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佩卡

哈維·佩卡

哈維·佩卡,美國漫畫作家。他的自傳性代表作品《光耀美國》講述小人物的悲喜人生,得到社會認可和讀者讚譽。與病魔鬥爭多年後,佩卡於2010年7月12日在家中病故,為數十年的人生畫上句號,而他在漫畫作品中記錄的真實人生況味卻讓人意猶未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維·佩卡
  • 外文名:Harvey Pekar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
  • 出生日期:1939年10月8日
  • 逝世日期:2010年7月12日
  • 職業:漫畫作家
  • 代表作品:系列漫畫《光耀美國
  • 性別:男
人物生平,漫畫創作,主要作品,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哈維·佩卡(Harvey Pekar),美國漫畫作家。1939年10月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一個猶太家庭,父母是波蘭移民,在當地經營雜貨店。佩卡母親是典型猶太女性,相信“應對未來做最壞打算,當事情發展好於預期時,才會感到驚喜”。也許是親職教育使然,佩卡內向敏感,憂患意識強烈,從不相信自己會得到命運垂青。
哈維·佩卡哈維·佩卡
佩卡中學畢業後進入凱斯西保留地大學歷史專業,一年後因無法適應學校對數學課程的要求而退學。從1966年工作至2001退休,他始終從事一種職業:退伍軍人局醫院檔案管理員,期間拒絕了任何升職機會。
佩卡雖以漫畫著稱,但他只寫不畫,繪畫部分全部交由插畫家完成。他一生曾與多名出色插畫家合作,其中,羅伯特·克拉姆可謂最佳拍檔。上世紀70年代,佩卡受克拉姆作品啟發,開始走上漫畫之路。1976年,佩卡創作《光耀美國》(又譯《美國榮耀》)第一部,克拉姆為漫畫配圖。
他經歷三次婚姻。第一任妻子卡倫·德萊尼是作家和教育家。第三任妻子布拉伯納與他生活時間最長,兩人沒有生育兒女,收養丹妮爾作為養女。
2010年7月12日凌晨1時許,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海茨警方接到訊息,趕到佩卡家中,發現這位擅長講述小人物故事的漫畫家已悄然離世,享年70歲。
警察局長邁克·坎農說,佩卡生前罹患哮喘高血壓抑鬱症等多種疾病,死因尚不清楚。妻子喬伊斯·布拉伯納伴隨佩卡走到生命盡頭。她說,佩卡前一天下午就寢,當時情緒不錯。

漫畫創作

儘管來自“超人故鄉”克利夫蘭,佩卡似乎對超人漫畫“不感冒”。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既跑不過子彈,也無法躍上高層建築,更不會在街角電話亭換上超人外衣。不過,他一直試圖展現另一種英雄主義情懷:普通人用心而有尊嚴地生活。
佩卡的代表作品《光耀美國》系列漫畫佩卡的代表作品《光耀美國》系列漫畫
除記錄自身生活外,佩卡為大量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立傳,挖掘他們平凡生命中的不平凡瞬間。2003年的《光耀美國之無名英雄》中,佩卡在退伍軍人局醫院的同事羅伯特·麥克尼爾成為故事主角。在佩卡看來,雖然從未得到稱頌,但這名非洲裔美國軍人的越戰經歷足以讓他成為英雄。
佩卡曾抱怨,漫畫並未給他帶來物質利益。不過,他作品的藝術價值逐漸得到世人認可。《光耀美國》第一部獲得1987年美國圖書獎;上世紀80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他曾作為嘉賓數次亮相“名嘴”戴維·萊特曼主持的《晚間訪談》節目。
他的家庭、婚姻、工作、同事、病痛在一幅幅耐人尋味的漫畫中得到充分展現。在與妻子布拉伯納合著的《光耀美國之抗癌一年》中,佩卡詳細描繪他面對淋巴癌時的恐懼脆弱、治療經歷的漫長曲折。內容簡介上說,這本書“講述主人公患病一年間所發生的故事,與此同時,周遭世界仿佛也呈現病態。”
封面插畫上,佩卡發病伏地,隨身物品散落一地,妻子蹲在旁邊說:“哈維,親愛的,別管這些小零碎。先進屋再說。”畫面色調黯淡,一派肅殺之氣。

