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皓

喻皓

喻皓(生卒年不詳),浙東人,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建築工匠,生活的年代正是五代末、北宋初。生卒年代因記載缺乏,只知道他在北宋初年當過都料匠(掌管設計、施工的木工),長期從事建築實踐。在這長期的實踐中,他勤于思索、並善於向別人學習,因而在木結構建造技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建築多層的寶塔和樓閣。宋歐陽修《歸田錄》曾稱讚他為“國朝以來木工一人而已”。

基本介紹

  • 本名:喻皓
  • 所處時代:五代末、北宋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浙東一帶
  • 主要作品:《木經
  • 主要成就:擅長營造木塔及多層樓房;主持建造汴京開寶寺塔
  • 典故喻皓造塔
人物簡介,人物評價,喻皓小傳,寶塔,木結構建築,喻皓的決心,喻皓的造詣,人物軼事,喻皓定塔,喻皓造塔,主要著作,史籍記載,

人物簡介

在過去的幾千年來,中國古人建造了許多氣勢磅礴、莊嚴宏偉、規劃嚴謹、設計精巧的宮殿、亭台樓閣、寺廟、寶塔和橋樑等建築,其中的一些建築雖然經歷了成百上千年的漫長歲月,卻仍屹立巍然,完好無損,成為我們民族古代科學文化偉大成就的象徵。在那些為發展我國古代建築技術而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名師巧匠中,北宋初年的木結構專家喻皓就是一位突出代表。
喻皓像喻皓像

人物評價

歐陽修:其用心之精益如此,國朝以來木工一人而已。

喻皓小傳

寶塔

寶塔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進入中國的,是一種宗教象徵的高層建築。我國悠久的建塔歷史是從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才開始的。古代勞動人民和匠師,無論是在材料的選用,還是在設計的選取中,都創造性地建造了多種形式的高塔。在用材上,有等不同結構;在設計上,有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等各種形式,玲瓏剔透,精巧美觀,顯示出科學和藝術的精美結合。喻皓繼承並發揚了前人的建塔技術,尤其是建造木結構高塔方面更有創造性的發展。

木結構建築

木結構建築是我國古代的代表性建築。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到了宋朝,木結構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並且形成了我國獨特的建築風格和完整的體系。但是當時這種技術主要靠師徒傳授的辦法來傳播,還沒有一部專書來記述和總結這些經驗,以致許多技術得不到交流和推廣,甚至失傳。

喻皓的決心

為此,喻皓決心把歷代工匠和本人的經驗編著成書。據說他每天深夜睡到床上,還把手交叉地放在胸口,搭成木結構的形狀,考慮怎樣進行總結。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在晚年寫成了《木經》三卷。《木經》的問世不僅促進了當時建築技術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對後來建築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喻皓的造詣

喻皓能取得這樣高的造詣是與他刻苦鑽研、謙虛學習的精神所分不開的。當時京城裡有一座相國寺,是唐朝人建造的,它的門樓的卷檐造得非常巧妙。喻皓每次經過門樓,都要仰起頭,仔細觀察,研究它的造法。為了弄清卷檐的奧秘,喻皓有時坐下來,甚至躺在地下進行觀察和研究。
儘管喻皓在木建築的設計和製造技術上成就卓越。但在封建社會裡,喻皓只是一個出身卑微的建築工匠,他的成就和著作同其他勞動人民的創造發明一樣,根本得不到統治者重視。後來《木經》失傳了,喻皓的事跡也沒有被準確的記載如史書中。喻皓辛勞一生為我國木製建築所做的卓越的貢獻為他自己建立了高大的豐碑。

人物軼事

喻皓定塔

北宋初年,中國還沒有完全統一。當時占據杭州一帶的吳越國王派人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了一座方形的木塔。當這座塔才建好兩三層的時候,吳越王登上去,感到塔身有些搖晃,便問是什麼原因。主持施工的工匠自信的回答說:“因為塔上還沒有鋪瓦,上面太輕,所以有些搖晃。”可是等塔建成鋪上瓦以後,人們登上去,塔身還是搖搖晃晃。這個工匠一時沒有辦法,生怕被那位吳越國王責備,後來聽說喻皓對建造木塔很有研究,便讓妻子前去請教喻皓。喻皓笑著說:“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只要每層都鋪上木板,用釘子釘緊就行了。”那個工匠照這辦法去做,果然塔身穩定,人走上去不再搖晃了。
喻皓塑像喻皓塑像
從現在看,喻皓提出的辦法非常符合科學道理。當各層都釘好木板以後,整個木塔就連線成一個緊密的整體。人走在木板上,壓力分散,並且各面同時受力,互相支持,塔身自然就穩定了,這是整體箱形結構的概念。從這個小例子可以看出,喻皓對於木結構的特點和受力情況有比較深刻的認識。雖然他沒有親臨現場,但依然能準確地指明問題的關鍵,說明他的實踐經驗是很豐富的。

