咼姓

咼姓

漢族姓氏,較罕見。有幾種出處:一 源於風姓,出自女媧氏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去部首為氏。二,源於外夷,出自在秦、漢之際西域咼國,屬於以國名為氏。三, 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時期楚國玉人卞咼,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咼姓
  • 所屬民族:漢族姓氏
  • 來源:女媧氏之後裔
  • 筆畫數:7
基本介紹,姓氏起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字輩排行,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歷史名人,咼拯,咼輔,咼文光,

基本介紹

咼[咼、媧、𩰬,讀音作gē(ㄎㄨㄞ),古音讀作hé(ㄏㄜˊ),亦可讀作guō(ㄎㄨㄞ),就是不可讀作wāi(ㄨㄞ)]
咼姓
通用:咼
鄭碼:JLOD,U:5459,GBK:DFC3
筆畫數:7,部首:口,筆順編號:2512534
《康熙字典》解釋:【醜集上】【口字部】 咼; 康熙筆畫:9; 頁碼:頁181第19 【唐韻】苦媧切【集韻】空媧切,音跬。【說文】口戾不正也。【廣韻】同喎。【集韻】或作。又與和同。【淮南子·說山訓】咼氏之璧。又【正字通】音戈。姓也。南唐咼拯,宋咼輔,明咼文光。
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咼,音‘戈’,又與‘和’同。<淮南子>有咼氏璧,即卞和之‘和’。或云:女媧氏之後,去女以咼為姓,明代公安多咼氏。”
據典籍《中國姓氏大全》中“咼”姓條目注釋:“咼gē,罕見姓(又音guō)。南唐有咼拯,宋代有咼輔,明代有咼文光。”
在史籍《淮南子》中記有:“咼氏璧,注音為‘hé’,即卞和之‘和’。或云:女媧氏之後,去女以咼為姓,明代公安多咼氏。”
在典籍《辭海》、《現代漢語詞典》等中,咼,皆注音為guō,簡化為“咼”。
在文獻《新編千家姓》中,“咼,注音為‘gē’”,本字未簡化。
顯然,咼(咼)字,主要源自三皇之一的女媧氏,是以先祖稱謂字拆文簡化形成的姓氏符號,為母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標誌之一。

姓氏起源

咼(guō)姓源出有:
咼姓

第一個淵源

源於風姓,出自女媧氏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咼(咼)這一姓氏,主要源出遠古三皇之一的女媧氏,是以先祖稱謂字拆文簡化形成的姓氏符號,為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轉換的典型標誌之一。媧氏為遠古母系氏族社會末期最強大顯赫的氏族部落,後來逐漸分化演變為大大小小許多支部落,成為華夏各民族之濫觴,包括父系氏族時代的北方黃帝部落、蚩尤部落以及南方炎帝部落(後世稱“中華人文三始祖”)等,是故後世有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即各族都尊女媧為華夏創世之祖,與伏羲、神農並稱“三皇”,女媧因此有“媧皇”之名。在氏族發展和分化的過程中,始終有一支氏族部落保留了“媧”氏名號,直到後來夫權橫流之時,方去“媧”字之“女“旁為改為咼氏,後有簡筆為咼氏,姓氏字讀音由wā(ㄨㄚ)轉為guō(ㄎㄨㄞ),與現在的姜姓、姬姓、嬴姓以及軒轅氏的形成時間和方式相同。
咼姓
媧氏、姜姓、姬姓以及嬴姓都帶有女字部首,留下了明顯的母系氏族社會的痕跡,而“軒轅”是一直以軒轅黃帝的名號為部落名的一支父系氏族,直到發展成為姓氏。咼氏(咼氏)族人大多尊奉女媧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外夷,出自在秦、漢之際西域咼國,屬於以國名為氏。秦、漢時期,在西域地區絲綢古道上有一小國,名為咼國,被時人稱為“千金菜”的一種蔬菜,即是漢王朝花費大量金銀從咼國買來了種子,在中原地區種植開來的。著名宋朝學者陶觳在其《清異錄》中記載:“咼國使者來漢,隋人求得菜種,酬之甚厚,故名千金菜,今萵苣也。”千金菜,即今天的萵苣,俗稱萵筍。由於漢王朝當時為了引進這一新的蔬菜品種而不惜千金代價,故得此美名。著名晉朝學者葛洪在《肘後方》中,也稱它為萵苣菜,可見在魏、晉之時,人們已經正式將它列入日常菜譜中了。
萵苣是在晉朝以前從咼國傳入中原的。雖然咼國的建國、處地、存亡時間等仍待進一步詳細考證,但咼國的存亡時期正為“東方帝國”大漢王朝最為強盛之際,其國人被漢化成為咼氏之一源,後簡筆為咼氏,正確姓氏讀音作gē(ㄎㄨㄞ)。

