唦

唦,中國漢字,相當於“啊”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唦
  • 拼音:shā
  • 筆劃:10
  • 部首: 口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唦 拼音: shā, 筆劃: 10
部首: 口 部首筆劃: 3
解釋1:
shā
象聲詞。
吹奏。
sha
語氣詞,相當於“啊”。
五筆86:KIIT 五筆98:KIIT 倉頡:REFH
鄭碼:JVKM,U:5526,GBK:867E
筆畫數:10;筆順編號:2514412343
解釋2:
shā
【嘆】
與“啊”略同,表語氣,元曲中常用〖oh〗
告告告狠爹爹寧耐唦。——李行道《灰闌記》
“唦”是贛語中一個陳述語氣詞,它用於陳述句的肯定形式中,置於句末,帶有商量而又極力說服對方的口氣,所以含“唦”的語句的語氣更顯得委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式車切《集韻》《韻會》詩車切《正韻》詩遮切,音奢。《說文》貰買也。《周禮·地官·司市》以泉府同貨而斂賒。《注》無貨則賒,貰而予之。
又《類篇》一曰遠也。《王勃·太公遇文王贊》城闕雖近,風雲尚賒。
又《篇海》凡人謂遲緩為賒。
又同奢。《後漢·仲長統傳》楚楚衣服戒窮賒。《注》奢同。
又葉詩戈切。《謝靈運·感時賦》相物類以迨已,閔交臂之匪賒。揆大耋之或遄,指崦嵫於西阿。 《正字通》俗從余作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