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

囚歌

《囚歌》是近代革命者葉挺於一九四二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此詩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醜惡行徑、極端虛弱的本質,表現了革命者的偉大氣節,抒發了為革命獻身的壯志豪情。全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如脫口而出,但感情熾烈,氣勢豪邁,意境表達清晰完整。

2018年11月5日,西安摩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青年報06版發布道歉信,為“暴走漫畫”曾發布損害葉挺烈士名譽的相關視頻表示道歉。道歉信稱,西安摩摩公司於2018年5月8日在“今日頭條”上發布了時長1分09秒的短視頻,在視頻中篡改了《囚歌》的內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囚歌
  • 創作年代:1942年
  • 作品出處:《黑牢詩篇
  • 文學體裁:現代詩
  • 作者:葉挺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後世影響,作品相關,作者簡介,相關事件,

作品原文

囚歌1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著,
那一天——
地下的火沖騰2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3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作品注釋

1.此詩有多種版本,諸本略有不同,此版據作者手跡抄錄,詩稿現存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原詩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正是他當時處境的形象寫照。
2.地下的火:比喻全國人民憤怒之火。
3.活棺材:比喻反動統治。

創作背景

1941年1月,作者葉挺在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非法逮捕,先後被囚於江西上饒、湖北恩施、廣西桂林等地,最後被移禁於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在獄中葉挺受盡各種苦刑,仍堅貞不屈。
於1942年,他寫下了這首《囚歌》。此詩有多種版本,諸本略有不同,原詩稿現存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該詩作是葉挺寫在被囚禁的重慶渣滓洞集中營樓下第二號牢房牆壁上的,手稿則由葉挺夫人李秀文探監時帶出。

文學賞析

這是一篇白話述志詩,分為上下兩節。全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不著一典 ,沒有華麗的文字雕飾,更沒有用一個典故,但音韻嘹亮,感情熾烈,氣勢豪邁,意境壯美,讓人讀後被作者那股凜然正氣所震撼。這是詩人高尚情操的真實流露,讓讀者情不自禁地為詩中的那股凜然正氣而震撼,為詩人的高尚人格而肅然起敬。
詩的上半節,作者以“人”與“狗”、“門”和“洞”作對比,鮮明的闡述了革命者對於人的氣節的崇高追求。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曾有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之名句,表達出了人對自由的執著追求。國民黨反動派也正是想利用人的這種本能的渴望,來征服他們用酷刑所無法征服的革命者。然而,他們又怎會知道,他們所給予的“自由”和革命者渴望的“自由”之間有著何等的差別?這種誘惑在像詩人這樣堅貞的革命者面前,起不了任何作用。革命者正是因為要為更多的人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才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即使是身陷牢獄,也義無反顧。雖然失去了人身的自由,但如果失去這種“小自由”而能換來更多人的“大自由”,那有什麼可以顧惜的呢!古人說:“烈士之所以異於恆人,以其仗節以配誼也。”而詩人正是這樣一位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堂堂正正的革命志士。他寫道:“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裡爬出!”所以當他面臨著“自由”和“囚禁”的選擇時,為了保持一個“人”的尊嚴,為了保持一個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他寧可選擇“囚禁”。 詩人偉大的人格在這裡得到了充分地體現。
詩的下半節,詩人以激昂的語氣來回答了那個在外面高叫的聲音,告訴了他們自己的選擇,用激烈的話語表達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志向和無畏的氣概。在詩中詩人用“活棺材”來比喻這座囚禁革命志士的人間煉獄,一方面,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在這裡殘酷迫害革命志士,屠殺共產黨人的暴行;另一方面,也以此來揭示國民黨反動統治必將走向滅亡的最終結局。詩人堅信革命終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他盼望著革命的烈火熊熊燃起,燒毀這人間的煉獄。他願為國家、為民族獻出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讓自己在血與火的鬥爭中體現生命的真正價值,而得到永生。我們仿佛看到,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一個頂天立地的共產黨人的高大形象巍然屹立起來,光耀千秋。
本詩是革命者用鮮血和生命譜寫成的雄壯樂章,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沒有華麗的文字雕飾,更沒有用一個典故,但音韻嘹亮,感情熾烈,氣勢豪邁,意境壯美,讓人讀後被作者那股凜然正氣所震撼。作者遣詞造句極其精鍊形象,以“人”與“狗”、“門”和“洞”作對比,表達了自己在面臨自由和囚禁的選擇時,為了捍衛人的尊嚴,為了保持共產黨人的氣節,寧可選擇囚禁的決絕態度和犧牲精神。作者的偉大人格在這裡得到“詩性”的升華。生動的比喻也是此詩膾炙人口的原因之,詩人用“活棺材”比喻那些囚禁革命志士的牢房和反動派的統治,又用“地下的火”比喻廣大人民的反抗鬥爭。詩人盼望著革命的烈火熊熊燃起,燒毀這人間的煉獄,並且希望能實現自身生命價值的最大化——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本詩所體現出的崇高革命氣節和偉大愛國精神,將永垂青,激勵和教育著成千上萬的革命後代。
這是一首用熱血寫成的詩,這是一個革命者用生命譜成的雄壯樂章,雖然沒有華麗的文字雕飾,但音韻嘹亮,讀起來是那樣的鏗鏘有力,令人迴腸盪氣。新中國成立後這首詩被選為小學生課本的課文,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教材。詩中所流露出的那種崇高的革命氣節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本詩所體現出的崇高革命氣節和偉大愛國精神,激勵和教育著成千上萬的革命後代。

