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英文:George Washington-class SSBN),是美國海軍隸下的一型彈道飛彈核潛艇,是美國第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裝備了美國海軍第一代中程UGM-27A彈道飛彈(“北極星”A1飛彈),它的服役標誌著潛射彈道飛彈第一次構成了真正的全球性威懾力量。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的命名是為了紀念美利堅合眾國首位總統喬治·華盛頓,共建造了5艘,首艇“喬治·華盛頓”號於1957年開工建造,是在鰹魚級攻擊核潛艇原2號艇“蠍子”號的艇體中部嵌加上一段約為40米的彈道飛彈艙而建成,1959年正式服役,最後一艘於1961年服役,已全部退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
  • 英文名稱:George Washington-class SSBN
  • 前型/級:本級艇為首型
  • 次型/級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
  • 研製時間:1947年-1957年
  • 服役時間:1959年12月30日 
  • 定型時間:1959年6月9日 
  • 國家:美國
  • 建造單位通用電船 
  • 代級:第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
  • 建造數量:5艘 
  • 服役情況:全部退役 
  • 艇型:戰略核潛艇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建造沿革,服役歷程,技術特點,艇型結構,動力系統,武器裝備,水聲系統,艇電系統,性能數據,服役動態,本級艇,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飛彈計畫
美國海軍飛彈武器的研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正式開始的。1947年5月14日,美國防部把海軍和陸軍的飛彈武器的研製合併在一起,對飛彈武器的研製採取統一編號和型式的管理。在初始研製階段,美國海軍對帶有戰略性進攻能力的飛彈武器的研製重點是強調飛彈與潛艇的結合。在飛彈研製方面,以二戰期間德國的V型飛彈為母型來研製海基巡航飛彈,而潛艇則作為巡航飛彈的發射平台。天獅星巡航飛彈以及攜帶這些飛彈的潛艇,便是美國海軍初始研製階段的結果。
喬治·華盛頓號航行中喬治·華盛頓號航行中
但是“天獅星”在進行了一系列試驗後,暴露一些難以克服的嚴重缺點,例如:發射飛彈時的協同動作異常複雜且可靠性很差;在進行飛彈發射時潛艇必須浮出水面從而破壞了潛艇的隱蔽性;飛彈尺寸過大而導致潛艇水下航行阻力增加;飛彈使用的液體燃料在潛艇上保存困難等。但其首要缺點是飛行速度較低且飛行高度大易於受到敵人的截擊。此外,飛彈的命中精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對飛行中的飛彈進行有效的制導,而一旦被探測到,敵人可以採取各種各樣的對抗措施來迷惑飛彈或者使其轉向。顯而易見的是,“天獅星”的這些缺點既阻礙了潛艇隱蔽性的充分發揮,又無法使裝備了“天獅星”的潛艇具有全球範圍的核攻擊能力。因此,“天獅星”的發展計畫停止。
喬治·華盛頓級598號核潛艇喬治·華盛頓級598號核潛艇
戰略飛彈
美國軍方在研製“天獅星”飛彈的同時,同步進行著“北極星”彈道飛彈系統的研製工作。“北極星”方案是美國於1950年代在面臨蘇聯嚴重戰略威脅情況下產生的,1955年提出初始戰略飛彈計畫,最後發展成為“北極星”海基戰略武器系統計畫。1955年2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表的一份報告強調指出,如果美國遭到蘇聯的核攻擊,為了進行核報復,除了加緊研製洲際彈道飛彈的同時,還應研發一種可以從外國的基地或海上發射的中程彈道飛彈。當時,由於事件緊迫,研製洲際彈道飛彈在飛彈的制導及再入遙測等方面存在著很多困難,而研製一種射程比較近的中程彈道飛彈則比較容易實現。最初,這種飛彈的海基方案主要是考慮部署在水面艦艇上,其次才部署在潛艇上。
