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嘛檔

嘛嘛檔

嘛嘛檔,又名瑪瑪檔(馬來語:Gerai Mamak),是指由馬來西亞的淡米爾裔穆斯林所經營的飲食檔;在馬來西亞,淡米爾裔回教徒被俗稱為“嘛嘛”,傳統的嘛嘛檔是在路旁擺攤經營,但較新生代則以轉為餐館或咖啡屋的方式經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嘛嘛檔
  • 馬來語:Gerai Mamak
  • 性質:淡米爾裔穆斯林所經營的飲食檔
  • 特點:價格實惠、全年無休
簡介,歷史,摩登嘛嘛檔,

簡介

嘛嘛檔或瑪瑪檔(馬來語:Gerai Mamak)是指由馬來西亞的淡米爾裔穆斯林所經營的飲食檔;在馬來西亞,淡米爾裔回教徒被俗稱為“嘛嘛”,傳統的嘛嘛檔是在路旁擺攤經營,但較新生代則以轉為餐館或咖啡屋的方式經營。其獨有的特點是價格實惠、全年無休、全天廿四小時營業。

歷史

嘛嘛(馬來語:Mamak)是對“馬來西亞淡米爾裔穆斯林”這個族群的俗稱,他們的祖先大多是在幾世紀前從印度南部遷移到馬來半島和東南亞各地,如今,他們被歸類為馬來西亞印裔社群的其中一支。印裔穆斯林相信,他們的祖先是在10世紀左右遷移到Samudera(現在的印尼亞齊),之後再移居到馬來半島的。在一開始時,“嘛嘛”這個詞的起源完全是良性的,可是它後來經常被用來作為馬來西亞印裔社群的一個貶義詞。
“嘛嘛”這個詞起源自淡米爾語的“叔叔”一詞,在新馬兩地的文化背景中,各族兒童習慣稱呼鄰居、店主或陌生的成年人為“叔叔”和“阿姨”,以作為一種形式上對長者的尊重,“嘛嘛檔”這個詞的由來可能是源自兒童以淡米爾語對淡米爾人經營的飲食檔的稱呼。
基於伊斯蘭教的教義和印裔社群的習俗,嘛嘛檔並不經營豬肉和牛肉相關的食物料理。

摩登嘛嘛檔

新生代的嘛嘛檔一改過去的路邊檔口經營方式,轉為餐館或咖啡屋的方式經營,有的甚至配備了大螢幕平板電視或投影機,讓顧客可以捕捉最新的生活資訊或足球賽事,部分的嘛嘛檔還提供免費的Wi-Fi服務。有趣的是,摩登的嘛嘛檔依然保留露天用餐的特色,刻意在走廊或街道上設制一個能夠露天用餐的場所。儘管如此和傳統嘛嘛檔有些差別,所有的嘛嘛檔依然提供一個休閒的氛圍和任何人都負擔得起的食物價格。
“風靡”全馬來西亞的 印度式小食檔!(印度口味的食物)
比較小型古老的就是擺路邊(路邊攤),
大型的(新潮流行,有冷氣)就叫嘛嘛店,
食物價廉物美!消費一般由 rm 1.00 開始(價錢無上限)
基本的食物包括了有:
印度麵包類:
roti canai 印度煎餅 (普通原味)
roti sadin 印度煎餅 (沙丁魚風味)
roti telur 印度煎餅 (雞蛋風味)
roti tisu 印度煎餅 (帶少許甜味,很薄很薄,三角形為主)
roti bawang 印度煎餅 (洋蔥口味)
roti tuna 印度煎餅 (tuna魚口味)
roti kaya 印度煎餅 (加耶口味)
roti boom 印度煎餅 (原味,要配搭烤肉一起吃的)
caparti 印度煎餅 (薄薄一片,像木材一樣硬的的原味煎餅)
mee goreng 印度炒麵
maggi goreng ;美奇炒麵
maggi mee ;美奇湯麵
guai tiao goreng 印度炒果條
mihoon goreng 印度炒米粉
飯類:
印度炒飯
kampung炒飯
雜菜,配飯
雞肉,配飯
魚肉,配飯
羊肉,配飯
海鮮(蝦,梳東)配飯
臭豆(petai)配飯
拉茶類,咖啡類:
tea c ;茶 c
tea ;奶茶
tea o ;茶 o
tea limau ;檸檬茶
tea tarik 拉茶
kopi o 咖啡
kopi 咖啡
kopi tarik 拉咖啡
汽水
大型的(新潮流行,有冷氣)的嘛嘛店,除了以上食物,
還有提供以下食物:
rojak (小食) - 羅也
ABC (冰點)
印度糕點
西餐類
烤羊肉,牛肉(印度風味)
沙冰類
雪泡類
沙爹類
奇特口味煎餅(海鮮口味,夏威夷口味,起司口味,水果口味,香腸煎餅,義大利口味 等等)
大部分嘛嘛檔是18 - 20小時營業的!
有一些甚至是一天營業24小時,全年無休!
~嘛嘛檔 只賣 halal食品(不賣豬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