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功

和合功

和合功 是一套吸天地萬物生機之精體,攝龍、鹿、龜、鶴、獅等動物長壽健體之秘訣,納儒、釋、道三教健身養心文化之精華的養生功,是一種身心鍛鍊工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合功
  • 名詞類型:養生功
  • 創始人:張立文
  • 創始精神:打破砂鍋問到底
和合功定義,和合功創始人,創始初衷,具體做法,注意事項,練習前前不宜做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練習時應穿寬鬆衣褲,放鬆自然。,練習要持之以恆,不要斷斷續續。,起勢與守勢,具體功法,和合養生功,天 元 資 始 萬 物 生,,地 守 其 職 亨 以 成;,和 氣 流 形 御 陰 陽,,合 承 古 今 利 永 貞;,陽 三 陰 本 正 道,,材 曷 性 情 相 與 分?,養 身 養 心 達 性 命,,生 生 道 體 傳 精 神。,名詞解釋,和合二仙,和合二聖,和合仙官,“跳和合”,和合紙,和合祥物,和合圖,百合,《易》釋和合,

和合功定義

人妙凝天地的精英,匯聚陰陽五行的秀氣,所以人是天地萬物中最靈、最貴的。作為最靈、最貴的人,在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以類萬物生機之情中,體認到天人合一的要義。從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孟子“盡心、知性、知天”和“存心、養性、事天”中,體認到“萬物皆備於我”的深刻意蘊。朱熹把“萬物皆備於我”理解為“天地萬物本吾一體”,陸九淵便解釋為“宇宙內事乃已分內事,已分內事宇宙內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人與天地萬物是相通的,所以二程說:“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天地的大宇宙與人的小宇宙是一體的,是我分內事。這樣人便可吸收天地萬物生機的精華,該攝龍、鹿、龜、鶴、獅等動物長壽健體的奧秘,為人所運用享受。
和合功是以“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求索龍、鹿、龜、鶴、獅五種動物之所以長壽強壯的秘訣,而不是簡單地模仿此五種動物的動作。《三國志·華佗傳》所載“五禽戲”,“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雖為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但亦為古代氣功的導引術,“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郭沫若在《奴隸制時代·行氣玉佩銘》中說:“古人所說的道(導)引,即今人所說的氣功。”古代導引又稱道行,導與道古通用。《莊子·刻意篇》記載:“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導引一般來說,包括靜功、動功,也有僅指動功的。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八載:“凡人自摩自控,伸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為導引。”導引之道,雖名目繁多,但務必身安氣定,屈伸有節,俛仰祥和,或祛除將生的眾病,或攻治已結的篤疾,效果顯著。和合功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神靜意動,身動心靜,自然而然,無物無我。