“丘比特”中程戰略飛彈“丘比特”中程戰略飛彈
1955年11月17日,美國海軍部長確定了海軍發展艦地飛彈的任務,並建立了相關的特種計畫局。其後不久,海基中程彈道飛彈被列為美國海軍最有限發展項目。這是一種射程約為2800公里的中程艦地彈道飛彈系統,作為用來攻擊敵人地面目標的進攻性海軍武器系統。最初的方案是把陸軍的使用液體推進的“丘比特”中程飛彈稍加改動後裝備到艦艇上,形成艦載武器系統。“丘比特”飛彈經折衷改動,由原來的長27米、直徑2.41米變為長17.7米、直徑2.67米。不過與“天獅星”存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把液體推進劑的飛彈作為一種戰略飛彈系統進行部署,在後勤、安全、發射以及作戰方面都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另外,艦載“丘比特”飛彈只能在發射前臨時加注液體推進劑,時間長且十分複雜;“丘比特”飛彈在艦艇上發射時,飛彈起飛時加速度較低,可能會引起嚴重問題和後果。因此改型飛彈不能滿足海軍所期望的簡單、可靠、發射迅速及時的要求。1956年3月,海軍批准了發展固體推進劑艦載飛彈計畫,並將其定名為“丘比特”S,其重量達到72.6噸,當時的固體推進技術水平無法解決改型飛彈直徑和重量過大的問題,如果採用該型飛彈,一艘8500噸的潛艇只能裝載4枚這樣的飛彈。
喬治·華盛頓級598號核潛艇喬治·華盛頓級598號核潛艇
潛艇計畫
在進一步搞清蘇聯核潛艇和潛射彈道飛彈發展潛力的基礎上,美國海軍確定了其自身潛艇和固體推進潛射彈道飛彈的性能指標。於是,一種13.6噸的二級固體推進飛彈初始方案便被提出。1956年9月4日,這一方案被提交給海軍作戰部長伯克上將,他要求原子能委員會證實這種飛彈攜帶彈頭的前景,同時還要求特種計畫局在兩周內與洛克希德和航空噴氣公司聯繫契約事宜,並計算出飛彈的尺寸和重量。經過緊張工作,結果不到一周時間便提出了飛彈尺寸和重量的初步估算數據。美國科學顧問委員會於是提出將海軍這種中程彈道飛彈列為最優先發展項目,並最終在1960年代中期研製出一種13.6噸,射程為2800公里的飛彈。特種計畫局局長拉本海軍少將將其命名為“北極星”飛彈。1956年12月8日,海軍停止了“丘比特”S計畫,集中力量執行“北極星”計畫。
北極星A1潛射彈道飛彈北極星A1潛射彈道飛彈
按照最初的計畫,水面艦艇和潛艇的飛彈發射系統將分別於1960年1月1日和1965年1月1日交付驗收。到了1957年5月,在上述計畫執行了5個月後,特種計畫局對原計畫進行了修正,要求於1963年1月1日先研製出一種過渡型飛彈潛艇,能在水面狀態進行飛彈發射,射程定為2200公里。而實戰型的飛彈潛艇將配置射程為2800公里且由潛艇在水下進行發射的飛彈,美國海軍要求這種實戰型飛彈潛艇於1965年1月1日完成。
人造衛星
就在美國海軍不斷調整飛彈潛艇計畫的時候,蘇聯在飛彈與核武器方面不斷取得進展,這給美國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1957年10月4日,蘇聯從裏海北岸的火箭發射基地向太空成功地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這向全世界表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西方國家,都已籠罩在蘇聯帶有核彈頭的彈道飛彈的攻擊範圍之內。美國的政界和軍界領導人焦慮地討論著美國的防禦能力問題,美國的大多數軍事領導人十分清醒地認識到,蘇聯已經擁有或即將擁有功率足夠大的火箭發動機以及相當精確的飛彈飛行制導系統,從而使美國幾乎所有城市和軍事設施都將有可能遭到蘇聯熱核武器的打擊。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人造衛星”1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人造衛星”1號
面對蘇聯的這種壓力,美國政府和軍事部門開始加緊著手建立美國的戰略打擊力量。美國海軍特種計畫局重新審查了當時正在進行中的“北極星”計畫,1957年10月底再次對其進行了修訂。被定名為“北極星”A1的過度型的“北極星”系統將於1961年6月完成部署。不久,計畫又一次修改,要求在1960年11月完成“北極星”A1飛彈的部署。

