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羹

和羹

和羹,漢語辭彙。

拼音:hé gēng

釋義:1、配以不同調味品而製成的羹湯。2、用以比喻大臣輔助君主綜理國政。3、喻宰輔之職。4、借指梅花。

借指梅花,出自《梅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羹
  • 釋義:借指梅花
  • 出處:《梅花》
  • 啟示:諷刺那些愚蠢遲鈍的人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相關文章,譯文,字詞解釋,啟示道理,

詞目

和羹

拼音

hé gēng

引證解釋

1、配以不同調味品而製成的羹湯。
《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孔 傳:“鹽,鹹;梅,醋。羹須鹹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陽書》:“貝錦以繁采發華;和羹以鹽梅致旨。”
2、用以比喻大臣輔助君主綜理國政。
唐 錢起 《陪郭令公東亭宴集》詩:“不愁懽樂盡,積慶在和羹。”
唐 張說 《恩制賜食於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詩:“位竊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清 錢謙益 《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二:“舉朝水火和羹苦,於野玄黃戰血重。”
3、喻宰輔之職。
唐劉禹錫《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改月偶書所懷》:“受賑新梁苑,和羹舊傅嚴。”
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門下侍郎平章事制》:“弄印之名已著,和羹之命爰行。”
4、借指梅花。
徐貴《梅花》:“結實和羹知有日,肯隨羌笛落天涯?”

相關文章

譯文

原文:人有和羹者,以杓嘗之,少鹽,便益之。後復嘗之向杓中者,故曰:“鹽不足。”如此數益升許鹽,故不鹹,因以為怪。
譯文:有個人調一鍋湯,先盛出一勺試著嘗了一口,覺得味淡,往鍋里又加了一些鹽,然後再去勺里嘗嘗,仍覺味淡,便說:“鹽不夠!”就這樣幾次,增加了一升左右的鹽,還是不鹹,因此覺得這事很奇怪。

字詞解釋

①和(huò):協調。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和羹:為羹湯調味。
②杓:勺子。
③嘗:品嘗。
④益:加。
⑤復:再、又。
⑥向:先前、剛才。
⑦故:仍然。

啟示道理

諷刺那些愚蠢遲鈍的人,告訴我們做事要思考、動腦筋,而不能盲目地肯定和解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