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其三

《善哉行 其三》是漢魏著名文學家曹操的代表作品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善哉行其三
  • 創作年代:漢魏
  • 作品體裁:詩
  • 作者曹操
作品全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朝日樂相樂,酣飲不知醉。
悲弦激新聲,長笛吹清氣(1)。
弦歌感人腸,四坐皆歡悅。
寥寥高堂上,涼風入我室(2)。
持滿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3)。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眾賓飽滿歸,主人苦不悉(4)。
比翼翔雲漢,羅者安所羈。
沖靜得自然,榮華何足為(5)。

注釋

(1)朝日:每朝每日。天天。樂相樂:歡樂著相互給予的歡樂。酣hān飲:暢飲;痛飲。悲弦:哀怨的弦樂聲。指清商弦樂。激:激盪。新聲:改革後的新音樂,指樂府新聲。相對於舊聲,即漢樂以前的禮樂。清氣:清音,清淒之音。清商樂之音。指清商樂。
(2)弦歌:弦樂和歌聲。感人腸:感動人的肝腸。四坐:四周座位。指四周座位上的人。皆:都。全。寥寥:廣闊;空曠。空虛貌。寂寞;孤單。高堂:高台。高大的廳堂,大堂。涼風:涼爽的風。西風。室:內室。
(3)持滿如不盈:拿著滿的東西如同不滿。謙虛不自滿。不盈:不充盈,不滿。盈:充盈。盈溢。溢出。有德者:有德行者。君王。卒:盡,完畢。完全做到。君子:君王。有德之人。不但:不僅,不只是。不止。一:專一。
(4)慊慊qiè:心不滿足貌;不自滿貌。誠敬貌。下:下榻。白屋: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說,指以白茅覆蓋的房屋。為古代平民所居。吐握: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髪,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後遂以“吐哺握髪”形容禮賢下士,求才心切。飽滿:吃飽後心滿意足。不悉:舊時書信結尾處的套語,猶言不盡。不知悉。不熟悉。
(5)比翼:翅膀挨著翅膀(飛翔)。雲漢:雲霄河漢,高空。銀河,天河。羅者:設羅網者。安:哪裡所能羈絆。沖靜:淡泊寧靜。沖,空虛,謙虛。自然:自然法則。自然界。天然,非人為的。榮華:榮譽繁華。榮耀;顯貴。何足:何以足使。猶言哪裡值得。為:作為。

白話譯文

快樂朝陽陪快樂的我,雖已醉卻不覺飲得多。
琴弦彈撥出新的樂曲,長笛吹奏著清麗的歌。
音樂歌曲實在感動人,四座賓客無人不歡欣。
廳堂最高處空曠傳響,應聲來的是涼風陣陣。
端滿杯酒酒沒往外潑,德高者全是這種風格。
君子行事,用心良苦,所愁很多絕不止一個。
不滿足於把貧士訪造,吐哺握髮,不可廢掉。
讓賓客酣飽滿意而歸,主人辛苦別叫他知道。
只要並翅高飛入雲端,張網者怎么能網住咱?
謙和淡靜活得才自在,富貴榮華哪值得征戰?

作品賞析

詩一開頭,“朝日樂相樂,酣飲不知醉”,就把我們帶入了觥籌交錯、絲竹齊鳴的歡樂世界。這些騷人墨客,唯恐不能及時行樂,太陽剛剛升起便樂開來了。他們開懷暢飲,行令賦詩,煞是痛快,竟然不知醉意已然來到席間。“悲弦激新聲,長笛吹清氣。”此刻,美箏和琵琶奏起婉轉的新曲,長笛則吹出急切短促的清商樂調。它們是那么感人肺腑,給賓客們帶來了莫大的歡樂。
詩人仿佛以醉醺醺的筆調鋪陳渲染宴會的熱鬧,但他的頭腦卻相當清醒。“寥寥高堂上,涼風入我室。”二句,非但帶出殿堂的高華和主人的心態,並且繪出詩人與眾賓客的情緒落差。如黃節所注,“涼風”非言風,該句乃“謂悲弦長笛之音,其涼如風也。”然而,同樣的“新聲”、“清氣”,為何賓客是“皆歡悅”,作用於詩人卻有如涼風?這“涼”的感覺,一方面是詩人內心憂懼的獨白,另一方面是清新樂曲猶如一劑清涼劑,令詩人的頭腦更加清醒。在別開生面的樂曲聲中,詩人更多的不是陶醉,而是被引發鬱抑深沉的責任感。詩人為求得心理的解脫,最好的選擇是向賓客們直陳衷曲,從而得到他們的理解與支持。
“持滿”八句,詩人以謙和誠懇的態度,抒發了自己美好的政治追求。其核心是以古代周公為風範,勤謹佐政,廣攬士人,以德立世。這裡從積極方面提出了創業不易、守業更難的問題。接著說作為統治者將為此費盡心機,擔憂甚多。那么該如何是好呢?“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二句一語破的,說必須謙遜地下到平民之間,像周公那樣殷勤待士。這裡活用周公因招待來客“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的典故,生動表現了詩人禮賢下士的精神。接下來二句又再度回到宴會,“飽滿歸”與“苦不悉”形成鮮明對比,再次強調了情緒落差,同時突出了詩人對賓客愛而不捨的心志。它的妙處在於提醒眾賓不可忘記主人之苦,這使宴會帶有較明顯的實用主義色彩。
詩的最後四句,先以比翼高翔對付羅者的比喻,點明與士人精誠合作的意義;後以老子泊淡寧靜的思想,點明自己對榮華富貴的鄙視。但末二句畢竟來得突然,與通篇宴樂的情調實難吻合。詩人在及時行樂與“羅者”之憂的矛盾之間,“沖靜”與“自然”恐怕僅是一種進一步求得心理解脫的願望而已。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2],三國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3]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4]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唐朝張懷瓘在《書斷》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