第三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時期楚國玉人卞咼,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戰國時期有一塊著名的“和氏璧”,引發了許多傳說、故事。和氏璧在典籍《淮南子》中實作“咼氏璧”,說明“咼”作為姓氏,在戰國時期即已形成。後許多姓氏學文獻將“咼”注音為hé(ㄏㄜˊ),顯然是受了“咼氏璧”的影響。楚國的采玉人卞咼在山林中採得一塊璞(石中之玉),獻給新即位的楚蚡王熊蚡冒(公元前757~前741年在位)。楚蚡王命掌玉的官“玉人”拿去鑑定,這個玉人鑒玉的水平並不高,因此說其只是塊石頭,卞咼便因欺君之罪而被砍斷了左腳。楚蚡王逝世後,楚武王熊通繼位(公元前741~前690年在位),卞咼再把那塊璞獻上去,那玉人還是指認為石頭,卞咼又因此而右腳被砍斷。楚武王逝世後,楚文王熊貲繼位(公元前689~前675年在位),卞咼不敢再去獻璞,他在家中抱著那塊璞哭泣不止,雙眼淚盡,而繼之流以血。鄰人感之,又告訴了楚文王。楚文王聽說此事後,立即派人去查問緣由。卞咼說:“我並不是為自己斷足而悲傷,所悲傷的,是美玉竟然被說成是石頭,講真話的人竟然被說成講假話的人啊!”楚文王覺得此事真相不應當如前君那樣莽然下斷,而是需要實實在在地考查落實,便命玉人仔細雕琢那塊璞。當玉工小心琢開璞殼後,果然發現其中是一塊美瑕無倫的玉。於是將之製作成一座玉壁,楚文王親自命其名為“咼氏璧”,以慰卞咼。這個歷史事件傳說久遠,但在後來的典籍《韓非子·和氏篇》中,卞咼被訛記為同音字卞和,且咼氏璧被記為和氏璧,此後各類史籍多隨之而載,實為訛記。
卞咼的子孫後裔,有以“卞”為姓氏者,稱卞氏;有以“咼”為姓氏者,稱咼氏,正確姓氏讀音為hé(ㄏㄜˊ)。當然,也有的以“和”為姓氏者,稱和氏。該支卞氏、咼氏、和氏同宗同源,皆世代相傳至今,世不通婚。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晉朝時期尚書師咼,屬於避諱改姓為氏,或以先祖名字為氏。師氏,出自夏商時代管理樂技的官職,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姓譜》的記載,夏、商時期,管理樂技職官名師,如上古時期的師延,商王朝時期的師涓等。周王朝時期也有師尹之官,專職掌管音樂歌詠。這些人的後代子孫遂以職官為姓,乃成師氏。據典籍《廣韻》、史籍《通志·氏族略》等的記載,到了晉朝初期,有位著名的師氏後裔名叫師咼,在西晉王朝初期出任尚書官事。因晉王朝真正的創立者、晉武帝司馬炎之伯父、曹魏國重臣司馬懿的長子叫司馬師,在晉武帝建立西晉王朝後尊其為晉景帝,師咼為了避君主之名諱,就將自己的姓氏字“師”摘去一橫,改為“帥”字,稱帥咼。
從此,在這位帥尚書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所改避諱字為姓氏者,稱帥氏,亦有改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咼氏,正確姓氏讀音作gē(ㄎㄨㄞ)。
註:
中校注評:這裡的介紹不知是誰寫的,這第四個淵源實際上是錯的:“源於姬姓,出自晉朝時期尚書師咼……”這個避諱改名的淵源完全是錯的。根據師姓和帥姓起源,他們的那個祖先實際上叫做“師昺”,根據《廣韻》和《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記載,原來師姓出自古代掌樂之官,因為古代掌樂之官曰師,故以官為氏而姓了師氏,傳到春秋時代,有一位師昺在晉國擔任尚書的官職。到了晉武帝司馬炎纂奪魏權後,建立西晉,結束了三國時代,他追伯父司馬師為晉景帝,並令天下避“師”字。以尚書師昺為代表的師氏家族為避名諱,只好減去姓氏“師”字中的一筆,改為“帥”姓。後來,過了晉朝,帥氏的子孫有的又恢復為師姓,有的則依舊為帥姓姓。
由於很多電腦系統將“師昺”(bing)誤作“師咼”,因此造成一些人誤把“師咼”作為咼姓起源,實際上史書中是沒有“師咼”這個人名的。相類似的,還有把南宋末代皇帝趙昺誤作“趙咼”,把南宋奸臣万俟卨誤作“万俟咼”,這都是很容易讓人犯的錯誤。不可不慎。
上述前三種淵源,比較讓人信服。尤其是源於“卞咼”說。因為在和氏璧(咼氏璧)的出產地,湖北西北一帶,一個地方同時又卞姓和咼姓,但兩姓自古以來不通婚,大抵是秉持同姓不婚的祖訓。遷徙分布咼公正德:宋代進士,供職於宋末“大理寺”評事。(出生時間約在公元1095-1100年間)祖籍地為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遷徙地為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遷址有三種可能分析:一是德公的先祖遷徙;二是德公舉家遷之;三是德公朝廷為官到了衣錦還鄉之際,皇上恩賜居之。德公之後裔廣泛活動與分居在長江中下游南北兩岸之地的湖南省洞庭湖流域,湖北省江漢平原等地。
據《咼氏族譜》史資記載德公為第一世祖,至第六世祖克明公生子有二:長子壽佐居湖北監利、次子壽佑居湖北公安。
第七世祖壽佐公生子有五,分居如下:長子酉孫居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其長子榮顥[門貴]居公安縣;次子榮頌[二郎]居華容縣,石首市居住的咼氏部落為華容籍至第十四世祖洪海公之後裔,湖北省監利縣有一支咼氏族人為華容籍第十四世祖文海公之後裔的第十八世祖孫一中公舉家遷之);江陵縣境內咼氏部落應為酉孫公之後裔。次子寅孫居住湘陰縣。三子成孫居重慶市雲陽縣高陽鎮。四子嗣孫居華容縣(目前華容縣境內居住的為酉孫公之子榮頌的後裔)。是否記載有誤,有待考證。五子章孫居監利縣。
第七世祖壽佑生子有一:文孫公遷徙江西省吳西洪都(今南昌市西南部),至公元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文孫之子:成公(第九世祖)舉家遷徙至楚南南寶郡邵東(進湖南省邵陽市)任職協正。
各祖籍地在不同時間內均有族人外遷情況,有待共同考證。