喻皓造塔

主詞條:開寶寺塔
宋太平興國(976~948年)中,宋太宗想在京城汴梁建造開寶寺11級木塔,從全國各地抽調了一批名工巧匠和擅長建築藝術的畫家到汴梁進行設計和施工。喻皓也在其中,並且受命主持這項工程。
為了建好寶塔,他事先造了個寶塔模型。塔身是八角十三層,各層截面積由下到上逐漸縮小。當時有一位名叫郭忠恕的畫家提出這個模型逐層收縮的比率不大妥當。喻皓很重視郭忠恕的意見,對模型的尺寸進行了認真研究和修改,才破土動工。
在廣大勞動工匠的辛勤努力下,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建成了雄偉壯麗的八角十三層琉璃寶塔,這就是有名的開寶寺木塔。塔高三百六十尺(宋朝一尺大約合30.72厘米),是當地幾座塔中最高的一座,也是當時最精巧的一座建築物。可是塔建成以後,人們發現塔身微微向西北方向傾斜,感到奇怪,便去詢問喻皓是怎么回事。喻皓向大家解釋說:“京師地平無山,又多刮西北風,使塔身稍向西北傾斜,為的是抵抗風力,估計不到一百年就能被風吹正。”原來這是喻皓特意這樣做的。可見喻皓在搞設計的時候,不僅考慮到了工程本身的技術問題,而且還注意到周圍環境以及氣候對建築物的影響。
對於高層木結構的設計來說,風力是一項不可忽視的荷載因素。在當時條件下,喻皓能夠做出這樣細緻周密的設計,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創造。據說開寶寺塔建成後,喻皓曾求度為僧,數月後卒。可惜的是,這樣一座建築藝術的精品,在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年)的一次火災中被燒毀,沒有能夠保存下來。

主要著作

關於屋舍的營造技術,有一部專門討論的書籍叫做《木經》,有說為喻皓所撰。此書將屋舍建築概括為“三分”:自梁以上為“上分”,梁以下、地面以上為“中分”,台階為“下分”。凡是梁長多少,則梁到屋頂的垂直高度就相應地配多少,以此定出比例。如梁長八尺,梁到屋頂的高度就配三尺五寸,這是廳堂的規格。這叫做“上分”。柱子高若干尺,則堂基就相應地配若干尺,也以此定出比例。如柱子高一丈一尺,則堂前大門台階的寬度就配四尺五寸之類,以至於斗拱、椽子等都有固定的尺寸,這叫做“中分”。台階則有“峻”、“平”、“慢”三種;皇宮內是以御輦的出入為標準的:凡是抬御輦自下而上登台階,前竿下垂盡手臂之長,後竿上舉也盡手臂之長,這樣才能保持平衡的台階叫做“峻道”;(抬輦的共有十二人:前二人稱前竿,其次二人稱前絛;又其次二人稱前脅,其後二人稱後脅;再後二人稱後絛,最後二人稱後竿。御輦的前面有隊長一人稱傳唱,御輦的後面有一人稱報賽。)前竿與肘部相平,後竿與肩部相平,這樣才能保持平衡的台階叫做“慢道”;前竿下垂盡手臂之長,後竿與肩部相平,這樣就能保持平衡的台階叫做“平道”。這些叫做“下分”。其書共有三卷。近年土木建築的技術更為嚴謹完善了,已多不用舊時的《木經》,然而還沒有人重新編寫一部這樣的書,這也應該是優秀的木工信得留意的一項業內之事。
“凡自下而登”四句:抬御輦升階,當抬輦者都在台階上時,最前面的二人(前竿)手臂自然下垂到手能握竿的最低度(“垂盡臂”),最後面的二人(後竿)則手臂上舉到手能握竿的最高度(“展盡臂”),以此保持前後的平衡。這樣的台階比較陡,所以叫做“峻道”。下述“慢道”、“平道”,坡度依次降低,文意參此。

史籍記載

《夢溪筆談·技藝》
《歸田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