主要作品

他從創作漫畫作品開始,佩卡就迅速“改變了當時英雄主義”的文風,而將自己在克利夫蘭當文員及與第三任妻子的普通工作和生活經歷作為創作藍本,按時間順序漸進出版漫畫作品。佩卡1976年出版的漫畫《光耀美國》是一部系列作品,2003年被拍成電影,最近的一部在2008年面世。佩卡還在1994年出版了自傳體漫畫《我們的癌症生涯》,描述了他與淋巴瘤抗爭的經歷。
佩卡的代表作品《光耀美國》系列漫畫佩卡的代表作品《光耀美國》系列漫畫
人們說,佩卡的人生是一本打開的漫畫書。與其他鐘愛超級英雄的漫畫家不同,佩卡更傾向描繪普通百姓的生活。他最知名的系列漫畫《光耀美國》以自身為原型,記錄一名醫院檔案管理員平凡而不乏戲劇色彩的人生歷程。
翻開《光耀美國》,讀者看到一個毫不起眼的佩卡:憂心忡忡,陰鬱暴躁,神經敏感,孤獨無助。在超市排隊結賬時抱怨嘀咕,在疾病纏身時頑強抗爭。不過,生活中的佩卡更為豐滿多面。在小職員外表下,他其實是個知識淵博、頗有見地的書評家、爵士樂評家、短篇小說家。
“光耀美國”這個標題頗有嘲弄意味,因為故事裡既沒英雄,也沒榮耀,只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副標題“來自克利夫蘭的街頭巷尾”點明了作品的平民本色。
“他(佩卡)是克利夫蘭的靈魂,”克拉姆說,“他充滿熱忱,擅於表達,是個倔脾氣的猶太人。我欣賞他毫不迴避陰暗面的態度。”
在佩卡的作品中,陰暗總伴隨一絲光亮,平凡中也不缺乏樂趣。佩卡認為,生活中的幽默比電視上戲劇演員的表演更有趣,“那些事就發生在你面前,出乎意料,沒有定式。那正是我想描繪的東西。”
改編自佩卡漫畫的同名電影《光耀美國》2003年在聖丹斯電影節上摘得評審團大獎,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劇本提名,得到影評人一致好評。佩卡自己也在電影中現身表演。
事後回憶作品被導演看中的經歷,佩卡仍感意外。“對我而言,這種事不大可能,”佩卡解釋說,“我不認為有人會花數百萬美元拍攝一部改編自發行量不過數千冊的漫畫的電影。這著實讓人驚奇。”
佩卡說,以他為原型的影片主人公是個毫不起眼的普通人,儘管有點學究氣,卻沒接受多少正規教育。“……他就在我們身邊,有一份差事,如今深陷第二次婚姻的重重危機。如果你想在電影中尋找浪漫故事、逃避主義或拯救世界的奇幻英雄,對不起,這部電影不適合你。”
電影《光耀美國》的巨大成功出乎佩卡意料,但他仍然難以歡呼雀躍。他在《光耀美國之電影一年》中記錄影片對他造成的影響。漫畫中的佩卡說:“我缺乏安全感,過於偏執多疑,以至無法為它(影片成功)狂歡。”
談及《光耀美國》系列作品的內涵,佩卡說,這是一部正在繼續的自傳,“主題就是活著。找份工作,尋覓伴侶,有個棲身之地,找個有創意的發泄途徑。生活是場消耗戰。你必須活躍在各個前線。挑戰一個接一個。我已厭倦掌控這個一團糟的世界。這是一場必敗之戰,但我無法放手。我試過,但做不到。”

人物評價

根據漫畫改編的電影《光耀美國》根據漫畫改編的電影《光耀美國》
在獲悉佩卡的死訊後,曾在《美國榮耀》一片中飾演佩卡的保羅·賈馬蒂在一份聲明中說,在他所結識的人當中,哈維最擅體察人情,富於同情心,“他充滿智慧,思想深邃,幽默風趣。他是了不起的藝術家,真正的美國詩人,無人能夠取代他。”
一些文藝界人士指出,佩卡的漫畫作品自成一家,風格獨特,但在漫畫界並不屬於“非主流”。俄亥俄州立大學比利愛爾蘭卡通圖書館和博物館創立者露西·卡斯韋爾說,佩卡擁有大量讀者,獲得主流社會認可。美國不少公共圖書館收藏他的作品,她所在的圖書館存有佩卡全部書籍。
“他撰寫尋常百姓故事,20世紀末最負盛名的插圖畫家把這些故事變為漫畫。作為開創者,他將被歷史銘記,”卡斯韋爾說,“人們對他所講的故事高度認同,因為,這就是他們的人生。”
談及佩卡漫畫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影響力,漫畫家塞思認為,佩卡處於“地下漫畫”和“非正統漫畫”兩個藝術代際中間,承上啟下,作用獨特。塞思認為,佩卡的作品不以挖苦嘲諷、黑色幽默或情景喜劇吸引眼球,而憑藉展現生活原貌的真誠努力打動人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