和合功創始人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院長,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國際易學聯合會理事,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國際退溪學會理事等。在50多年的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的教學研究中,教書育人,培養眾多的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留學生、訪問學者及進修生。他提出了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建構了傳統學、新人學的理論體系,率先建構了和合學哲學理論體系,以化解當代人類所共同面臨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心靈、文明之間的五大衝突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態、人文、道德、信仰、價值五大危機。其主要學術致力於:
張立文張立文
1、對中國哲學史的探索與研究。鑒於《周易》在中國哲學與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寫了《周易思想研究》初稿, 後經修改在1980年出版, 成為 “ 文革”後出版的首部研究《周易》的專著。1991 年,《周易帛書註譯》、《周易與儒道墨》兩書在台灣出版, 對《周易》及先秦哲學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在宋元明清理學研究方面,於1981年出版了自1949以來首部《朱熹思想研究》,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此後, 又相繼出版了 《宋明理學研究》、《戴震》、《走向心學之路——陸象山思想的足跡》 、《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 、《朱熹評傳》 、《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等, 從巨觀和微觀上對宋明理學及其重要思想家作了系統的研究。
2、對東亞哲學的探索與研究。 1983 年在哈佛大學召開的國際退溪學會議上提交了《朱熹與李滉的易學思想比較研究》一文, 開始了東亞哲學研究,被國際退溪學會授予 “1987 年度退溪學國際學術獎”,撰寫了《退溪學入門》、《李退溪思想研究》等專著, 主編了《退溪書節要》一書,並於 1999 年主持了“ 東亞哲學與 21世紀”國家社會科學重點課題, 撰寫了《和合與東亞意識》一書, 對“東亞意識”的內涵和意義作了明確闡述。
3、提出“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在 1981 年出版的《 朱熹思想研究》中,提出了朱熹思想的邏輯結構問題。1984 年,到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講授《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是對中國哲學範疇的理論概括, 是在反思以往哲學研究方法基礎上提出的新的中國哲學研究方法, 在學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4、提出並構建“傳統學”。在20世紀80年代學界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大反思、大討論中,主編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叢書”, 撰寫《傳統學引論》一書, 把傳統學從文化學中分離出來, 使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5、構建“新人學”。由於傳統學歸根到底是關於人的學問,本人便從傳統學轉入人學的研究, 主編了“傳統人與現代人叢書”,並撰寫了 《 新人學導論》一書。該書闡述了人的自我發現論、自我塑造論、自我規範論、自我創造論、自我關懷論、自我和合論, 提出了生命五境界說 (生命超越境、知行合一境、情景互滲境、聖王一體境、道體自由境) ,把人重新定為“人是會自我創造的和合存在” 。
6、在全面系統梳理中國傳統哲學範疇的基礎上,撰寫了《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運篇、人道篇),發現了體現每個時代精神的精華的的核心話題,和哲學創新的標誌。於是提出了體現當代時代精神的精華的核心話題——和合學,它是中國哲學理論思維一種新形態。在1988年寫作的《新人學導論》中,提出了人的 “自我和合”的問題。1989年,撰寫了《從宋明理學到和合學》一文。 1995年,《和合學概論——21 世紀文化戰略的構想》一書竣稿, 並於次年出版。此後,《和合與東亞意識》( 2001 年)、《中國和合文化導論》( 2001 年)、《和合哲學論》( 2004 年) 等書相繼出版, 進一步系統闡述了和合學體系。和合學是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融合中西文化的基礎上, 進行的原創性建構; 是為了化解 21世紀人類面臨五大衝突和危機, 回應中國文化所面臨的三大挑戰而建構的理論思維形態。

