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明強

喬明強

喬明強,現任南開大學國際學術交流處處長,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主任,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合作博士生導師;延邊大學兼職教授;天津市工業微生物研究所技術顧問;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套用化學和微生物系研究員;芬蘭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會會員;歐洲聯盟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會會員;歐洲聯盟微生物學會會員;天津市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天津市微生物學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明強
  • 國籍:中國
  • 職稱:教授
  • 性別:男
研究方向,個人經歷,個人榮譽,科學研究,學術論文,

研究方向

病源細菌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生物源性多肽抑制病源菌機理與產業化;真菌疏水蛋白性質、功能與套用研發;合成生物學

個人經歷

1980-1987年在南開大學生物系、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學習,獲理學學士和碩士;1987-1992年在南開大學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工作;1996年獲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哲學博士;1992-2001年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芬蘭國家科技中心生物工程與食品研究所、芬蘭國家公共健康研究院、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套用化學和微生物系從事微生物遺傳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研究工作;2001至今作為中國駐芬蘭大使館推薦的高級尖子優秀人才回母校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1987-1992年在南開大學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工作 講師
1992-2001年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芬蘭國家科技中心生物工程與食品研究所、芬蘭國家公共健康研究院、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套用化學和微生物系從事微生物遺傳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研究工作。
2001至今作為中國駐芬蘭大使館推薦的高級尖子優秀人才回母校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
現任職: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套用化學和微生物系研究員;
曾任職:南開大學國際學術交流處處長,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主任;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領袖;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芬蘭華人協會理事,顧問;芬蘭龍排球協會主席;浙江省留聯會海外顧問。

個人榮譽

2009年獲中共天津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天津市優秀留學人員”榮譽稱號。
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畫。
2003年獲教育部、中央組織部、國家計委、財政部等部門頒發的支援西部對口學校“全國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8年獲得南開大學第二屆良師益友、魅力導師、愛心導師三項榮譽稱號。
2007年獲得南開大學首屆良師益友的榮譽稱號。
2002年、2003年分獲南開大學2003年度“敬業”獎教金一等獎、二等獎。
2003年、2004年、2008年獲南開大學優秀學生宿舍導師榮譽稱號

科學研究

2001年8月回國後,先後主持和參與了十餘項國家和地方的科研項目,共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文章50餘篇,其中SCI收錄30餘篇,論著(英文)1本, 參與翻譯分子生物學詞典一本。
喬明強
主要研究方向:
(1)病原微生物功能基因組學的研究(例如:銅綠假擔胞菌致病機理和抗藥機理的研究)。
(2)生物源性蛋白抑制病源細菌和真菌的機理、基因表達與調控和產業化研究(例如:乳酸鏈菌素的生物合成、免疫性和調控機理的研究與開發利用; 芽孢桿菌抑真菌多肽的克隆與表達)。
(3)真菌疏水蛋白的分離純化、性質、結構與套用(例如:瑞氏木霉疏水蛋白的中試發酵及在生物感測器和生物晶片的套用;灰樹花真菌疏水蛋白的基因克隆、表達、性質、結構與套用)教學: 分別給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講授分子生物學、基因的操作原理、基因表達技術、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講座。

學術論文

1.白芳; 李迎麗; 徐海津; 夏惠明; 殷騰飛; 姚宏明; 張璐; 張秀明; 白艷玲; 金守光; 喬明強*.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pfm, a novel gene involved in swimming motility of. GENE 401-1-2-19-27. 2007-1-1
2.趙紫霞; 喬明強; 尹峰; 邵兵; 吳寶艷; 王艷艷; 王新勝; 秦霞; 李莎; 於雷; 陳強. Amperometric glucose biosensor based on self-assembly hydrophobin with high efficiency of enzyme utilization.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2-12-3021-3027. 2007-1-1
3.秦 明; 王立凱; 馮喜增*; 楊延蓮; 王睿; 王 琛; 於 雷; 邵 彬; 喬明強. Bioactiv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ica and poly(dimethylsiloxane) with hydrophobins for protein immobilization. LANGMUIR 23-8-4465-4471. 2007-1-1
4.秦明;侯森;王立凱; 馮喜增*; 王睿;楊延蓮;王琛; 於雷; 邵彬; 喬明強. Two methods for glass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protein immobilization.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v 60-n 2-p 243-249. 2007-1-1
5.Sen Hou, Xinxin Li, Xiaoyu Li, Xi-Zeng Feng*, Rui Wang, Chen Wang, Lei Yu, Ming-Qiang Qiao. Surface modification using a novel type I hydrophobin HGFI. Anal Bioanal. Chem. 394- 3- 783-789. 2009-6-1
6.Zi-Xia Zhao, Hui-CaiWang, Xia Qin, Xin-ShengWang, Ming-Qiang Qiao, Jun-ichi Anzaib, Qiang Chen. Self-assembled film of hydrophobins on gold surfa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71-1-102-106. 2009-6-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