建造沿革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論證後,“北極星”飛彈潛艇系統便進入了實質性的研製與設計階段。在此期間,作為關鍵的技術問題:發射控制、發射裝置、潛艇導航、測試儀器以及裝載飛彈的潛艇等方面的問題,一直得到了高度重視和關注。雖然飛彈目標明確,但是如何裝艇,這是從未想過的問題,美國海軍首先要設計新型彈道飛彈核潛艇,然後進行必要的水池試驗,之後進行建造,這將花費相當長的時間。美國海軍期望在24個月的時間裡建成可以攜帶“北極星”A1飛彈的核潛艇,然而當時最新的鰩魚級攻擊核潛艇首艇“鰩魚”號從鋪設龍骨到建成都要花費29個月,而在一年內拿出從未有過的彈道飛彈核潛艇似乎是不可能的。
SSBN598“喬治·華盛頓”號SSBN598“喬治·華盛頓”號
為此,美國海軍就儘快建成“北極星”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問題向美國通用動力公司電船分公司進行了諮詢,在經過了各方面的論證後,通用電船公司提出了一個巧妙的解決辦法,即全面利用鰹魚級攻擊核潛艇的艇體和設備,把當時正在船台上建造的2號艇“天蠍座”號(也稱“蠍子”號)的艇體中部指揮艙與反應堆艙之間切開,嵌加上一段長度約為40米的彈道飛彈艙,這艘核潛艇就是美國海軍第一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喬治·華盛頓”號。

