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浙江大學建設的慕課)

唐詩經典(浙江大學建設的慕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唐詩經典課程是浙江大學建設的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該課程於2014年09月01日在中國大學MOOC首次開課,授課教師胡可先、陶然、鹹曉婷。據2021年11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13次。

唐詩經典課程共十周,包括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崔顥《黃鶴樓》、杜甫《麗人行》、白居易《長恨歌》、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辭》、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李白《將進酒》、元稹《遣悲懷》三首、李商隱《無題》、高棅《唐詩品匯》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詩經典
  • 類別: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授課平台:中國大學MOOC
  • 開課時間:2014年09月01日(首次)
  • 授課教師:胡可先、陶然、鹹曉婷
  • 建設院校:浙江大學
課程性質,課程簡介,課程大綱,開課信息,課程特色,教學目標,教學要點,學習預備,預備知識,學習資料,所獲榮譽,教師簡介,

課程性質

  • 課程背景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濃縮了古典詩歌語言的精華,其經典文獻較前朝後代的文學更多,引起古今中外研究者、愛好者的興趣。

課程簡介

唐詩經典課程共十周,第一周講述《唐詩三百首》的詩學思想及典範意義等內容;第二周介紹《黃鶴樓》的異文分析等知識;第三周講述《麗人行》的文本分析與相關繪畫等內容;第四周描述《長恨歌》的內容與藝術等內容;第五周講述《新添聲楊柳枝辭》的產生環境及表現手法等內容;第六周介紹《春江花月夜》的內容及影響等知識;第七周講述《將進酒》與李白詩歌的抒情性等內容;第八周介紹《遣悲懷三首》產生背景及等知識;第九周講述《無題》產生背景及影響等內容;第十周介紹《唐詩品匯》的編撰與編排體例等知識。

課程大綱

第一周 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1.1 《唐詩三百首》的編者和編寫緣起
1.2《唐詩三百首》的選取標準
1.3 《唐詩三百首》的詩學思想
1.4 《唐詩三百首》的典範意義
1.5 《唐詩三百首》的流傳和注釋
1.6 圓桌研討:《唐詩三百首》的多元拓展
第二周 崔顥《黃鶴樓》
2.1 《黃鶴樓》異文分析
2.2 《黃鶴樓》與《鸚鵡賦》
2.3 《黃鶴樓》與《登金陵鳳凰台》
2.4 《黃鶴樓》作者述論
2.5 《黃鶴樓》詩意解讀
2.6 圓桌研討:名樓與文學
第三周 杜甫《麗人行》
3.1 《麗人行》與新題樂府
3.2 《麗人行》文本分析
3.3 《麗人行》名物意象
3.4 《麗人行》相關繪畫
3.5 《麗人行》與《虢國夫人》詩
3.6 圓桌研討:《麗人行》與古代文化
第四周 白居易《長恨歌》
4.1 《長恨歌》的內容與藝術
4.2 《長恨歌》的流傳
4.3 《長恨歌》的序與傳
4.4 《長恨歌》的主題
4.5 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的考察
4.6 圓桌研討:《長恨歌》與古代女性的愛情
第五周 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辭》
5.1 一個誤讀的啟示:晚唐詩詞界限的模糊性
5.2 《楊柳枝》與《新添聲楊柳枝》:從聲詩到歌詞
5.3 一組名物意象的考證與詮釋
5.4 晚唐博戲與《新添聲楊柳枝辭》的產生環境
5.5 《新添聲楊柳枝辭》的表現手法
5.6 圓桌研討:詩詞的聯繫與區別
第六周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6.1《春江花月夜》的作者
6.2《春江花月夜》的淵源
6.3《春江花月夜》的內容
6.4《春江花月夜》的藝術
6.5《春江花月夜》的影響
6.6 圓桌研討:《春江花月夜》與唐詩中的哲理
第七周 李白《將進酒》
7.1李白《將進酒》
7.2《將進酒》與李白的人生觀
7.3《將進酒》與李白詩歌的抒情性
7.4《將進酒》與李白詩的飄逸風格
7.5《將進酒》的典故運用
7.6《將進酒》與李白的樂府詩
7.7圓桌研討:唐詩與酒
第八周 元稹《遣悲懷》三首
8.1元稹及其愛情詩
8.2元稹的感情經歷及其悼亡詩
8.3《遣悲懷三首》解讀
8.4韋應物《元苹墓誌》及其悼亡詩
8.5李商隱的悼亡詩
8.6圓桌研討:悼亡文學的淵源與影響
第九周 李商隱無題
9.1引言
9.2《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9.3《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9.4《無題》二首
9.5《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9.6李商隱的愛情生活
9.7圓桌研討:無題的奧區
第十周 高棅《唐詩品匯》
10.1高棅與《唐詩品匯》的編撰
10.2《唐詩品匯》的編排體例
10.3詩學維度之一:分期
10.4詩學維度之二:分體
10.5詩學維度之三:分品
10.6圓桌研討:《唐詩品匯》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4年09月01日~2014年12月25日
胡可先
4小時每周
44474
第2次開課
2015年09月01日~2015年12月24日
胡可先、陶然
90289
第3次開課
2016年09月06日~2016年12月30日
30350
第4次開課
2017年03月01日~2017年06月30日
胡可先、陶然、鹹曉婷
27708
第5次開課
2017年09月15日~2017年12月31日
17258
第6次開課
2018年03月06日~2018年06月30日
3-5小時每周
16301
第7次開課
2018年09月18日~2018年12月31日
49158
第8次開課
2019年03月05日~2019年06月20日
50177
第9次開課
2019年09月10日~2019年12月31日
4小時每周
29864
第10次開課
2020年02月25日~2020年06月10日
21241
第11次開課
2020年09月15日~2021年01月20日
10656
第12次開課
2021年03月01日~2021年06月22日
6688
第13次開課
2021年09月13日~2022年01月15日
胡可先
待定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課程特色