得姓始祖

女媧、卞咼(卞和)、師咼(帥咼)。

遷徙分布

咼氏(咼氏)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六百六十九位,以太原、琅琊、平原、豫章、長沙為郡望。
元朝動亂時期,一個名叫咼菜頒的咼氏族人從外地遷移至洞庭湖地區定居下來。咼菜頒的後人歷經幾百年的繁衍生息,到明朝時期在公安一帶頗為顯赫,並逐漸向周邊地區分播。當時中國文壇性靈派的代表“公安三袁”曾為咼氏家族寫過家繩,現仍見於三袁文集。目前,約有兩三萬咼氏組人居住在洞庭湖流域。
湖南邵陽有地名咼家園,江蘇南京六合區的新集鎮有地名路咼、中咼,廣東東莞市常平鎮橋有大咼村,湖北石首調關鎮有咼家台……這些地方都是或曾經是咼氏族人聚居的地區。
今湖北省的荊州市公安縣、監利縣、石首市、襄陽市南漳縣、孝感市,湖南省的岳陽市華容縣、常德市安鄉縣、臨澧縣、邵陽市,江蘇省的南京市六合區,山東省的濰坊市高密市,四川省的資陽市安岳縣、遂寧市、重慶市的銅梁縣、合川縣,遼寧省的大連市,北京市,上海市,台灣省等地,均有咼氏族人分布。

