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倉墓

嚴倉墓

嚴倉獾子冢屬於大型楚墓。嚴倉古墓群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負責進行搶救性發掘。該墓群距楚都紀南城25公里,屬於以紀南城為中心的高等級墓群的組成部分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嚴倉墓
  • 地理位置: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後港鎮松林村
  • 發掘時間:2009年10月
  • 所在國:中國
概述,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墓主人身份,古墓曾被盜掘,

概述

嚴倉墓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後港鎮松林村,是南水北調引江濟漢工程文物保護中的重要發掘項目,屬於大型楚墓葬群。其中獾子冢是規模最大的一個墓葬。

墓葬形制

2009年10月開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過系統勘探,對嚴倉墓群中規模最大的獾子冢及附屬的車馬坑進行了科學發掘。獾子冢封土高約8米,底徑50到60米,其南部殘存長約41米,寬5到6米;墓口長34米,寬32米,墓口距槨蓋板深10.5米,東側墓道長約19米,從墓口至槨蓋板共有15級台階,槨蓋板長6.4米、寬5.5米,由15塊木板東西排列而成。

出土文物

楚國車馬坑首現指揮戰車。該墓車馬坑位於獾子冢西側,由南北並列的一號坑和二號坑組成。北側的一號坑部分已被現代取土破壞,殘長18.5米,寬4米,深1.4至1.9米。一號坑共清理出5車12匹馬,其中2號車有4匹馬。而二號坑長3.16米,寬2.75米,深0.8米,為1車2匹馬。戰車從前到後分為:衡(兩輛馬拉一輛車時,衡用來固定馬匹、保持平衡)、軛(套在馬脖子上的東西)、轅、車輪(每個車輪有32根車輻)、車廂,保存相當完好,戰車旁還有一根長5.6米的旗桿,被折斷後放在戰車的旁邊。
嚴倉墓
從保存的旗桿、銅戟、銅戈、銅鐃、輿外側“漆甲”及可能是權杖的髹紅漆木桿等分析,該車屬於典型的指揮戰車,這在楚國車馬坑中系首次發現,提供了研究楚國指揮戰車的具體實例。這也是目前發掘的最具有價值的文物。該車車輿內的一件十二字銘文銅戈證明其製造年代是魏惠王26年(公元前344年),為判斷獾子冢的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據,即獾子冢年代不早於344年,可能屬於戰國中期偏晚階段。
出土的戰車成色較舊,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經常使用的;根據古代墓葬慣例,單數為男性,雙數為女性。雖然出土的車輛為6輛,但按照車馬坑布局對稱式的原則,可以判斷車馬坑應該有7輛馬車,一號坑的一端應該有一輛馬車被毀壞了。一般車馬坑都是一個,很少出現分開埋葬的情況,而該墓為什麼車馬坑會出現兩個坑呢?車馬為何會分開埋葬呢?這或許是墓主人不夠級別享受埋葬7輛馬車的待遇,他是死後被追封或者超規格埋葬的,因而才會出現分開埋葬的情況。
還陸續出土了鐵器、木器、青銅器、珍貴竹簡以及殘存頭蓋骨。竹簡的數量和簡上文字內容尚不得而知。在槨室內發現了青銅兵器和少量楚國蟻鼻錢,在槨室西廂還清理出來一個保存較為完整的頭蓋骨。考古人員推斷,該頭蓋骨應是墓主的頭蓋骨。 此外,現場還發掘出部分木器,以及較珍貴的鐵器。從側室內清理出來的一個造型古樸的較大鐵器,形狀頗似鋤頭,柄為木質。據介紹,春秋時期,鐵器逐漸在農業和軍事等領域得到套用,戰國時期鐵器依然較為珍貴。
嚴倉墓

墓主人身份

從出土文物來判斷,墓主可能是武將大夫級別。古代天子所乘馬車僅為6匹馬,而該墓主人所乘馬車就有4匹,足見其身份之顯赫。從發掘完畢的車馬坑情況來看,墓主人應該是一名武將。楚國墓葬是台階越高就越能代表墓主人的身份,獾子冢從墓口至槨蓋板共有15級台階,墓主人應是相當於大夫的級別。
出土文物出土文物
在後期整理中,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教授李天虹等根據古墓中出土的殘缺竹簡這一線索,慢慢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謎,最終確定戰車主人為楚國大司馬悼滑。
另外,棺槨上的神秘紅色腳印,也為戰國楚墓中首次發現,專家推測為楚國喪葬習俗。楚人信巫,喪葬習俗中有逝者後人在棺槨上踩腳印表示對逝者的懷念。
在文獻裏,其名也有多種寫法,《戰國策·楚策四》作“悼滑”,《趙策三》作“淖滑”、《韓非子·內儲說下》作“邵滑”,《史記·秦本紀》作“昭滑”。《史記·甘茂傳》及賈誼《新書·過秦上》則作“召滑”,滑作涓,前人已說明:“皆一聲之轉”。
出土文物出土文物

古墓曾被盜掘

嚴倉古墓群主墓獾子冢發掘現場發現3處盜洞。 由於周邊地勢低平,嚴倉古墓群獨處高崗,成為令盜墓者垂涎欲滴的顯眼對象。獾子冢封土堆上先後發現3個盜洞,直徑分別為2.2米、1.8米和1.6米,其中最淺的盜洞深5米,最深的達19米。最深的盜洞出自2007年夏天的一次盜墓。警方很快破案,將犯罪分子緝拿歸案,文物部門也對盜洞進行了回填。因為及時報案以及較深的地下水,盜墓者應該還來不及盜掘。不過,即使近期沒有被盜,並不代表墓冢也安全躲過了古代盜墓分子的黑手。真相到底如何,還得等到發掘清理完畢後才有最後結論。
到目前為止,考古發掘工作還在繼續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