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積中學紅樓

嘉積中學紅樓

紅樓名字的來歷,紅樓的歷史,紅樓的意義,

紅樓名字的來歷

紅樓”名字的得來據說1982年11月1日由王弗周校長主編的《嘉中65周年校慶紀念冊》刊登了大樓照片,文字說明為“紅樓”據此紅樓的名稱是在1982年11月1日得到校長王弗周校長認可的。

紅樓的歷史

始建於1939年末的紅樓原為土木結構,系日本人侵瓊時在嘉積鎮北門興建的幾幢營房中的主建築物,是侵瓊日軍佐世保鎮守府第八特別陸戰隊司令部所在地。抗戰勝利後,這裡又被國民黨政府接收為部隊營房。
紅樓所在地之所以能成為今天嘉中的校址,與民國時期嘉中的一位校長鄭蘭生有著莫大的關係。抗戰勝利後,為了躲避戰禍而被迫遷出島外的嘉中亦奉命復員,遷回舊址。但昔日的校舍已經荒廢,因此,按照當時國民黨政府的要求,嘉中接收了鎮北郊大春坡日軍建築的國小校舍為國中部,鎮南門嘉中初創立時的校舍為高中部。但一校分為兩地上課,管理和教學都很不方便,更談不上謀求發展了。
為了給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尋找空間,校長鄭蘭生絞盡了腦汁。經過一番計量後,鄭蘭生看中了嘉中現今的校址,但此時國民黨陸軍188師還駐紮在這裡。為了將這塊地方爭取到手做為新校址,鄭蘭生頗費了一番功夫。
陳錦愛說,據老校友回憶和有關資料考證,為了拿到這塊地,鄭蘭生曾多次專程到廣州活動,向當時在國民黨軍界中的幾位海南同鄉求助,特別是通過官居高位的一位鄭姓同族老鄉的關係,與省政府和教育廳的官員們進行了數次斡旋,終於將省政府的批文拿到手。1946年冬,師生們全部遷入了新址,亦就是現今嘉中的所在地,開始了它長遠的發展。
解放後,嘉中老校舍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曾經幾經整修,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的師生將這幢樓的外牆、柱子、廊拱漆成了紅色,故稱“紅樓”。幾十年來,紅樓櫛風沐雨,承載著嘉中八十九載的歷史和輝煌

紅樓的意義

“紅樓”是嘉中的標誌。因為在1982年確定的嘉中校徽、校旗上都有紅樓的圖案,同時校歌中有“巍巍紅樓,充滿陽光.......”的歌詞。嘉中“紅樓”是光榮傳統的標誌,更是巍巍學府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