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元通鄉

元通鄉仁壽縣元通鄉位於仁壽的東北方向,1935年建元通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海拔高583—985米,位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四季變化明顯,夏季降雨量大,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有荒山坡地可開發利用,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鄉。元通鄉幅員面積32平方公里,轄設石岩、紅色、勇敢、天井、武勝、韓家、周家、吳家、友誼、永革、全勝、堅強12個行政村,122個經濟社,總戶數5146戶,總人口20128人,其中男10360人,女9768人。耕地面積17700餘畝,主要農產品有水稻、小麥、玉米、油菜、水果、蔬菜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元通鄉
  • 總戶數:5146戶
  • 總人口:20128人
  • 耕地面積:17700餘畝
  • 政府機關幹部:34人
元通鄉-仁壽縣元通鄉,元通鄉-海鹽縣元通鄉,元通鄉-大足縣元通鄉,

元通鄉-仁壽縣元通鄉

簡介
關於元通鄉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是來源於崇州元通古鎮。據歷史資料記載,宋朝著名詩人范成大從蘇州乘船沿長江來到四川,隨長江支流岷江來到風景秀麗的元通鎮(今名),詩人游完當時的集鎮後,為集鎮僅有四條街道留下了名垂千古“東盛、雙鳳、麒麟、增福”街名,在元通上場有名古剎聖佛寺留宿,並留下了歌頌元通風景美好的詩篇。詩人在寺的一天早上聆聽了當時聖佛寺住持的佛學講演後,對住持說:住持聽說過西域的佛經嗎?住持說:沒有!范成大把唐朝玄奘大師從西域取經回來的故事,以及西域佛經的博大精深向聖佛寺住持做了介紹,聖佛寺住持深感西域佛經的偉大,於是在念佛堂上派了聰明的圓通小和尚隨范成大乘船從都江堰出發,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宋都府長安,拜於玄奘大師名下潛心學習西域佛經。圓通小和尚經過20多年的精心研究在中年時期回到了四川故鄉聖佛寺。圓通大師後來在聖佛寺對西域佛經做了大量的研究、博學經深,並寫出佛學專著(此經書有四大卡車之多,於20世紀40年代藏於光嚴古寺,50年代轉藏於今四川博物館)。由於圓通大師研究西域佛學到了至高無上境界,聖佛寺後來成為川西第一禪院,由於聖佛圓通大師圓寂於99歲,後人為了紀念他對西域佛經傳到四川,將寺改為圓通山長壽寺,並且在文井江上修了長壽橋——川西第一廊橋,將靠長壽寺的街道命名為長壽街,到了民國人們為了書寫方便將圓通簡寫為元通。元通鄉亦以此為名,襲用至今。另一種說法,“元通”來源於古時商品交易貨幣流通活動之中,取其“元寶通暢”之意,寓意商貿昌盛。
鄉機關
元通鄉政府機關幹部34人,其中大專以上23人,中專學歷10人,35周歲以下8人,機關部門分為4個,黨政辦、經濟和社會事業辦、財政所等。
交通
元通鄉距仁壽縣城20公里,周邊與方家、中崗、觀寺、板燕、文宮,古佛6個鄉鎮接壤,全部通公路。
基礎設施
元通鄉在2005年底,各村基本實現公路、電話、有線電視三通工程。全鄉已開通1050戶程控電話,300餘戶村民安裝了閉路電視。全鄉有商貿和個體工商戶300餘戶,中國小5所,在校學生2000多人,有衛生院1所,自來水廠1個。場鎮設施基本完善,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文教衛生
教育設施:國中1所,占地面積9278平方米。先後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依法治校合格學校”、“禁毒教育示範校”、“教學管理特等獎”、“教學質量特等獎”和“校風示範校”等稱號。 中心國小1所,轄3所村小、2所幼稚園。先後被評為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市“校風示範校”、縣“衛生單位”、“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依法治校合格學校”、“教學質量紅旗學校”和“教育教學管理特等獎”。
衛生醫療設施:元通鄉衛生院,元通鄉計畫生育服務站,12個村醫療服務站,可以做到一般疾病就地治療,為全鄉老百姓的就醫提供了便利。
社會福利設施:元通鄉敬老院。
餐飲娛樂設施:元通羊肉湯風味獨特。
農業經濟
元通鄉辣椒元通鄉農業結構合理,形成傳統項目與優勢項目的互補。其中有優質水稻5700多畝,玉米11100餘畝,小麥13700多畝,優質水果3900餘畝,蔬菜2700餘畝,油菜5000多畝,糧食總產量達到1.6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780元。畜牧業方面,元通鄉重視與生態相結合,引進了良種牛,經過不斷的探索,已經形成了遠近聞名的養牛基地,年出欄千頭,肉的品質好。
元通鄉地理環境好,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有較多的荒山坡地可開發利用。元通鄉的農業走生態與效益相給合的方針,元通鄉引進了良種牛及高產澱粉紅薯868基地,年出欄千頭,肉的品質好。元通鄉的高產澱粉紅薯868,產品遠銷中國各地。元通鄉的辣椒產銷量也很大。
經濟建設
一是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對生產條件差、產出率低的中低產田地進行改良,修建引水溝渠和防旱池,確保生產用水;大於25°C的坡耕地要改造成梯地,減少水土流失,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複種指數和土地產出率,增加種植效益。
二是搞好示範園區建設。大力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示範園區建設,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經驗進行示範,民眾通過政府的示範引導,把握市場需求變化趨勢,掌握駕馭市場的本領,以迅速促進高值高效農業和高新技術的普及和推廣。
三是加大技術投入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印發技術資料、圖片展覽、召開現場會或進行技術諮詢、田間現場指導等多種途徑、多種形式培訓農民,提高民眾的文化素質和科技水平。通過抓好科技培訓工作,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是抓好服務體系建設。把生產與加工、銷售相互結合起來,通過抓生產來推動加工業和銷售的發展。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積極培養農村經紀人和中介組織等,通過抓好售後服務,刺激生產的發展,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向良性、持續、健康方向發展。

元通鄉-海鹽縣元通鄉


蠶繭1950年5月,平湖縣騎蓮鄉十個村劃入海鹽縣元通鄉。
元通鄉是海鹽的蠶繭重點產區,每年春蠶養殖張數總在2000張以上。自2006年開始,元通鄉推廣了小蠶共育、秋種春養等一批蠶桑生產先進適用技術。2007冬到2008春,元通鄉得知飼養雄蠶的信息後,當即把引進雄蠶作為提升本鄉蠶桑產業的重要措施來抓,很快與海鹽縣有關部門取得聯繫,把全縣僅有的1259張雄蠶種全部引入元通鄉,分發在興隆、永福、修戒橋三個村進行大面積試養。經過該鄉農技人員的悉心指導和蠶農的精心飼養,雄蠶飼養在元通鄉一舉成功。據統計,全鄉131戶雄蠶飼養戶平均張產量達50.39公斤,張收入911.6元。永福村蠶農洪中明飼養的一張雄蠶種比一張普通蠶種產量增加12.7公斤,收入增加225.89元。

元通鄉-大足縣元通鄉


蔬菜基地以農業為基礎,元通鄉形成了一個基地: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兩個園區:高坡莉箐生態園和大足縣萬畝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三項產業:蛋雞產業、筍竹產業和枇杷產業。以工業為主導,元通鄉成為大足縣最重要的工業經濟區域。初步形成了鍶鹽化工、五金機電、汽摩配件、鋼模、鑄造、農用機械等特色支柱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