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啁

嘲啁

嘲啁,讀音為cháo zhāo,漢語詞語,意思是形容語聲細碎難辨。 戲謔,調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嘲啁
  • 外文名:cháo zhōuㄔㄠˊ ㄓㄡ
  • 出處:《三國志·蜀志·費禕傳》
  • 性質:戲謔,調笑。
解釋,出處,

解釋

戲謔,調笑。
形容語聲細碎難辨。

出處

三國志·蜀志·費禕傳》:“ 亮 ( 諸葛亮 )以初從南歸,以 禕 為昭信校尉使 吳 。 孫權 性既滑稽,嘲啁無方…… 禕 辭順義篤,據理以答,終不能屈。”
唐·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詩:“遠地觸途異,吏民似猿猴。生獰多忿很,辭舌紛嘲啁。”
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江城》:“女善怒,反眼若不相識;詞舌嘲啁,常聒於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