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代澤

嚴代澤是中國籍,漢族,性別男。

在建國前風雨入磐的年代,眾多的熱血青年,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前仆後繼,英勇鬥爭,有的還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嚴代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嚴代澤

嚴代澤
(圖)嚴代澤
嚴代澤嚴代澤
都江堰中學,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繼前人治學遺風,造就民族脊樑的理想學府。
在建國前風雨入磐的年代,眾多的熱血青年,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前仆後繼,英勇鬥爭,有的還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盛殿前,發出了反軍閥、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的鬥爭如火如荼,成都十二橋烈士陵園裡,掩埋著革命烈士的忠骨。 今天,當我們高唱“努力!努力,做一個二十世紀的青年”這首有七十餘年的校歌的時候,回眸世紀,重溫這段光榮的校史,必將堅定我們勤奮學習、報效中華的壯志。
1928年建校處年,正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時期。1930年春,擴充校舍,拆除校側“節孝祠”引起封建土紳和國家主義派以“不忠孝”為由的竭力反對。共產黨底下組織(以下簡稱地下黨)支持學生忠的地下共青團員鐘家麟(以後叛黨)組織學生抵制,籌建“學生髮狗大同盟”(指國家主義派),成立“學聯”,上街遊行,揭露封建勢力和國家主義派維護封建貞操制度,遭到地方軍政當局鎮壓,以“妨害社會次序罪”逮捕了鐘家麟等四人。地下黨一方面組織師生營救,另一方面支持鐘家麟等四人在獄中繼續鬥爭,迫使反動當局提前釋放。這場為擴校而開展的反封建貞操的鬥爭在當時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九一八”以後,日本強盜得寸進尺,踐踏了祖國的大片山河,中華民族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師生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男生部和女生部的學生首先走上街頭,向民眾講述日寇侵華罪行,高呼“還我河山”、“打到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
女學生曾曼華站在敞篷車上高唱《流亡三部曲》,男學生在街頭演話劇《流亡者》;男學生留利輝、周家雍組織《啟智話劇社》,在城隍廟等地演出《血淚碑》、《松花江上》等;師生還在暑假組織宣傳對到農村集鎮和崇慶縣等地作抗日宣傳。在校友、地下黨員張仁、樂安影響下,一些學生辦起了文藝刊物《校友同學會會刊》(從第六期起改名為《炮》,因縣黨部追查未出刊)。學生鄧其祥等在校外出版《文藝堡壘》,在校內辦《萌芽》,積極宣傳“團結、愛國、抗日”政策,對抗日救亡運動起到了推動作用。然而,國民黨反動政府對師生的這一愛國行動採取了一系列強制和鎮壓手段。
他們發布了《非常時期取締集會演說辦法》、《查禁師生不正行為》等禁令,還運用軍警對師生集會、演說、圖書、筆記、牆報和刊物進行檢查,對師生行動進行監視。學生入學交保證書,對所謂“思想無法感化”的學生密報教育廳轉送“青年勞動服務營”,施以特殊訓練,對師生的抗日熱情給予了極大的壓制。 八年抗戰勝利迎來了民族的曙光,人民民眾希望教育事業有所發展,但由於國民黨政府橫徵暴斂,民不聊生,教育事業發展又面臨更嚴重的災難。
1946年5月,四川省政府轉發《中等以上學校防止奸黨活動要點》,密令各校對師生言行嚴加注意,師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但學校師生不顧個人安危,積極奮起抵制。教員嚴代澤通過漫畫諷刺國民黨的假民主,教唱進步歌曲《黃河大合唱》、《古怪歌》、《朱大嫂送雞蛋》等,聯合師生演出話劇《寄生蟲》等,鼓勵學生起來向國民黨反動政府鬥爭,嚮往解放。
這一行動遭到灌縣特委會傳訊,1947年暑假,省教育廳以“嚴系共產黨分子”,似有“鼓動該縣搶米風潮嫌疑”罪名解聘。 隨著內戰頻繁,法幣貶值,物價飛漲,教員的生活日益極度窘迫。
男中和女中的教員並肩戰鬥,開展反飢餓爭溫飽鬥爭,醞釀罷教,兩校校長別迫聯名上報縣政府,請求“從速解決”。縣政府與參議會迫於形勢,同意增收學生尊師米六升作補貼,鬥爭才得以暫時緩和。但國民黨反動政府眼看解放戰爭迅猛發展的形勢,預感末日來臨,便更加瘋狂地鎮壓革命運動。地下黨員教員張大成、馬肅廷、馬鍚祿等抵制教材中地反共內容,對學生進行革命教育,辦《英語專刊》,痛罵國民黨黑暗專制,組織師生起來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
1949年9月,張大成遭逮捕,激起師生憤怒前往探監,要求釋放。張大成在獄中受盡酷刑,仍堅貞不屈,後被轉移成都,12月7日被國民黨反動派集體屠殺在成都通慧門外十二橋,年僅29歲,現位十二橋烈士之一。張大成的犧牲在校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為母校在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鬥爭中樹起了一面鮮艷的旗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