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佛教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簡介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嗔
  • 釋義: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
  • 性質三毒之一
  • 嗔怒: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
簡介,引證解釋,

簡介

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嗔的產生與作用與貪正好相反。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卻是由對眾生或事物的厭惡而產生憤恨、惱怒的心理和情緒。佛教認為對違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會使眾生身心產生熱惱、不安等精神作用,對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敵。對佛教修行所言是這樣,如果是對他人或社會而言,則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會發生爭鬥,或導致互相殘殺,輕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則使整個社會,乃致使整個國家陷入災難,因而《大智度論》卷十四中說,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種心病中最難治的。

引證解釋

據《大智度論》卷三十一載,有利益我者生貪慾,違逆我者生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稱為痴。此三者為一切煩惱之根本,荼毒眾生身心甚劇,能壞出世之善心,故稱為三毒。三毒有正、邪之分,如諸佛淨土僅有正三毒,無邪三毒。又大藏法數卷十五區分二乘及菩薩各有三毒,二乘者欣求涅槃為貪慾,厭離生死為恚,迷於中道為愚痴;菩薩廣求佛法為貪慾,呵惡二乘為恚,未了佛性為愚痴。
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
成唯識論》中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