服役歷程

1959年12月30日,喬治·華盛頓級首艇“喬治·華盛頓”號服役,共建造了5艘該級艇,都編入到第14潛艇中隊,以蘇格蘭的霍利灣為基地執行在北大西洋方面的非戰時巡邏任務。
20世紀80年代開始,喬治·華盛頓級各艇陸續退役,其中“喬治·華盛頓”號於1981年11月20日還被改裝成攻擊型核潛艇,之後不久1985年4月30日退出現役。

技術特點

艇型結構

艇型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是在鰹魚級的基礎上進行的應急改進之作,所以,建成後的華盛頓級的外部形狀,特別是其艏部和艉部形狀完全與鰹魚級相同。但是由於艇上布置了一個長度為40米左右的飛彈艙,因此其外觀上最顯著的特徵是有一個龐大的上層建築,它是一個導流罩,從指揮台圍殼的前面一直向艇艉方向延伸,覆蓋著飛彈艙的16個飛彈發射筒,構成發射筒外蓋的一部分。華盛頓級潛艇艏部呈半球形,上部布置由AN/BQS-4型主動聲吶基陣,下部布置由AN/BQR-2B型被動聲吶基陣。
SSBN600“西奧多·羅斯福”號SSBN600“西奧多·羅斯福”號
指揮台
華盛頓級的指揮台圍殼相對較大,設有圍殼舵,後部內裝有3根潛望鏡、雷達升降裝置、電子對抗設備升降裝置、鞭狀天線、無線電六分儀升降裝置及通氣管升降裝置的進氣管等。在指揮台圍殼側面的中部垂直方向上各裝設了一根接在該級潛艇外板上的管子,擋在水下狀態發射飛彈時,位於指揮台圍殼兩側的管子向外噴射海水,防止潛艇在飛彈發射時產生過大的橫搖。
艙室
華盛頓級艇體內部分為7個艙室,從首至尾依次是艏魚雷艙、指揮艙、飛彈艙、第一輔機艙、反應堆艙、第二輔機艙和主機艙。由於飛彈艙與第一輔機艙之間沒有設定耐壓橫隔壁,因此,該級核潛艇上只有6個耐壓艙室。艏魚雷艙艇體採用雙殼體結構,艙內部布置情況與鰹魚級完全相同,設有6具533毫米水壓式魚雷發射管,被分成兩列布置。魚雷艙上層是艇員居住區,上部耐壓艇體上開由魚雷裝載口,同時兼作逃生艙口,周圍的舷間用作艏主壓載水艙、縱傾調節水艙和魚雷發射管環形隙水艙。指揮艙分為4層。上層為潛艇的指揮和操縱中心,在這裡布置有操縱部門、航海部門、水下攻擊指揮部門和通信部門等。中甲板布置有軍官寢室、軍官會議室、廚房和士兵餐室等。下甲板上布置的是士兵居住區以及通風機室等。最下層是各種液艙和蓄電池艙等。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剖面圖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剖面圖
飛彈艙是華盛頓級最大的艙室,在飛彈艙內16個彈道飛彈發射筒分為兩排垂直布置,每排8個。飛彈艙內的2層甲板把該艙空間分為3層。由於艇員人數比鰹魚級上的83名多49名,因此,設計人員便在飛彈艙的上層布置了一部分艇員居住區。中層兩舷位置上布置著飛彈射擊指揮儀。此外,飛彈艙內還設有飛彈發射之後的補重水艙等。
第一輔機艙與飛彈艙之間沒有設定耐壓隔壁,因此從結構強度上來說,第一輔機艙與飛彈艙應該屬於同一個艙室。原來布置在鰹魚級指揮艙最下層的水泵室等,都移到了第一輔機艙里。此外,第一輔機艙里還布置著一個重量為50噸的陀螺消擺穩定器。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設備,作用是為潛艇在水面和水下航行時消除艇的搖擺,以在水下獲得一個十分穩定的飛彈發射平台。從而可以保證在任何海況和氣象條件下,一旦接到命令就能立即執行飛彈發射任務。

動力系統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的螺旋槳形狀和尺寸都與鰹魚級完全相同,只不過它的垂直舵和艉水平舵的面積增大了許多。它的反應堆採用了一座與鰹魚級和長尾鯊魚級一樣的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製造的S5W型壓水反應堆,主機是通用電氣公司製造的齒輪減速汽輪機,功率為15000軸馬力。5葉螺旋槳的直徑為4.9米,水面最高航速15節,水下最高航速為24節。

武器裝備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艏魚雷艙設有6具533毫米水壓式魚雷發射管,有12枚備用魚雷,因此總共可裝載18枚魚雷,魚雷射擊指揮系統採用的是MK112型魚雷射擊指揮儀。飛彈艙內設16個彈道飛彈發射筒,裝備的彈道飛彈是UGM-27A彈道飛彈(北極星A1),使用的指揮儀是MK80型,飛彈發射時間間隔是1分鐘。北極星A1飛彈長度為8.7米,直徑為1.37米,重量為12.9噸,射程為2200公里。
SSBN599“派屈克·亨利”號吊裝飛彈SSBN599“派屈克·亨利”號吊裝飛彈

水聲系統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艇艏半球形上部為AN/BQS-4型主動聲吶基陣,艇艏半球形下部為AN/BQR-2B型被動聲吶基陣。

艇電系統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安裝有MK112型魚雷射擊指揮儀,MK80型飛彈射擊指揮儀,電子對抗設備及無線電六分儀。

性能數據

艇體參數
艇長
116.3米
艇寬
10.1米
吃水深度
8.8米
水上排水量
5400噸(輕載)
5900噸(正常)
水下排水量
6880噸
水上航速
15節
水下航速
24節
潛深
213米
自持力
60天
艇員編制
132名
傳動
單軸單槳,5葉螺旋槳
動力系統
1座S5W型壓水反應堆
主機為齒輪減速汽輪機,功率為15000軸馬力

