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王

《問王》,是《論語》的篇名,和《知道》篇一樣,都是齊論語中和魯論語不同的篇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問王》
  • 出處:《論語》
簡介,概況,關於論語,孔子簡介,

簡介

論語》在流傳過程中,到漢朝產生了三個流派,分別為齊論語,魯論語,後來漢朝魯恭王劉余在建造宮殿時毀壞了孔子家的牆壁,發現了古文論語。因為上面的文字不是當時通行的隸書,而是六國時的文字,所以稱為“古文論語”。今通行版《論語》大致為魯論語,古文論語比論論語多出了《子張》一篇,有兩篇《子張》;齊論語多出了《問王》,《知道》兩篇。

概況

齊論語其中有一篇名為《問王》,其內容現今已不可見。漢朝安昌侯張禹原本學魯論語,兼講齊論語,善者從之,號曰“張侯論”。或許在今後的考古挖掘中會發現散逸的論語。現存的論語中或許有的語句是《問王》中的殘留。

關於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論語書影論語書影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孔子像孔子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