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人按蚊

嗜人按蚊

嗜人按蚊(Anopheles lesteri anthropophagus)是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雙翅目長角亞目蚊科、按蚊亞科、按蚊屬的一種。

嗜人按蚊是我國獨有的傳瘧媒介,主要分布於北緯22°~33°廣大低山、丘陵崗地和淺丘平畈區.該蚊喜吸人血,傳瘧效能高,以嗜人按蚊為主要媒介的地區,瘧疾流行嚴重.近年證實在北緯42.5°的遼寧省法庫縣有嗜人按蚊,但其生態習性明顯別於33°以南地區,已引起廣泛的關注.綜合套用形態學、遺傳雜交和分子生物學技術對各地的嗜人按蚊作更深入的研究,對我國的媒介防制和瘧痰防治具有深遠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嗜人按蚊
  • 拉丁學名:Anopheles lesteri anthropophagus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雙翅目
  • 亞目:長角亞目
  • :蚊科
  • 亞科:按蚊亞科
  • :按蚊屬
  • :嗜人按蚊
簡介,形態特徵,種屬分布,生活習性,分布規律與環境特徵,危害,防治,

簡介

近年來,我國對嗜人按蚊的地理分布、分布規律與特徵、生態習性以及分子分類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首先,嗜人按蚊的分布範圍由北緯33。北移到北緯42.5°。其次,遼寧省法庫嗜人按蚊主棲牛房,偏吸牛血,廣東橫琴島的嗜人按蚊主要孽生於香蕉林儲水溝,生態習性明顯別於其他地區。第蘭,在對各地嗜人按蚊進行分子分類鑑別時,已發現嗜人按蚊基因存在明顯差異,遼寧省嗜人按蚊群體與四川、河南、江蘇嗜人按蚊群體己出現分化現象。但遺傳雜交試驗結果顯示我國各地嗜人按蚊不存在生殖隔離,認為是不同地域分布的同一蚊種。對於北緯42.5°。嗜人按蚊的分布範圍、生態習性、傳瘧作用我們還缺乏足夠的了解,有必要作進一步調查研究。對嗜人按蚊分布特點、與土壤的關係,遷飛可能性,分子分類方法和細胞遺傳學方法在該蚊種內的鑑定上哪個價值更大等問題,相信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技工作者的深入研究,這些問題將很快得到解決。

形態特徵

該種與中華按蚊非常近似,它與中華按蚊的主要區別在於翅前緣脈基部份通常一致黑色,膊橫脈無鱗;腹部側膜無T形暗斑。雄蚊抱肢基節背面無淡色鱗。兩者的幼蟲無明顯區分。卵兩端較尖,甲板很窄,約占卵寬的1/10,這是與中華按蚊的明顯區別。

種屬分布

嗜人按蚊僅發現於中國,主要分布於北緯34°以南地區,迄今為止嗜人按蚊存在的區域記載的有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
嗜人按蚊

生活習性

雌蚊偏好人血,吸血後多數留棲室內 ,並且多數見於住屋。幼蟲孳生於稻田,但更趨向緩流、滲出水、灌溉溝渠等水質比較清涼的水體。在長江中、下游以卵越冬。
在滲出水、畜跡水體和廢棄養殖池中捕獲嗜人按蚊幼蟲.南北溝地區嗜人按蚊吸人牛血比例分別為5.66%和94.34%;嗜人按蚊全年均有活動,主要集中在3~8月份,11月有個小峰,夜間活動高峰在19:00~20:00.嗜人按蚊主要孳生在水質較清有植物的滲出水、畜跡水體中.其偏吸牛血;無明顯的季節高峰,吸血活動主要在傍晚.

分布規律與環境特徵

綜合1984年以來全國的調查結果,嗜人按蚊主要分布於海拔1 000m以下的廣大低山丘陵崗地和淺丘平畈區。分布區植被以樹林、竹林、灌木和農作物為主,覆蓋良好。土壤類型有紅土、黃土、黃棕壤土、灰泥土、黃底泥土、灰黃泥土、青底黃泥土等,土質偏酸性。調查資料同時表明,嗜人按蚊常里點狀、片狀和帶狀分布,即使相鄰不遠的兩個村莊,其種群數量卻相差懸殊。對於這種差異的原因,尤顯策等認為與土壤類型有關,嗜人按蚊屬於黃土區蚊種,主要孳生在黃棕壤潛育型水稻區和側滲型水稻區,而黃棕壤分布的特殊性,決定了嗜人按蚊呈點狀、片狀分布的特徵。但雷心田認為土壤類型與該蚊的分布雖有一定關係,但非決定性條件。海拔高度(1 000m以下)、冬水田的有無和氣象因素等,也是決定嗜人按蚊地理分布非常重要的因素。

危害

它是北緯34°以南低山丘陵地區瘧疾馬來絲蟲病的主要媒介。

防治

根據嗜人按蚊喜吸人血、家棲的特點,使用殺蟲劑室內噴灑防制嗜人按蚊收到良好效果。浙江、上海、江西和湖南經多年使用DDT室內噴灑控制,瘧疾發病率已降到很低水平,大部份地區已達到基本消滅瘧疾標準¨引。安徽舒城是嗜人按蚊為主要媒介的瘧疾高發區,吳振友等(1983)使用DDT室內噴灑後,蚊帳內嗜人按蚊組成由53.6%降為0.8%,叮人率由噴灑前的0.5950降至0.0024,經連續2年噴灑後,1985年調查未再發現嗜人按蚊。許龍善等在福建省南平、三明兩地區14個縣採用DDT噴灑或溴氰菊酯浸泡蚊帳,有效地控制了嗜人按蚊。經多次複查,95.34%的點未再發現嗜人按蚊,1996年以來未再出現當地瘧疾病例。廣西環江、羅城(1984~1985)使用DDT室內噴灑防制嗜人按蚊也收效顯著,嗜人按蚊密度從噴前lo.61隻降為0.86隻,第2年的0.152隻;叮人率由0.2702降為0.0181,種群密度和叮人率分別下降了91.89%和93.3%。接種率和媒介能量也從噴灑前的0.0856和0.2595降為0.00003和0.0018,媒介能量下降了22倍,接種率接近於零。廣東深圳使用溴氰菊酯連續兩年浸泡蚊帳後,嗜人按蚊密度、瘧疾發病率分別下降了90%和96.73%,四川I陳懷錄等(1987.1989)在43個縣385萬人口地區使用溴氰菊酯噴灑蚊帳509.3萬頂,嗜人按蚊密度由噴帳前的0.83隻/床(1987)、46.86隻/床(1988)降為噴帳後的0.08隻和1.16隻,瘧疾發病率每年下降37.56%。袁方玉等1990—1993年在湖北省嗜人按蚊分布地區13個縣1 600村共浸泡蚊帳1 079 891頂,嗜人按蚊密度下降了95.63%,瘧疾平均發病率、發熱病人血片陽性率從浸帳前的0.38%、2.78%降到浸帳後的0.1%和0.78%,分別下降了73.68%和72.66%,有效地控制了瘧疾流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