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氈房

哈薩克氈房

哈薩克氈房是以遊牧為主的哈薩克族,逐水草而遷徙,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住一種易於支撐和拆卸的氈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薩克氈房
  • 用途:放置物品,住人和待客
  • 別名:花氈、白宮
簡介,藝術特點,結構,

簡介

它融入了哈薩克人獨有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藝術氣質、審美傾向、行為準則、宗教情懷等,反映了哈薩克人的社會組織制度和精神氣質,它和哈薩克人的文化融為一體,構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景觀
以遊牧為主的哈薩克族,逐水草而遷徙,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住一種易於支撐和拆卸的氈房。氈房上部為穹形,下部為圓柱形,四壁有網狀的木桿搭成整個氈房的骨架,再用芨芨草製成的蓆子圍住,外包白氈。氈房內,靠門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後半部分住人和待客。

藝術特點

哈薩克族的氈房藝術在草原到處可見。氈房內四周是掛壁,地上是花氈,各種幔帳都是刺繡藝術品,使人賞心悅目,仿佛置身於藝術殿堂。 哈薩克婦女中有很多人稱得上是民間藝術家,她們編織的氈房外圍主帶(哈語稱巴斯胡爾),是用一根根彩色毛線,按照一定的圖案精織而成的,主要用來加固氈房的木柵欄,美化氈房。做一條花氈,要經過很多工序,最基本的材料是民用的各種呢子和布片,把這些呢子和布片剪成毛角花、鹿角花等圖案,精心帖縫在氈子上,構圖嚴謹,色彩協調、美觀大方,同時又經久耐磨。特別是作為姑娘結婚嫁妝的壁掛,是每個氈房必備的裝飾品。姑娘們都要把自己喜愛的花卉、花邊圖案刺繡和勾繡在上面,有的還在圖案周圍鑲上金絲,綴上銀珠,手法巧妙,是很有欣賞價值的裝飾品。鋪在氈房地上,用於隔潮防寒、美化室內環境的補花氈(哈語稱“西爾達克”),大多繡有毛角、鹿角、樹枝、雲等圖案,用紅、黑、桔、綠、藍等色布套剪,正反對補,虛實相映,圖案粗獷豪放,色彩對比強烈,艷麗奪目,充滿草原氣息。
哈薩克族氈房內鋪著各種花氈,哈薩克語稱花氈為“斯爾馬克”。婦女們利用精巧的構思,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圖案,用染配成各種色彩的毛線沿著布剪的圖案,千針萬線,把兩層新氈縝密地縫製在一起,花氈中有黑底紅花、白底黃花、黃邊綠葉、綠邊白花,五顏六色,把整個氈片點綴得華麗美觀,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這些花氈大小各異,方正有別,用場不同。長方形的,多鋪在氈房地上,專供客人就坐;扇形的則是按照圓形氈房的角案而製作,做睡覺時的鋪氈,既軟綿舒適,又能防潮防寒。
在新疆廣袤無垠的草原上,綴滿了白色蘑菇似的氈房,由於氈房是由白色氈子做成的,裡面又布置得十分講究,所以人們稱之為“白宮”。

結構

新疆哈薩克族的氈房歷史比較悠久。漢武帝時嫁給哈薩克族祖先烏孫王的江都公主劉細君在《黃鶴》歌中唱到:“穹廬為室兮氈為牆,以肉食兮酪為漿……”這首詩中就描寫了氈房。看來,哈薩克的氈房最少也有最少兩千年的歷史了。
氈房高一般在三米左右,占地面積二三十平方米,四周是環形的氈牆,上面是圓形的屋頂。氈房的骨架是戈壁灘上的紅柳木做的;外圍的牆籬是用芨芨草編的;橫豎交錯成菱形的圍牆也是用細紅柳木做的;連線的材料是牛皮繩和牛筋;門框和門用松木製作。除此之外,要用大量的氈子和毛繩,整個氈房不用一枚釘子。牧區的哈薩克族一年要搬十幾次家,除冬季外,一年三季都要住這種氈房。這種氈房不僅具有便於攜帶、堅固和輕便等優點,而且,拆卸和安裝也很容易,一般兩個多小時即可“蓋”起來,所以很受牧民的歡迎。
整個氈房看起來用的東西不多,但建造一個氈房得花很大力氣。因為所有的建材全部是用手工加工而成的。就拿作為牆籬的芨芨草來說,都要長短、粗細一致,每根都繞有紅、黃、綠、白、黑等色毛線,並要排成美麗、和諧的圖案。一座氈房幾乎要用上千根芨芨草,這得花多大功夫啊。
氈房的大小是根據房牆的多少來定的。一般的氈房多用六塊氈牆。每塊房牆寬約2~3米,高約1.7~2米;如果人口多,經濟條件好,可建造8~10塊房牆的氈房。普通的氈房造價在2007年可達到四五千元。
氈房的設計者和建造者,不僅使氈房輕便耐用,而且富有濃厚的民族藝術特色,扎圍牆用的彩色主帶,寬約20~40公分。全部是用五顏六色的毛線織成的,花紋美麗大方。這種彩帶主要用於捆房牆和房桿的接頭處,不僅起到使氈房牢固的作用,而且使氈房顯得“富麗堂皇”。房門製作的也很講究,並雕有花紋和繪有圖案,吊在門上的氈子也用彩色的絨線,繡出各種鮮艷奪目的圖案,顯得大方,又富有藝術感染力。
也許有的氈房在外表看,不怎么起眼,但在內部卻布置的大方、合理,井井有條,試想在一個只有30多平方米的氈房內,既要有“客廳”、“臥室”,又要有“伙房”、“庫房”。要安排得好是不容易的。氈房的門一般朝東開。氈房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後半部分住人、待客。有時三代人要住在一個氈房裡,他們也會安排得很好。進門左上方是兒子和兒媳婦的床位,床前掛有緞幔;正中上方擺被、褥、衣、箱等物;右上方是主人的床位,有的還設有特製的床,一般不允許晚輩在上面坐臥,正中的衣物箱子前,鋪有華麗的氈子和地毯,是客人坐的席位;右下方擺有食物和飲具;左下方放置牲畜用具和獵具;正中央的天窗下放鐵皮爐。氈房的四周幾乎擺滿了東西,中間還留有很大的空隙,一般來十幾位客人也不顯得擁擠,有時在氈房裡舉行賽歌會、音樂會和舞會,可想而之這草原上的“白宮”容量有多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