字輩排行

湖南洞庭咼氏(咼氏)字輩:
祖派:“正從聞仁世克壽孫榮成思必仲海經應養一鳴南”;
宗派:“家人同履泰鼎壯晉升中臨豫師謙益復觀大有豐”;
續派:“乾元恆濟澤坤利萃鹹亨積善徴餘慶含章另可貞”。
湖南邵陽咼氏(咼氏)字輩:“仕景思一世廷登懋養萬榮宗開文昌助朝京殿安心境本長美書田桂發香積善餘慶享修身福壽康”。
山東高密咼氏(咼氏)一支字輩:“永新清善志”。
山東高密咼氏(咼氏)一支字輩:“有德玉智永”。
湖北南漳咼氏(咼氏)字輩:“光宗耀祖明登朝廷”。
四川遂寧咼氏(咼氏)字輩:“朝廷有道啟文明”。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後又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在唐朝時期也被廢除不再。
平原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期的西漢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為國,或為郡。北魏時期廢黜。隋、唐兩朝曾以山東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省陵縣。
豫章郡:亦稱南昌府、南昌郡。原為春秋時期的洪州之地,戰國時期秦國置為九江郡。楚、漢之際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陳時包有今江西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歷陵、彭澤、柴桑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區。隋朝時期為洪州治所。唐朝以後又改為豫章郡洪州,後期曾改為鐘陵縣,再後又改為南昌。五代時期的南唐及明、清諸朝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為洪都府治,其時轄地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
長沙郡:亦稱長沙國。距今約十五~二十萬年以前,長沙地區有人類的活動,經過十五~二十萬年的發展,長沙歷史進入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五千年,長沙先民開始過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進入母系社會;約公元前三千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屈家嶺文化階段;約公元前兩千五百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龍山文化階段,這時有了原始農業,漁獵仍是人們謀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業、石器加工技術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並產生原始的紡織和玉器加工技術。傳說,人文始祖炎帝和黃帝都曾來過長沙。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曾“披山通道,南至於江,登熊、湘”,後來就把長沙這片地土封給了他兒子少昊氏。宋朝學者羅泌在《路史》中記載:少昊氏“始於雲陽,胙土長沙”(胙,賞賜),據此,傳說中的少昊氏是遠古長沙的一個氏族首領,是開發長沙的第一人。長沙,夏王朝時期屬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時期,三苗國消失了,但三苗後裔仍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這時長沙屬“揚越”(荊蠻),史稱“揚越之地”,作為古越人(古長沙越人為揚越的的一支)到這時創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幾何紋飾硬陶即印紋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徵。商周時期,北方中原王朝對南方“荊蠻”、“揚越”的戰事頻繁,雖未能在這裡建立起他們直接的統治,但“揚越之地”一度成為商周的“南服”,迫使“荊蠻”臣服納貢。據典籍《逸周書·王會》記載,周初營建雒邑告成,各方諸侯來賀,貢物中有“長沙鱉”一種,這是“長沙”一名見於史籍的最早記載。商、周時期,中原文化傳入,長沙進入青銅器時代。長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蓋的半地穴式房屋,過著氏族生活,主要以石器作為工具,生產上依靠刀耕火種。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銅鑄造技術傳入,開始使用和製造青銅工具銅斧,到西周后期出現了銅製大鋤(鬆土工具)、銅插(耙,鬆土和起土的農具);而且還製造出了形制考究、紋飾精美的青銅容器、樂器。長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銅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藝水平,富有鮮明的越族風格;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在寧鄉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銅器中珍品;1959年以來寧鄉、長沙縣出士的十幾件銅鏡,一般重七十~八十公斤,最大的二百二十一公斤半,為中國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商代銅鏡。東周以後,長沙進入春秋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動亂年代,春秋末期,楚國(荊楚)的勢力進入長沙。戰國初期,越國滅吳國,楚、越兩國對峙開始,長沙成為楚國東南邊陲的要塞。戰國中期,楚國實行變法,國力強盛,對南部地區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湖南全境納入了楚國版圖,長沙成為楚國南部的軍事重鎮,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廣闊地域的政治軍事中心,楚國在長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對長沙的進入,加上經過數百年的戰爭,古越人消失了,長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融合。楚人的南侵,帶來了中原和江漢地區的生產工具和生產經驗,使長沙地區進入了鐵器時代,長沙結束了商周以來延續了一千多年的原始狀態,直接進入封建社會。楚國至楚懷王時國勢日弱,諸侯各國特別是秦國對楚國多次發起戰爭,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國大將王翦率軍南下,打敗楚軍在江南的餘部,楚國以長沙為政治軍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國所征服,楚國滅亡。長沙(湖南)作為楚地和楚國軍事重鎮的時間長達八百多年,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其時轄地在今湖南省東部、南部一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全州市、廣東省連縣、陽山縣、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區,長沙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從秦朝開始,長沙開始納入中國統一的政治版圖,並第一次明確地以一個行政區域載入史冊。秦朝長沙郡涵蓋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廣東的連縣、廣西的全州等地,面積幾乎相當於今湖南全省,臨湘縣為治所。秦朝滅亡,漢王朝建立。漢高祖劉邦稱帝之後,於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西漢王朝開國功臣吳芮為長沙王,以原秦朝的長沙郡建長沙國,臨湘縣駐所作為國都,也標誌著湖南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諸侯國,長沙成為王國都城。長沙王是長沙國的最高統治者(最高官員),其王位世襲,但自東漢漢朝對諸侯王國改變體制之後即漢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實際成為有名無實的番王了。長沙國從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始封至漢孺子嬰居攝二年(丁酉,公元7年)被廢除,存在了二百多年,長沙國先後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古長沙城作為漢王番都,臨湘古城位於長沙國的中心地帶,為歷代長沙王的駐所和長沙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古書《水經注》記載,臨湘城(即古長沙城,史稱臨湘故城)系吳芮始封長沙王建築。漢後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吳氏長沙國廢除。吳氏長沙國時期,為古代長沙歷史上輝煌時期,政治上始終不渝維護國家統一,是西漢王朝的忠實諸侯王國。劉邦所封八個異姓諸侯王臧荼、韓信、英布等七個諸侯王全部消滅,唯獨吳氏長沙國自始至終效忠朝廷,就是淮陰王英布(長沙王吳芮之女婿)反叛,長沙王吳臣(吳芮之子)還大義滅親。