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范尼·夏帕雷利

喬范尼·夏帕雷利

喬范尼·夏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是一名義大利天文學家及科學史家。他曾於都靈大學和柏林天文台就讀,並在布雷拉的天文台工作了超過4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范尼·夏帕雷利
  • 外文名:Giovanni Schiaparelli
  • 國籍:義大利
  • 職業:天文學家及科學史家
個人簡介,火星地圖繪製,

個人簡介

他最初是在都靈大學學習水利工程和公共建築,然後才在柏林和普爾科沃天文台學習天文。喬范尼·夏帕雷利一生中有四十年都工作在米蘭的Brera天文台,其中的38年都擔任主管。雖然它主要觀測的項目是雙星,但是他最為人所知的還是對太陽系天體的觀測。他對彗星作了從觀測到理論的廣泛研究,並任定從彗尾的形狀來看,它必定受到了來自太陽的某種推力。喬范尼·夏帕雷利觀測到了金星和水星都在做緩慢的自轉,雖然他錯誤地認為,這兩顆行星在做同步自轉。他把周期性流星雨的來源解釋為周期性彗星在回歸時散落的碎片,並且在英仙座流星雨上得到了證明。
他在火星七次沖日期間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觀測,並且命名了火星上面的“海洋”和“大陸”。對火星上“河道”(Canali)的觀測被誤認為“運河”(Canals),結果卻刺激了美國的Lowell建立了Arizona天文台並藉此尋找火星生命。
他還對其他的行星做過詳細的觀測。除此之外,他還精通古代和現代語言以及宗教,在他從天文台退休後,他一直研究古代天文學史。

火星地圖繪製

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提供的火星地圖 火星的火紅色,自古就吸引著人們,而希臘更是稱之為戰神。此時人們觀測火星就和其他天體般,大部分是為了占星,而為了科學目的主要在十七世紀之後,如克卜勒探索行星運動定律時就是依據了第谷積累的大量而精密的火星運行的觀測資料。
望遠鏡發明後,人們對火星可以進行更進一步的觀測。第一個使用望遠鏡觀測星空的伽利略所見的火星只是一個橘紅小點,然而隨著望遠鏡的發展,觀測者開始辨別到一些明暗特徵。惠更斯依此測出火星自轉周期約為24.6小時,他亦為首次紀錄火星南極冠的人。一開始由於各人各自觀測,意見亦不一致,地名也未統一(例如用繪製者名字命名)。後來義大利的喬范尼·夏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統合了各家說法而繪製了一個較可信的地圖,地名取自地中海、中東等的地名和聖經等作為來源,而其餘則依照舊有的觀念:暗區被認為是湖(lacus)海(mare)等水體,如太陽湖(Solis Lacus——Lake of the Sun)、塞壬海(Mare Sirenum——the Sea of Sirens)、最明顯的暗大三角——大塞地斯(Syrtis Major);而亮區則是陸地,如亞馬遜(Amazonis)。這個命名系統一直延續下來。
當時,喬范尼·夏帕雷利和同期觀測者一樣,觀察到了火星表面似乎有一些從暗區延伸出的細線,因為對於暗區是水體的傳統,這些細線命名為水道(canali)。而後來觀察到暗區會在冬季時縮小、夏季時擴張,有人提出暗區是植物覆蓋、而暗區的擴大縮小則是消長所引起的,改變以往認為暗區是水的說法。帕西瓦爾·羅威爾(Percival Lowell)亦觀察到,並宣稱那些“水道”其實是人工挖掘的“運河”,用來灌溉植物,因為水道應太細不可見,而看到的細線應是灌溉出的大片植物。風靡大眾的火星科幻和火星人即源於此。不過這些細線大多已證明是不存在的,部分則是峽谷或隕石坑後延伸出的深色沙子。而火星表面顏色的改變則是因為沙被風吹移,或發生火星塵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