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墨玉奎雅折刀

和田墨玉奎雅折刀

新疆出小刀的地方很多,其中有英吉沙小刀、莎車買買提折刀、伊犁沙木薩克折刀、和田墨玉奎雅折刀等。和田墨玉奎亞小刀是維吾爾人民的傳統手工藝品,以其主要產地在墨玉縣奎亞鄉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田墨玉奎雅折刀
  • 簡介:1913年置和闐縣。曾稱豁旦、五端、忽炭,均系同名異譯
  • 詞性:名詞
  • 分類:兵器
  • 1959年:將和闐簡化為和田
和田市簡介,和田墨玉,和田墨玉奎雅折刀,

和田市簡介

1913年置和闐縣。曾稱豁旦、五端、忽炭,均系同名異譯。一說源自於闐,于闐系古代尉遲部落名。一說系藏語,意為“玉邑”。一說為印地語“柵欄”、“牲畜圈”,或“碉堡”之意。《大唐西域記》稱瞿薩旦那,系梵語“地乳”之意。1959年將和闐簡化為和田。
和田墨玉奎雅折刀
和田歷史悠久,漢代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兩漢書、《魏書》、《隋書》、《新唐書》、《舊唐書》、《新五代史》、《舊五代史》、《宋史》、《明史》皆稱于闐。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屬西域都護府管轄。唐上元二年(675年)置毗沙都督府,隸屬安西都護府。置於闐鎮,為安西四鎮之一。地當吐蕃要衝。《新唐書》稱作西山城。北宋屬喀喇汗王朝,南宋屬西遼。元代為察合台阿魯忽的封地,曾設定斡端宣慰使元帥府。明朝復稱于闐。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設和闐辦事大臣,轄額里齊、哈拉哈什、玉瓏哈什、齊爾拉、克勒底雅、塔克等六城。光緒九年(1883年)置和闐直隸州,州治額里齊(伊里齊),隸喀什噶爾道。1913年改直隸州為和闐縣。1920年置和闐道,和闐縣屬和闐道。1928年屬和闐行政區,1943年屬和闐督察專區。1950年屬和闐專區。1959年和闐縣改名和田縣。1977年後屬和田地區。1984年和田縣析置和田市。
和田市位於崑崙山脈北麓,浩瀚的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南緣,於1983年9月9日被國務院批准建市,1984年8月18日正式掛牌;是和田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市行政區劃總面積約466平方公里,現轄5鄉2鎮,1個管理區,4個街道辦事處,1個工業園區和2塊“飛地”,一個是市區北邊120公里的阿克恰勒管理區,那裡有一塊15萬畝的草場,另一個是在市區南方140公里的皮西牧場,那裡有一個189萬畝的天然牧場,每年6至8月盛草期非常漂亮,共有111個行政村,21個社區,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漢族、回族、哈薩克等19個民族共同組成的多民族聚居城市。現有常住人口約28.2萬,其中城市人口約9.6萬人,占總人口的34.3%,農業人口約18.4萬人,占總人口的65.7%。和田市素以“玉石之都、地毯之鄉”著稱於世。玉、地毯、絲綢作為和田的“老三寶”,聞名遐邇,飲譽海外;維吾爾醫藥、大芸、阿膠被譽為和田的“新三寶”,潛力巨大,商機無限。

和田墨玉

和田玉的墨玉呈灰黑—黑色,致色因素是因為含有一定量的石墨包體,墨玉是雜質致色,墨玉的黑色由內部的石墨包體所致。墨玉的顏色經常是不均勻的,黑色呈花斑、條帶狀分布。
墨玉含有石墨,石墨晶體呈片狀,若晶片比較大,在光線的照射下應該可以看到片狀的反光,薄片石墨晶體呈現金褐色反光,厚片呈現銀灰色反光。墨玉透不透光線要看厚度,薄一點墨玉片還是透光的。墨玉中顏色淺一些的可以透光,透不透光還要看厚度。墨玉的透明度比較低,但玉質感還是有的,有些墨玉只是黑,沒有玉質感,也不能算是好的墨玉。墨玉即使在強光照射下觀察也是黑色。墨玉的基底可以是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多種玉質,其中以白玉基底沁入石墨形成的墨玉最為美觀,市面上見到的也比較多。
由於含石墨量多少不同,墨玉的黑色深淺分布不均,墨玉原料習慣上被稱為“青花料”,青花的“青”在這裡就是黑色的意思,一般情況下黑色含量或色率達到40%以上就可以稱為墨玉。

和田墨玉奎雅折刀

和田墨玉奎雅折刀,是摺疊式小刀,刀長3-9厘米。外觀精巧,刀刃鋒利,攜帶方便一般串在鑰匙串上,可作腰飾。下館子、逛街、旅遊隨時可派上用場,用來割肉、切瓜、削果皮。
和田墨玉奎雅折刀造型美觀,刀體平整光亮,刀把雕刻有不同樣式的花紋、圖案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還配有精緻的皮鞘,便於攜帶,現有白銅、黃銅、玻璃、塑膠、骨頭、銀、金等格式花色品種 13 種 。新疆和田墨玉奎雅紅玫瑰小刀以其雕刻精美,式樣獨特,工藝考究、便攜、鋒利、耐用,在市場上獨樹一幟,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和田墨玉奎雅折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