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石經

嘉祐石經

始刊於北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年),畢工於嘉祐元年(1061年),故稱“嘉祐石經”或“北宋石經”。經文用篆、真二體書寫,故又稱“二體石經”。經成置開封太學,故又稱“開封府石經”、“國子監石經”、“汴學石經”。

書經人為楊南仲、謝飶、張次立、趙克繼、章友直、胡恢等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祐石經
  • 始刊於:北宋仁宗慶曆元年
  • 畢工於:嘉祐元年
  • 別稱:“嘉祐石經”或“北宋石經”
石經簡介,石經內容,

石經簡介

始刊於北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年),畢工於嘉祐元年(1061年),故稱“嘉祐石經”或“北宋石經”。經文用篆、真二體書寫,故又稱“二體石經”。經成置開封太學,故又稱“開封府石經”、“國子監石經”、“汴學石經”。
書經人為楊南仲、謝飶、張次立、趙克繼、章友直、胡恢等人。
所刻經數,各說不一,王應麟《玉海》引了七經之目,周密《癸辛雜談》記了九經之數,元李師聖《修復汴學石經記》又載為六經,並加《論語》、《孝經》等為八經。馬衡在《中國金石學概要下》說:“綜合諸說觀之,北宋石經實為九經。其目則為《易》、《書》、《詩》、《周禮》、《禮記》、《春秋》、《論語》、《孝經》、《孟子》。”清葉名禮《北宋汴學二體石經跋》亦以九經說為是。所以“嘉柘石經”為九經之數較為可信。
經刻畢,置汴京太學,後經亡佚,現僅存殘石而已。

石經內容

該經宋時已有拓本,經名家輾轉收藏,損失大半。北京圖書館現藏有多種嘉祐石經拓本均較珍貴。主要者為:①1965年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從香港購回的墨拓本《嘉祐石經》,共4大冊。內容為《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周禮》、《孟子》等7種經。數量達379開,758頁,每頁8行,每行10字,共為30324字。此本即山陽丁晏於鹹豐七年(1857年)五月在淮安書肆發現,買回重裝,後歸建德劉世珩、合肥李經邁等又流往香港的。丁晏收裝時.還另裝有名人題記一冊,未和4大冊一併流徙,經輾轉現在存於上海圖書館。這部北宋石經均宋元拓,大幅經折、剜裱,極為壯觀。②嘉事占石經《毛詩》殘石,裱本二冊。存衛風、王風、鄭風、小雅甫田、大雅盪、周頌清廟、臣工等篇,明前期拓本。③嘉祐占石經《尚書》殘石,裱本2冊,存泰誓、牧誓、武成、洪範金滕等篇。明前期拓本。④嘉祐石經《周禮》殘石,裱本2冊,經折、剜裱、墨鑲邊,29開半,59頁,每頁6行,一行篆,一行楷,每行10字,首尾扉頁均有陳運彰題跋和鈐印,墨本中還有陳的批註。⑤嘉祐石經《毛詩》、《尚書》殘石,裱本4冊,計墨本97開,194頁,題跋2開4頁,每頁5行,每行最多10字。尾有題跋二則,鈐有“裕如重裝印記”、“高陽崔氏金石書畫章”等印章。⑥嘉祐石經《周禮》、《禮記》殘石,拓片3張。為顧千里和“鐵琴銅劍樓”舊藏,並附有陳宗彝給顧千里的未曾發表過的親筆信一件。嘉慶、道光拓本,十分珍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