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來食

嗟來食

嗟來食典出《禮記》,即“喂,來吃吧”,引申別人施捨食物時帶有傲慢、瞧不起人的一種給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嗟來食
  • 出處:《禮記》
  • 詞義:喂,來吃吧
  • 別名:嗟來之食
詞義,原文,注釋,翻譯,

詞義

嗟來食(1)
別人施捨的食物,引伸為帶有傲慢、瞧不起人的一種施捨。帶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
古語:渴不飲盜泉水,飢不吃嗟來食也!渴了不喝偷盜而來的水,餓了不吃別人施捨的食物。形容一個人很有骨氣。

原文

齊大飢(2),黔敖(3)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4)之。有餓者蒙袂(5)輯屨(6),貿貿然(7)來。黔敖左奉(8)食,右執(9)飲,曰:“嗟(10),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11)唯(12)不食嗟來之食(13),以至於斯(14)也。”從而(15)謝(16)焉。終(17)不食而死。 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注釋

⑴本節選自《禮記》下。
(2)大飢:嚴重的饑荒
(3)黔敖:春秋時期的貴族。
(4)食(sì):同“飼”,把食物給人吃。
(5)蒙袂(mèi):用衣袖遮著臉。袂,衣袖。
(6)輯屨(jù):拖著鞋子。屨,古代用麻、葛等製成的鞋。
(7)貿貿然:昏昏沉沉的樣子。
(8)奉:給予,送。這裡是“遞給”的意思
(9)執: 端
(10)嗟:打招呼的的聲音,相當於“餵”,含有輕蔑侮辱的意思。
(11)予:代詞,
(12)唯:在句中起連線作用,“因為”
(13)嗟來之食:帶有不敬意味的施捨。
(14)斯:此。這種地步。
(15)從而:於是。
(16)謝:辭謝。
(17)終:最終。

翻譯

齊國發生了嚴重的災荒。富人黔敖熬了粥擺在大路邊,用來給路過飢餓的人吃。有個飢餓的人用袖子蒙著臉,拖著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來。黔敖左手給他食物,右手端著湯,說 道:“喂!來吃吧!”(饑民)抬起頭瞪大他的眼睛看著他,說:“我就是因為不願吃帶有侮辱性的施捨,才落得這個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終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後說:“何必這樣呢!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則可以去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