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啦哈

嘎啦哈

嘎拉哈是一種流傳在中國東北的婦女和兒童的傳統遊戲,因使用“嘎啦哈”(豬、羊、狍子等動物後腿中間接大腿骨的那塊骨頭)作為道具而得名。這種遊戲在清軍入關時由滿洲人帶到北京地區,目前該遊戲仍在上述地區流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嘎拉哈
  • 屬性:遊戲
  • 地區:中國東北
  • 對象:婦女和兒童
遊戲介紹,名字的由來,遊戲的發展,遊戲方式,相關民俗,發展情況,

遊戲介紹

名字的由來

嘎拉哈是滿、錫伯、鄂溫克語音譯,蒙語稱沙嘎、達語稱薩克、鄂倫春語稱畢勞黑、赫哲語稱阿爾初闊其。滿文音譯是gachuha,在清代的正式漢文寫法是“背式骨”,原指獸類後腿膝蓋部位、腿骨和脛骨交接處的一塊獨立骨頭稱距骨,接近四方形,奇蹄和偶蹄動物都有。一頭牲畜有二塊距骨,每塊距骨的凸面朝前,內方;凹面朝後,外方。取羊的距骨與豬、牛、馬的距骨做了一下比較;羊的規整,豬的稍長,牛的粗糙,馬的長大。嘎啦哈有四個面,根據其形狀分別取名為“肚兒”、“坑兒”、“驢兒”和“砧兒”。嘎拉哈一般是長方體,兩個大面,兩個長條面,還有兩頭的面比較小,形狀不規則。一般遊戲時只玩四個比較大的面。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對各個面的叫法不同,有“珍/針/支”,“輪/背/拐”,“殼/坑”,“肚”。
圖解嘎拉哈圖解嘎拉哈

遊戲的發展

在古代,嘎拉哈成為鮮卑契丹女真蒙古軍事戰術上模擬演習的棋子。嘎拉哈大小不同、類別不同、顏色不同,以不同的種類代表不同軍事名類,通常是山、林、河、泡,排兵布陣,士兵頭領,包抄堵截,兵器隊別等用嘎拉哈來代表,成為戰局中沙盤的棋子。
至今在滿、蒙、達等民族中流傳“金兀朮與嘎拉哈”的故事。人們起初是把嘎拉哈當作財富的標誌、吉祥的象徵。後神化為“定福禍決嫌疑”的占卜工具,視“解者為凶,合者為吉”,“珍背為吉,驢坑為凶,珍包子為大吉”。有的民族祭祖時用6隻羊嘎拉哈,表示六畜興旺,用羊肚子上邊的一根皮筋連結4個羊蹄子等,求吉驅邪。滿族、錫伯族將嘎拉哈裝入“媽媽口袋”,平日放在祖宗匣內。滿族嬰兒搖車較為深大,達斡爾族搖車較為平淺,鄂溫克、鄂倫春、赫哲族搖車近似筐簍,但搖車兩側、底上部都系掛嘎拉哈。
嘎啦哈遊戲開始流行,是因為農村有講究是正月里姑娘不許動針線,而正月里的姑娘也不適合外面活動,因此姑娘們就時興起了這在屋裡炕上玩的嘎啦哈遊戲。
遊戲使用豬或者羊的膝蓋骨,有時也有狍子、牛或者貓的膝蓋骨,現時也有使用合成材料製作,把骨頭蒸煮刮淨之後,或者塗上顏色 (通常為大紅),或是保持原色。狍子骨的嘎拉哈比較小而方正,好看,四面也比較平整,所以是上等的嘎拉哈,但狍子的嘎拉哈比較少,所以與狍子骨相近的羊骨更加流行。相比起來,牛骨太大,很難能一手抓四個,而貓骨太小,很難控制特定的面,所以玩牛骨和貓骨的人很少。現代有用塑膠制,就不受這些限制了。傳說努爾哈赤小時候師傅曾給過他任務去取熊和鹿的嘎拉哈,人們因此讓孩子玩來鼓勵他們變得勇敢。

