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水池(貴陽市地名)

噴水池(貴陽市地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貴陽市市中心的標誌性建築物,原名“銅像台”,解放後銅像拆除,修建噴水池,後來因交通需要拆除,在路口各修建一個小噴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噴水池
  • 地點:貴州省貴陽市
  • 俗稱:噴水池
  • 建成時間:1935年夏
  • 得名原因:周西成銅像
簡介,地下人行通道,歷史沿革,民間傳說,說法一,說法二,

簡介

貴陽市市中心原有一座建築物,當地人稱“噴水池”。“噴水池”原名“銅像台”,位於貴陽市北門橋畔約15米處,因鑄造有周西成一尊銅像而得名。約1933年開始籌建,歷時兩年半時間,於1935年夏建成。銅像台占地面積約15平方米,分內外兩層,外層略帶八角方形,全用白棉石細琢鏤花圍圈,高約1.2米,四方留有門道拾級而進。二層圍欄略低,平台用方正石板鋪墊,種有奇花異樹供遊人觀賞。
貴陽“銅像台”(噴水池)照貴陽“銅像台”(噴水池)照

地下人行通道

噴水池地下人行通道解決了在貴陽市噴水池繁華路段(中華路、延安路)人群過街與車輛通行相互干擾的問題。通道全長269.4 m,規模較大,投資5300萬元。該通道為第一次在貴州省內採用淺埋暗挖法施工工藝進行施工的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期間車輛正常行駛在通道頂的地面上,通道頂覆土厚僅 4~4.5 m。通道在平面上由4條通道組成一個四邊形地下結構,邊長分別為65.3m,68.9m,67.5m,67.7m,通道內淨寬5 m,淨高3.2 m。初期支護厚 30cm,二次襯砌厚45 cm。在四邊形的每個角設地下通道的進出口,每個通道進出口設兩座梯道,並在梯道旁分別設一上行有防水功能的自動扶梯。地下通道共設8座自動扶梯。通道內的頂部沿通道軸線設定導流式風機,以起到保持通道空氣清新的作用。地下通道內共設兩個管理房和兩個水泵房。通道內24 h有人值班巡視,並設監視系統進行管理,以確保地下通道的安全使用。目前該通道一天平均通過人群達10萬人次。