唐詩經典課程的每個主題由“課程視頻”、“學術對話”、“延伸探索”、“練習題”四個部分構成。
  • 課程視頻(課程核心部分)
唐詩經典課程在每一講設立一個專題,其課程視頻按照知識點被拆分成多個相對獨立的“部分”,每段視頻約10分鐘左右。
  • 學術對話
唐詩經典課程在每一主題後安排講教師之間的對話,重在課程內容的延伸和拓展,幫助學生加深感受,把握重點,理解難點,促使學生獨立思考。
  • 延伸探索
唐詩經典課程主要在論壇上進行,鼓勵學生們在論壇中展開自己的思辨和對問題的學術探索,互相幫助,共同提高。教師與助教儘量全面地回答論壇上學生提出的問題。
  • 練習題
練習題屬於過程訓練的實踐範疇,以線上練習為主。練習題是對教學過程的強化與檢驗,也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

教學目標

  1. 提升知識與能力。領會唐詩的內涵和意義,增加根源性學養,練就攻讀原典的能力。
  2. 掌握過程與方法。重視以興趣為導向的學習訓練,獲取過程與方法的鍛鍊,形成通達的見識。
  3. 培養情感與態度。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情感體驗,陶冶思想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培養創新思維。

教學要點

  • 教學方法
唐詩經典課程需要在10周時間內完成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學團隊嘗試用以下三種方法來解決學分和短學期之間的矛盾:
1.通過強化教學和訓練過程以增加容量,做到課堂教學和網路教學的融合,把浙江大學的通識核心課程和MOOC的網路資進行合理的利用。
2.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策劃以老師教為引導、學生學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完成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教學方式除了視頻展示以外,還有情境對話式、場景呈現式、師生討論式、助教答疑式,由以前的單一的教師教和學生學轉變為團隊互助型的討論式學習。
3.注重興趣學習,提升學習效果。唐詩是每個大學生不陌生的學習對象,因為自幼稚園到大學階段都在不同程度地接觸,缺乏的是學理的提升和學習境界的提高。教學團隊在教學過程中選取有代表性的經典名篇和名著,通過問題的解析和典範意義的剖析,從而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享受學習過程,進而舉一反三。

學習預備

預備知識

學習唐詩經典課程需要初步了解唐朝詩人、經典名篇和《唐詩三百首》等。

學習資料

書名
作者
ISBN
出版時間
出版社
胡可先、陶然
9787100107846
2015年1月
(參考資料來源:

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26日,唐詩經典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2020年11月24日,唐詩經典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教師簡介

胡可先,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從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方向研究工作。
陶然,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方向研究工作。
鹹曉婷,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從事唐宋文學與文獻方向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