吳氏長沙國自吳芮始封,到漢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其五世孫吳著死,因無子被撤除,共傳五代,歷時四十六年。王國的官吏制度與西漢朝廷相同,設有丞相(漢高祖初曾稱柱國),由朝廷直接委任,名為輔佐諸王,實際上是派來掌握本國實權以控制地方的。公元前158年漢文帝之子漢景帝繼位,重置長沙國,史稱“劉氏長沙國”,漢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漢景帝庶子劉發封為長沙王。劉發之長沙國正值西漢王朝大削諸侯王國勢力的時候,自漢前元二年~漢中元五年(公元前155~前145年),隨著朝廷對諸侯番國管理體制的改變,這時的長沙國轄地大為縮小,已析出桂陽郡和零陵郡,僅有臨湘、羅、下雋、益陽、連道、湘南、安成、丞陽、茶陵、攸、昭陵等十三縣;長沙國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實際權力,不得干預自己所轄諸侯國的政務,成為名義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改制以前稱為“臣相”),下至縣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劉氏長沙國”從劉發始封到劉舜被廢,共傳七代八王,歷時一百六十四年,隨西漢王朝滅亡而拆除。漢綏和元年(戊辰,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為帝建“新朝”,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改名“撫睦縣”。王莽政權很快就被西漢末農民大起義所淹沒。漢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原西漢皇室宗族、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劉秀(即光武帝)擁兵稱帝,又建立起一個漢朝,因以洛陽為都,史稱東漢。由於全國各地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隊伍和各色武裝割據,劉秀又展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東漢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劉秀遙封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復建長沙國,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勢。到漢建武九年(己丑,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長沙相韓福、桂陽太守張隆、零陵太守田翕、蒼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錫光等,相率遣使貢獻,悉封為列侯。至此,包括長沙在內的湖南全境正式歸於東漢,長沙的歸漢,對劉秀統一天下的戰爭起到了重要作用,劉秀於東漢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年)統一中國。長沙已早在漢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被劉秀以長沙王劉興等“皆襲爵為王,不應經義”,將其改封為臨湘侯,又將長沙國廢除,改為長沙郡。三國和西晉時期,長沙為長沙郡郡治,屬古荊州。西晉後期和南北朝時期,長沙為長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長沙為潭州總管府;後期改州為郡,長沙又為長沙郡郡治。唐朝時設潭州治所,曾屬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時期的長沙窯,曾興盛一時,成為釉下彩的發源地。五代十國時期長沙為楚國國都,這也是唯一以長沙為都城建立的國家。隋朝初期,長沙郡被廢黜,隋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及唐朝的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曾改潭州為長沙郡,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宋朝時期,長沙為潭州治所。北宋設嶽麓書院,將長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時期。元朝於至元十一年(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時改為潭州路,湖廣行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仍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隸屬湖廣行省;文宗天曆二年因“天子臨幸”而改名天臨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為長沙府治所,隸屬湖廣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長沙同為長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時長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稱,為中國最重要的米市之一。在太平天國軍攻打長沙的清朝末年,曾國藩成為“湖南第一人”,長沙府湧現出在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國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滅太平天國,發動洋務運動,收復新疆等,對晚清的中國造成深遠的影響。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長沙成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動地。戊戌變法的陳寶箴、譚嗣同,在長沙興辦時務學堂。之後自立軍起義、華興會、公祭陳天華和姚宏業、瀏萍醴起義、搶米風潮,都是很有影響力的活動。黃興在清朝末年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動,為中華民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長沙縣、市分治,設“長沙市”,為湖南直轄市,長沙一直作為湖南省會至今。長沙在民國時期是中國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清宣統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10月22日,焦達峰、陳作新為首的起義新軍光復長沙。民國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曾就讀於時務學堂的蔡鍔發動了護國運動。民國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長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儉學,長沙也是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地之一。毛澤東、何叔衡、任弼時、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領導人都在長沙讀書或者從事政治活動。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並試圖攻打長沙;失敗後他轉向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現實方針。民國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曾是長沙發展的鼎盛時期,經濟物業繁榮,初期成為抗戰的大後方。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成為長沙城最為悲慘的事件,全城各種歷史文化遺蹟幾乎損失殆盡。民國二十八~三十三年(公元1939~1944年),長沙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中、日雙方以長沙為中心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戰役,中方取得前三次戰役的勝利。1949年8月5日,長沙正式建立共產黨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長沙開始重建與發展。長沙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毛澤東早期讀書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被認為是革命紀念地。改革開放初期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長沙經濟開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長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成為中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
長沙堂:以望立堂,亦稱揚越堂。

