爬蟲類的95%。共分18科,3,000多個種。熱帶地區種類和數量最多。從北極非洲南部南美洲澳大利亞皆有分布。攀蜥的身體外形及大小在爬蟲類中差異最大。體長從3公分(1吋,壁虎)至3公尺(10呎,巨蜥)。體重最輕者不足1克,最重者多於150公斤。身體多細長,具長尾,多具4肢,除鼻孔、口、眼及泄殖腔開口外,體表覆以鱗片,一對眼睛和一對耳孔。如無外耳孔,則鼓膜位於表面,有些種於頭和體鱗下真皮內有骨鱗。鱗的表面覆以一層角蛋白。某些攀蜥具鱗器官,鱗片鋸齒狀邊緣突出剛毛,可能用司觸覺。許多蜥蜴,尤其是避役(變色龍)和安樂蜥,能改變體色,可從亮綠色變為深朱古力褐色,體上線、帶斑紋亦可忽隱忽現。變色機制為黑色素細胞中色素顆粒的移動,顆粒集中時色淺,分散時色深。有些攀蜥頸部具可伸展的皮褶,頭上有角或盔,或喉部有棘或皺褶等。頭顱的前部由薄的軟骨和膜構成。眼瞼多可動,兩眼之間隔以薄層垂直的眶間隔,眶後骨與鱗骨形成的骨桿上有一個顳孔。上齶能相對於顱的其他部分而運動,有方骨,口可大張便於吞食獵物。

食物

多數攀蜥以昆蟲及部分嚙齒類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銳,具3個牙尖。草食性者(如鬣蜥)的牙冠寬,呈葉狀,具鋸齒狀切緣。以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為食者(如凱門蜥屬〔Dracaena〕)於齶後部有鈍圓的牙用以碾碎。美國西南部的希拉毒蜥(Gila monster)及其墨西哥近緣種(Heloderma屬)有毒,於激怒時方咬人,但罕致命,其下齶各牙內側有縱溝或褶用以引出毒液。多數攀蜥的牙生於上齶骨、前齶骨及牙骨的邊緣,少數種生於齶上。胚胎期前齶骨上有「卵牙」,從吻部向前突出,用於鑽破卵殼,孵出後即退化。牙著生的方式多為側生式,部分種為頂生式,避役的兩眼可獨立運動。許多攀蜥有鹽腺用以排出礦物質鹽。肩帶存在。

運動

多數攀蜥具四足,後肢肌肉有力,能迅速奔跑及迅速改變跑動方向,Cnemidophorus屬時速達24公里(15哩)。有幾科蜥蜴身體延長,四肢縮短,乃至無肢體。壁虎、鬣蜥屬(Uta)及Acanthodactylus屬的趾上多緣飾以增加其表面積並防止陷入沙中,壁虎能在垂直的玻璃板上爬行。避役每足5趾,藉皮膚構成的蹼分為內外兩組,在後肢外側3趾、內側2趾各成一組,前肢反之,適雄體具成對的交接器官──半陰莖。王蜥能跑過短距離的水面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