歷史沿革

很久很久,【故事的標準開始,宋朝以前。】這裡還是一片大森林,土地肥沃。苗族先民來到這裡,用汗水開墾出一塊塊的良田。由於此地有茂密的竹林,苗族同胞們就它這裡取名“黑羊菁(jing)”。
改革開放後的噴水池改革開放後的噴水池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貴陽建城,當時叫順元城。順元城北門就是黑羊菁,此時耕作在此地的苗族人民已遷移去了別處。城門外有一巨石凸露出地面1米有餘,周圍約4米多的巨石,通身黑中透亮,石上無附生物。雨天時石頭眨白,晴天時可照見人影。人們篤信“以石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的古訓,視黑石頭為吉祥之物,就將這裡取名叫黑石頭。以後還在西側修了一座土地廟,讓“土地菩薩”保護黑石頭和一方平安。明清時期集市就開始在這裡出現並逐漸繁華起來。當時有一幅楹聯道出了這裡的熱鬧景象:“笙歌十里市中市,冠蓋千家城外城。”
1927年周西成主黔後,拆除北門,將大南門至六廣門的馬路擴建連通,改稱中華路;又將東邊的三民路與西邊的城西路拉直,在那次擴建北門外馬路施工中,土地廟在拆除之列。1929年周西成戰死,為紀念他為貴州的貢獻(詳情可見林城攻略“一個在貴陽鬧市站立十七年的男人——周西城”)。貴州各界名流,如辛亥革命元老平剛、盧燾以及華之鴻、丁純武、馮介丞等四十餘人聯名向繼任貴州省主席的毛光翔申請,自願共同出資為周西成塑立銅像,以彰其政。
1935年夏銅像建成。黑石頭這一地名就讓名於銅像台了。這座建築獨特,設計考究,以石為砌,工藝精湛,迴廊石榭,具有石文化內涵、享譽築城的“銅像台”占地面積約15平方米,分內外兩層,外層略帶八角方形,全用白棉石細琢鏤花圍圈,高約1.2米,四方留有門道拾級而進。二層圍欄略低,平台用方正石板鋪墊,種有奇花異樹供遊人觀賞。內層仍設定石梯,細琢方石壘砌台座,下寬上窄略顯塔狀,高約2米,座中鑲嵌有方塊墨石,刻有周西成生平簡介,字跡用金粉抹填,閃閃發光。座頂為周西成站像,其容貌舉止是根據其人像片放大成模型鑄造而成,身高約1.7米,體型魁偉,西裝革履,敞襟透現出領帶,右手插入褲包作稍息姿態,雙目遠眺。據說全像共用去烏銅約4噸熔化鑄成,鎏金鍍面。由於時間關係,風雨侵蝕,銅像逐漸變黑,後來有人戲謔為“黑教頭” 當時的銅像台居於東連三民東路(即今延安東路),西接四傑花園,(即今延安中路)、北靠廣東街(即今中華北路)中心。後來逐漸建起了三四層的洋樓,銀行、金店、百貨、糧食、果脯、菸酒等商店也隨之建立,人煙也日漸稠密。
到了抗戰時期,由於人口逐年增多,人員成分複雜,形形色色的生活滲透,銅像台逐漸變成藏污納垢的集散地。白天各種零售攤點成行,黃包車遍地,巫婆神漢、占卦算命、迷信活動比比皆是,摸包扒竊,敲詐勒索令人生畏,甚至公然做起人販子生意來。夜晚,時明時暗的陰森恐怖的燈光下,抽賣大煙,賣淫嫖娼……五毒俱全。當時流傳著“好座銅像台,稀奇古怪事,到處都傳來”的順口溜,這就是舊社會貴陽銅像台真實形象寫照。
解放後,黨和政府為改善人民居住條件,重建城市環境面貌,營造良好文化氛圍,貴陽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於1952年9月6日,舉行擴大會議決議:修建噴水池,擴建延安路,將銅像台拆除。經過2年的建設,到1955年10月,延安路全線竣工,道路兩旁的房屋建築業陸續完工投入使用。主要有民族商店、延安飯店、百貨公司、貴州人民出版社、貴州日報社、省商業廳、林業廳、糧食廳、省婦聯等單位。延安路全線總長750米、路寬40多米,路中間還設定綠化分隔帶。這是貴陽市有史以來的第一條水泥混凝土新型城市幹道。自此,銅像台更名為噴水池,並作為新貴陽城的象徵。
噴水池環島花園經歷了幾次改造,但其噴泉一直還在。到了2000年,噴水池花園已經顯得老舊,且和周圍高大、現代的建築顯得格格不入。在廣泛徵求民意後,貴陽市委市政府對噴水池進行了改造,重建整個環島花園。並計畫在花園中央修建展現城市風貌的雕塑作品,在眾多設計方案中,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設計的《四方匯聚》得到了專家學者和市民的肯定,這件作品由4塊呈扇形的不鏽鋼構組成,主體構件上窄下寬;扇面上的38個凹槽由下至上逐漸向空中匯聚,象徵著各民族團結一致、合力建設,使貴陽升騰、崛起。為了保持噴水池的特點,不鏽鋼主體構件的頂端開有出水口,水幕將從呈拋物線的構件頂部潺潺流下,再輔以38組水柱,構成一幅壯觀的噴水景觀。
2001年國慶節,《四方匯聚》落成。(這個雕塑因外型酷似清潔工人掃大街用的竹掃把,被市民戲稱為“大掃把”。)
隨著城市的發展,貴陽市的機動車增加很快,城市交通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噴水池,早上7點半至晚上11點幾乎都是處在交通高峰期的狀態。這主要是噴水池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交通模式造成的。自從修建環島交通以來,隨著機動車保有量增加,出行車流不斷增大,噴水池環島經歷了自我運轉、紅綠燈控制和二次紅綠燈控制三個演變過程。噴水池交通僅僅靠二次紅綠燈控制已無法滿足當前的交通流量了。2010年,貴陽市城管局向媒體通報,為緩解噴水池節點交通壓力,貴陽正式啟動噴水池環島改造工程。該工程由市城管局負責組織實施,主要工程為:對綜合管線設施進行遷改,拆除周邊部分人行道並拓寬為右轉彎車行道,拆除噴水池環島,四周新建4個交通渠化島,島內設小型噴泉,同時對綠化及路面實施整體改造。這次改造兼顧城市景觀和“噴水池歷史文化”,改造後的噴水池將成為十字交叉口,增加車行道面積2000餘平方米,新建綠化近800平方米,所有右轉車輛通過專用右轉彎車道實現無信號燈通行。2010年2月18日凌晨,大年初五貴陽噴水池拆除工程正式開始動工。存在多年的噴水池環島花園退出歷史舞台。為了繼續保持市民心裡的“噴水池”,設計部門在十字路口的四個交叉點修建四個小型噴泉。
噴水池(貴陽市地名)

