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教育

嚴寒教育,是日本人對幼兒進行的一種特殊耐寒訓練,中小學生冬天的校服依舊和夏天一樣,一律短褲短裙。雖然光著兩條小腿,但學生們仍然活躍在操場上,參加各種課間活動。從他們的臉上看,一點也不覺得冷。每逢一年中的第一場雪,父母都會帶著兒女到戶外洗冷水浴。當然,這與平日的洗浴不同,用冷水將身體淋濕就行了。這種嚴寒教育的由來,除了有歷史和傳統原因,家長也希望通過這種鍛鍊來提升小朋友們的身體素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嚴寒教育
  • 外文名:Cold Education
現象,原因,歷史因素,文化因素,民俗因素,意義,

現象

嚴寒教育冬季的日本,常常可以看到年輕媽媽在大雪紛飛的早晨,牽著年幼女兒等待去幼稚園的班車,母女兩人是清一色的露腿短裙;幼稚園中,男童女童們個個短褲短袖參加運動會,而觀眾席上的父母沒有絲毫擔憂之色;寒潮來襲時,小傢伙們依然是單衣單褲四處跑。其實,日本孩子們穿著單薄既不是因為島國的冬季很溫暖,也不是因為傻小子睡涼炕全靠火力旺。在日本,“耐寒”既是一項修行文化,又是一門成長教育,有著較深的傳統和歷史。
嚴寒教育嚴寒教育

原因

歷史因素

嚴寒教育長期以來,日本都非常重視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價值觀。雖然作為已開發國家,日本幾乎所有公共場所和設施在冬天都配備有空調、電爐等取暖工具,但日本仍然將兒童列為受寒教育的“強制”對象。
嚴寒教育嚴寒教育
日語有一句諺語:“兒童是風之子”。一是表明兒童是天生體格抗寒的個體,二也包含著人與自然應該渾然一體的意思。走出呵護有加的室內,感受自然的四季變化,特別是用身體體會特殊的寒冬,十分貼合日本自古以來的自然理念。

文化因素

“耐寒體驗”還是日本武士文化與木建文化精神的續存。日本曾擁有近700年的武士時代。武士道是日本特殊的歷史文化,其精神核心是重視衣著簡樸與生活苦素,追求以人的原始力量發展和鍛鍊自身。
此外,木造房屋作為日本代表性建築形式,在結構上亦無法完全拒嚴寒於門外,這也促使日本人更加適應寒冷,有些人甚至喜愛那種寒冷的感覺。日本兒童的嚴寒教育里,就能夠窺視到上述兩種傳統文化的影子。

民俗因素

日本還有以寒修行的民俗。其實,不僅是兒童,日本各地迄今都盛行著各種在寒冷中修養身心的做法,例如飛流急下的“瀑布浴”、大雪地帶東北地區的裸身雪浴等。成年男子們僅一條“遮羞布”在漫天大雪的世界裡吶喊前行,其中傳達的不僅是鍛鍊健壯體格的信號,更是淨化心靈、強化意志的精神。在這種傳統文化的包圍下,被視為民族未來的兒童,自然十分有必要接受這種教育。

意義

嚴寒教育日本的嚴寒教育包含歷史、文化和社會等諸多因素,但是對於兒童來說,促進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力的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奇葩”的鍛鍊方式,並非只是像一些愛美女性那樣“要風度不要溫度”,而是日本最大限度挖掘兒童身體和意志的潛力。從這方面說,耐寒教育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嚴寒教育嚴寒教育
中國有句俗話:“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和寒”,強調的是饑飽適度和加強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人是恆溫動物,體內有一套完善的體溫調節系統,當冷空氣進入呼吸道後,可刺激全身各系統作出相應的調節反應。但由於幼小兒童這種調節能力尚不成熟,因此比成人更易受涼生病。但這種調節能力不是靠家長里三層外三層地保暖禦寒,而是通過對寒冷環境的逐漸適應加以提高的。也就是說,要從根本上改變孩子孱弱的體質,不是將他與寒冷隔絕而是給他耐寒的鍛鍊。
任何年齡的健康個體都應當具有一定的對不良外部條件產生適應、抵抗,甚至將其戰勝的能力。缺少這種能力實際上就不能說是健康。對幼小兒童來說,也同樣如此。日本人很重視培養兒童這方面的能力,他們的舉措與效果受到全世界的矚目。如日本一些幼稚園,在5℃的氣溫中,讓孩子作熱身運動後脫掉衣服,用冷水擦身30秒,還要在水龍頭下,讓冷水淋身5-10秒。還有,即使在冬季,一些國小也規定了穿短褲、短裙的日子。這一天,哪怕氣溫再低,全校學生一律都要換上短褲、裙子。培養這種對不利環境的適應能力,從表面上看,它偏離了保健原則,似乎是對兒童的有意“摧殘”,但如果方法得當,它會像冬泳那樣,成為促進保健的極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