家譜文獻

華容咼氏族譜,著者待考,明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華容咼氏族譜,著者待考,現代鉛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資料有待補充。

歷史名人

咼拯

(生卒年待考),五代時期南唐人。南唐保大年間(公元943~957年),曾任歙州縣令。

咼輔

(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官吏。據《續資治通鑑》記載,咼輔先為一進士,在宋紹興四年(金天會十一年,公元1134年)農曆12月壬午,武翼大夫、吉州刺史、統制鼎州軍馬杜湛為湖北路兵馬副都監,修武郎、閤門祗候、添差統制軍馬鼓筠充東南第八將。馬鼓筠本與劉超合流,有進士咼輔者,為張用所略;後咼輔入馬鼓筠軍中,與進士路居正勸馬鼓筠立功歸朝廷。時劉超據澧州,程昌寓遣兵擊之,不勝。咼輔等令馬鼓筠以藥紙為書,陳破賊計,密遣安鄉縣監稅劉汝舟持詣湖西,乞掩殺劉超,程昌寓亦遣使臣齎蠟書報之。劉超為馬鼓筠所襲,敗走,馬鼓筠以所部詣昌寓降。程昌寓有戰士、鄉兵合九千餘人,用湛為總帥,至是程昌寓奏湛屢立奇功,馬鼓筠臨敵宣力,故皆擢之。既而錄咼輔之勞,亦以為連州文學。後升任縣令。

咼文光

(生卒年待考),湖北公安人。著名明朝巴縣縣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