民間傳說

說法一

噴水池
1929年夏,軍閥混戰,周率部與滇軍唐繼堯部鏖戰於鎮寧黃果樹一帶,在戰亂中不幸被暗槍擊中死於雞公背(地名),時年37歲,家人為謹仰修此銅像以祀緬懷;一說地方士紳為銘記周任貴州省主席時治黔有方,尤其是對貴陽的建設和在宋馬刀(宋醒)的輔助下社會治安較為穩定有貢獻,為不沒功績,自發捐資修建以資紀念。銅像前有石欄維護,人們只得站在石欄外觀看。
當時的銅像台居於東連三民東路(即今延安東路),西接四傑花園,(即今延安中路)、北靠廣東街(即今中華北路)中心。後來逐漸建起了三四層的洋樓,銀行、金店、百貨、糧食、果脯、菸酒等商店也隨之建立,人煙也日漸稠密。
到了1943年以後,由於人口逐年增多,人員成分複雜,形形色色的生活滲透,銅像台的逐漸變成藏污納垢的集散地。白天各種零售攤點成行,黃包車遍地,巫婆神漢、占卦算命、迷信活動比比皆是,摸包扒竊,敲詐勒索令人生畏,甚至公然做起人販子生意來。夜晚,時明時暗的陰森恐怖的燈光下,抽賣大煙,賣淫嫖娼……五毒俱全。當時流傳著“好座銅像台,稀奇古怪事,到處都傳來”的順口溜,這就是舊社會貴陽銅像台真實形象寫照。
這座建築獨特,設計考究,以石為砌,工藝精湛,迴廊石榭,具有石文化內涵、享譽築城的“銅像台”,解放以後,黨和政府為改善人民居住條件,重建城市環境面貌,營造良好文化氛圍,於1952年修建噴水池,擴建延安路,將銅像台拆除。據說,推倒周西成銅像那天,陰雲籠罩,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這座佇立了17年的銅像台從此灰飛煙滅。

說法二

原來銅像台(今名噴水池)一帶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稱為“黑羊大箐”。一個名叫古魯悲贊的酋長於宋代時率苗族先民到此開墾,死後葬之於此。古魯悲贊的繼承者為賽陸玉玖酋長,他繼續統治附近各部落,功勞頗大,死後又葬於此。苗族後人為紀念前人,於每年四月初八前來銅像台一帶祭奠。每當此日,貴陽的苗族同胞不管男女老幼,不論遠近,不顧風雨,都要帶著糯米飯來銅像台、廣東街(今中華北路一帶)一帶掃墓。後逐漸由一種紀念性的活動變為娛樂性活動。每年這一天,貴陽銅像台(噴水池)一帶人山人海,唱歌跳舞,歡樂異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