遊戲方式

彈嘎拉哈,也叫彈子兒或彈球兒。先將嘎拉哈(子兒)按人數均分,按規則以食指彈之。彈者將灑出(俗稱“潑”)選任意一子為“頭”,向另一面紋相同的子兒彈擊,命中即可贏和。不中(俗稱“溜”)或碰到其它子兒(俗稱“砸”)以及彈錯、揀錯,無對可彈時,則輪到下一人重新灑、彈,彈完最後一對者為勝。
抓嘎拉哈,也叫欻子兒,參加者多為少女少婦。有抓單、抓雙、單裹、雙裹、耗子喀房苞、羊羔拉把把、大姑娘摸嘴唇、小媳婦措花針等名目。抓嘎拉哈時,口念:“捂一花,亮一花,不夠十個給人家”,念一句接一次,動作要和拍節,錯者為負。
擲嘎拉哈,也叫擲子兒或擲骰子。嘎拉哈站立耳形叫珍兒或大鬼、站立平狀朝上叫驢兒或小鬼,凸狀朝上叫背兒、凹狀朝上叫坑兒或眼兒。擲骰子用3個嘎拉哈,擲出後3個都一樣,叫抱子;1個珍兒,2個背兒或2個驢兒或2個抗兒,叫6候;1個背兒,2個珍兒或2個驢兒或2個坑兒,叫5候,1個驢兒,2個珍兒或2個背兒或2個坑兒,叫4候;1個坑兒,兩個珍兒或2個背或或2個驢兒1個背兒1個珍兒叫四五六,叫通吃,莊家贏;莊家擲出眼候,叫包莊,莊家輸。如果莊家投出的子兒不是上述情況,下注者可攆莊,俗稱攆點兒。有的莊家或下注者在擲骰子時高喊:“包子、四五六”,以造人為的氣氛。
“歘嘎拉哈”一般有兩種玩法,一種是在大炕上,兩人三人四人都可以,玩者帶著自己的“嘎拉哈”口袋,分別坐在炕上,開始時,自己出自己的,出多少不讓別人知道,等各家都出了,查數,數多的為大家,先“出啊嘎拉哈”,剩下的按出的多少往下排,分別輪流“出啊嘎拉哈”,有時出多時達一百多個,二百來個,鋪一大炕,很具規模,很有吸引力。“出啊嘎拉哈”的規定是兩個一樣的或三個四個一樣的(同樣是“背”“坑”“驢”或“只”)都可以出啊;還可以兩個兩個一樣的(兩個“背”和兩個“坑”)一塊出啊;出“只”時可以“只”拐,就是出一個“只”可以允許拐另外任何一個“嘎拉哈”,玩時把口袋仍在空中,手抓住你選定要出啊的兩個或三個“嘎拉哈”再接住口袋,出啊兩個時自己留一個另一個砸在沒出啊的大堆里,出啊三個四個都拿出一個往大堆里砸,砸時主要是把大堆的“嘎拉哈砸開成對,給下把出啊時做準備,出啊時不能碰別的“嘎拉哈”,碰別的了就算壞了,輪給下一個人出啊,就這樣一直往下輪,直到出啊完為止,繼續玩時,再重出玩下把。
另一種玩法是,兩人或三人。在炕上或在桌子上,共同出啊四個“嘎拉哈”,一般都是小“嘎拉哈”,也就是羊“嘎啦哈”或狍子“嘎啦哈”,勝負主要是以積累的數字多少而定,規定:兩個一樣的為一分,三個一樣的為十分,要是出四個一樣的為二十分,就這樣累計相加,最後誰的分多誰勝。
此外,還有捉嘎拉哈、猜嘎拉哈,奪嘎拉哈,往往參加的人數最多,是將百八十個子兒,將“老母”往上拋,高低不限,同時由子兒堆里迅速撓出數個或十幾個,接住將要落地的“老母”擲向空中,同時抓撓出的全部嘎拉哈,一堆嘎拉哈被奪盡,多者為勝。

相關民俗

東北的農村有著一些流傳下來的習慣,人們給歸納成了“十大怪”:窗戶紙糊在窗外、大姑娘叨菸袋,大缸小缸醃酸菜、包豆包講鬼怪、養活孩子吊起來、草坯房子籬笆寨、反穿皮襖毛朝外、狗皮帽子頭上戴、嘎啦哈姑娘愛、火盆火炕烤爺太。
民俗畫——嘎拉哈民俗畫——嘎拉哈

發展情況

以前的生活太窘迫,逢年能殺得起豬的人家也很少,所以哪家擁有嘎啦哈的多少也能折射出這家的經濟生活。孩子們之間,常常送給對方幾個嘎啦哈以表示友好。兒時如果有親友送來一組嘎啦哈,姐妹們都高興得如過年一樣。
隨著時代的變遷,滋養了多少朝代的玩具,現在也鮮為人知了。
嘎啦哈正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