名家點評

革命領袖周恩來《信仰的力量·精神卷》:“這才是真正的詩,他有著峻烈的正義感,使他對於橫逆永不屈服,他又有透徹的人生觀,使他自己超越於一切苦難之上。”
現代詩人郭沫若《葉挺將軍的詩》:“這裡燃燒著無限的激憤,但也放射著明澈的光輝,這才是真正的詩。他有峻烈的正義感,使他橫逆永不屈服,而同時又有透闢的人生觀,使他自己超越一切的苦難之上……他的詩是用生命和血寫成的,他的詩就是他自己。”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俞曉紅《大學生必讀的中華經典詩歌100首》:“這首詩是葉挺被囚時現實處境的形象寫照,凝聚著他對生命、自由與尊嚴的辯證關係的深邃思考,成為20世紀中國詩歌的紅色經典。”

後世影響

《囚歌》一詩自1962年至1997年30次被選入國小語文課本。其後又收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小語文》六年級下冊等教科書中。

作品相關

《囚歌》被當作壽禮送郭沫若
葉挺將軍四子葉華明披露《囚歌》是葉挺在渣滓洞監獄時送給郭沫若的壽禮。葉挺與郭沫若結識很早,北伐時期,郭沫若任北伐軍政治部副主任、行營秘書長等職;葉挺則是一戰成名的“鐵軍”獨立團團長。戰爭的緊張和殘酷,使郭沫若與葉挺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
葉華明說,1941年的皖南事變後,父親被國民黨囚禁於上饒等地,後監禁在湖北恩施。父親被關押在重慶的渣滓洞時寫下了《囚歌》,並在郭沫若生日時當壽禮送給他。當時母親(李秀文)也到了重慶,通過周恩來找到國民黨高級將領陳誠,準許母親探監。母親在探望父親後,父親便把《囚歌》交給母親要她轉交給郭沫若。母親把《囚歌》秘密藏在衣服中帶出後,交給了郭沫若。葉華明的夫人稱,皖南事變後,被關押的葉挺寫《囚歌》送給郭沫若當壽禮,是要表達自己堅定的信念。

作者簡介

葉挺(1896~1946),原名為詢,字希夷,號西平,廣東惠陽縣客家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新四軍重要領導人之一,享譽世界的政治家、軍事家。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抗戰勝利後,獲救出獄後被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1988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
葉挺葉挺

相關事件

2018年5月8日,西安摩摩公司通過其自媒體賬號“暴走漫畫”,在“今日頭條”上發布了時長1分09秒的短視頻,該視頻的內容竟然將葉挺烈士《囚歌》中“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篡改為“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無痛人流!”。該視頻於2018年5月8日至2018年5月16日在網際網路平台上發布傳播後,多家新聞媒體對此予以轉載報導並批評,引起了公眾關注和網路熱議。
而後,葉挺烈士近親屬葉正光、葉大鷹、葉鐵軍、葉曉梅、葉小燕、葉文、葉敏起訴西安摩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名譽侵權。
2018年11月5日,西安摩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青年報06版發布道歉信,為“暴走漫畫”曾發布損害葉挺烈士名譽的相關視頻表示道歉。道歉信稱,西安摩摩公司於2018年5月8日在“今日頭條”上發布了時長1分09秒的短視頻,在視頻中篡改了《囚歌》的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