服役動態

在喬治·華盛頓級的建造過程中,美國海軍也在不斷地對“北極星”A1彈道飛彈進行改進,並使其日臻成熟。
1960年7月20日北極星A1成功發射的報告1960年7月20日北極星A1成功發射的報告
1958年9月-1959年9月,美國海軍總共進行了17枚“北極星”A1飛彈的飛行試驗。驗證了飛彈結構的整體性、級間分離、噴流致偏環控制、再入器結構、推力終止以及解除保險/引爆裝置。
1959年9月,美國海軍開始“北極星”A1潛射彈道飛彈的首次試射。在此後的10個月中,在大西洋飛彈靶場共試射了30枚“北極星”A1潛射彈道飛彈的樣彈。
1960年7月20日,“喬治·華盛頓”號在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以水下潛航的狀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枚全功能的“北極星”A1彈道飛彈。三個小時之後,又成功地發射了第二枚。從此,美國海軍進入了擁有戰略核武器系統的行列。
1960年11月15日,在艇長J·B·奧滋本中校的指揮下,“喬治·華盛頓”號攜帶著16枚“北極星”A1飛彈開始在北大西洋執行它的第一次非戰時巡邏任務。這次巡邏歷時66天10小時,於1961年1月21日返回基地。
北極星A1發射北極星A1發射
1961年3月8日,“派屈克·亨利”號完成了長達66天22小時的巡邏活動。
1981年11月20日,“喬治·華盛頓”號被改裝成攻擊型核潛艇,1985年4月30日退出現役。
1981年4月9日,“喬治·華盛頓”號在韓國東海將一艘日本貨船撞沉,“喬治·華盛頓”號指揮台圍殼嚴重損壞。
1982年5月1日,“羅伯特·李”號完成了最後一次海上巡邏任務。1982年10月1日,“羅伯特·李”號被改裝成攻擊型核潛艇,於1986年4月30日退役。

本級艇

序號
艇號
中文艇名
英文艇名
建造廠家
開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退役日期
1
SSBN598
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
1957.11.
1959.6.9
1959.12.30
1985.4.30
2
SSBN599
派屈克·亨利
Patrick Henry
通用電船
1958.5.27
1959.9.22
1969.4.9
1985.5.25
3
SSBN600
西奧多·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瑪爾島海軍造船廠
1958.5.30
1959.10.3
1961.2.13
1981.2.28
4
SSBN601
羅伯特·李
Robert E Lee
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
1958.8.25
1959.12.18
1960.9.16
1986.4.30
5
SSBN602
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朴次茅斯海軍造船廠
1958.11.1
1960.5.14
1961.3.11
1981.2.28

總體評價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的建成服役使美國海軍從無到有,真正擁有了海基戰略武器系統。但是作為美國第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該級艇在建造階段,便暴露出一些缺點主要是:飛彈艙的外部整流罩形成了該級核潛艇上十分龐大和明顯的上層建築,從而對其水下性能帶來許多不良的影響;艇內空間擁擠,艇上的居住性較差;下潛深度較小;艏部魚雷發射管的數量過多,占用了艇內的寶貴空間。
從世界角度來看,美國喬治·華盛頓級的出現標誌著潛射彈道飛彈第一次構成了真正的全球性威懾力量,也標誌著潛艇在世界軍事鬥爭舞台上的作用發生了質的變化,潛射彈道飛彈技術與核潛艇技術的有機結合,改變了潛艇的傳統作用和角色,使其從過去的戰術平台一躍而成為現代化的戰略平台,成為舉世關注的重要戰略軍事威懾系統。
喬治·華盛頓級的總體布局模式成為後來世界各國研製的新型彈道飛彈核潛艇總體布置模式的先驅,在美國、法國、蘇聯以及英國相繼建成的多種型號的彈道飛彈核潛艇中,除了蘇聯颱風級之外,全都採用了喬治·華盛頓級這種飛彈艙布置在指揮台圍殼後面的布置模式,這種總體布置已經成為彈道飛彈核潛艇的主流布置模式。喬治·華盛頓級建造方式是為了應急,而把一艘處於建造狀態的核潛艇切開,嵌入一段整體飛彈艙,從高度發達的技術角度看,這種方式比較粗糙,但這種思維的基本原則可以說是開創了整體艙段模組化設計與建造的先河,對以後潛艇設計和建造的模組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