創始初衷

現代社會是競爭激烈的社會,現代生活的快節奏,高效率,使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而身心長期處於超負荷的緊張狀態,勢必會危害身體健康。“思慮銷其精神”(《答難養生論》)因為當人們的精神負擔於極限狀態時,血液及內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便趨於消失,這種狀態會持續好幾個星期,直到緊張狀態完全鬆弛才能恢復。正是這一時期人體的免疫力很低,各種傳染病、腫瘤等就會乘虛而入,從而生病便成了必然結果。
現在很多人的觀念還是老年人才養生,至少要到不惑之年才注意,其實這是亡羊補牢的做法。每個正值鼎盛之年的人時常忽略光陰的飛逝,就像一塊沃土,雖然現在莊稼長勢旺盛,但如果不注意保養,用不了多久就可能變成一塊貧瘠之地了。所以養生,並非是中老年才做的事情。
經過筆者多年的自我體認,自我實驗, 探尋五種動物(龍、龜、鶴、獅子、鹿)的長壽強壯秘訣,配以《周易》陰、陽之理,符合人體結構,順應自然,適應自然規則,終於發明了和合功,並且身體力行,每天早晚堅持鍛鍊兩次,就這樣一直維持了近二十餘年,也深感和合功的效用。起初我僅教授弟子,並且弟子也僅授徒相傳。
於是,在和合學的基礎上,針對學生、讀書人以及學者們的職業病,經過長期的觀察(近20年的自我練習和向弟子的不斷傳續)以及事實證明(弟子堅持鍛鍊後,常見的頸椎、尾椎疼痛、用眼疲勞、大腦脹痛、失眠、厭食等病症得以緩和消除。)可以總結出,堅持練習和合功:1、能夠顯著增緩解大腦疲勞,明顯增進左右腦功能的平衡與協調,使大腦皮層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消除大腦疲勞,活躍情緒,恢復神經系
2、能改善心臟的功能狀態和促進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謝功能的提高。3、能有效的減輕頸椎酸痛、疼痛,緩解頸部壓力。能夠預防威脅辦公室、電腦桌、坐的時間太長(計程車司機、學者、文學創作者、科學工作者等)人群的腰部健康的除了腰椎間盤突出,還有腰肌勞損和腰椎增生等腰部病。4、改善人體末端微循環狀態,提高人體對於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5、能有效地解除人體的精神過度緊張狀態預防生理性疾病的發生;影響內分泌的平衡和免疫力的增強,提高了人們對疾病的抵抗力。6、能改善老年人的情緒、思慮、性格、記憶與動作穩定性,以及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質量。7、能疏通人體全身經絡通過陰(地)陽(天)升降,平衡陰陽,強身健體。通過本人和諸弟子的長期實踐證明,和合功是一種合乎生理規律的健身運動和保健方法,具有良好的養生價值。堅持練習,練習者往往會感到體內一股熱氣流動,腸胃功能增強,頭腦清醒,步履輕健,精力充沛。的確有助於緩解身心壓力、消除疲勞、祛病強身、延年益壽,是一種平心靜氣、心靜氣和之道,從而達到天人和樂之境。和合功能使身心更加和諧、增大抗禦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能力;達到緩解機體緊張,調節人體機能,能對人體經絡平穩起到明顯的調節作用。練習效果也不可急於求成,半途而廢,否則,便會適得其反。因此,現將和合功呈現於大眾,希望能夠對更多的人起到鍛鍊和養生的作用。 按照中醫整體觀念,注重統籌全身,突出局部,因人而施,因部位而異,通過動靜結合、內外相應、身心共養,促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肌膚濡潤、筋骨柔順、臟腑充實、精神充沛,維持陰陽動態平衡。因此在練和合功時要求放鬆,思想集中,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松肩沉肘,舒指塌腕,松襠開胯,立身中正,剛柔相濟,這可使經絡疏通各處關節鬆開,又因為各關節都走立體螺旋運動,這有利於關節、筋脈、肌肉富有彈性、柔韌,促使各種系統循環(血液系統、淋巴系統、呼吸系統等),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和排毒功能。因此要求做勻稱的緩慢的與動作相配合的深的腹式呼吸,並提肛叩齒,使我們的內臟得到很好的按摩,使我們身內的各種臟器功能更好更強,更好地促進消化吸收功能,排泄排毒功能。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和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另外,在練和合功的過程之中始終要求放鬆不用力度、不著情緒,這對現代人生活工作快節奏、高壓力無疑具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靜心用意,呼吸自然,柔和緩慢;
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氣定神閒;
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墜肘;
流行不滯,上下相隨,動作潤圓;
輕靈沉著,不僵不浮,剛柔相濟;
連貫協調,虛實分明,重心穩安。

具體做法

注意事項

古人歷來十分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素向·五常政大論》指出:“一州之氣,生化壽夭不同……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認為作為萬物之靈的人,要選擇與生活相適應的環境生存,這樣有益於修身養性、延年益壽。 因此,為了使功法練習達到理想效果,舒適的環境、合適的時間、寬鬆的衣褲和平和的心態都是至關重要的。1、要有適當的環境:清潔明亮、空氣流暢、溫度適宜,優雅寧靜。2、一般適合清晨和傍晚練習,對於過飽或飢餓者,不宜練習,最好在飯前半小時及飯後1小時以內不做按摩。

練習前前不宜做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

練習時應穿寬鬆衣褲,放鬆自然。

練習要持之以恆,不要斷斷續續。

起勢與守勢

起勢:
身體直立,分肩同寬;眼睛半睜,凝視鼻尖,舌抵上齶,腹式呼吸,腳趾稍張,像爪抓地;斂神內定,意守丹田;手心向上,緩舉至額;慢慢吸氣,墊腳後跟;提檔收肛,精氣流通。雙手放下,五指微分,掌心微含,虎口成弧,吐氣還原。
收勢:
待每小節完,還原初形,雙腿站立,與肩同寬,分手平舉,兩手垂落,並步放鬆,吐氣還原。
每一個小節開始時,都要做起勢動作;結束時,都要做收勢動作。

具體功法

第一節 神龍舒捲
1、 潛龍遊動
意念內斂,身似游龍;起勢完後,手心向下;
置於胸前,略蹲吸氣;慢慢前推,遊動身體;
尾椎至上,節節用力;至於頸部,站直還原;
緊接繼續,頭部搖擺;左右交替,循環替換;
抓手握拳,提肛叩齒,雙手回收,津液下咽;
清醒神經,放鬆大腦;吐氣還原,重複三遍;
五臟六腑,改善功能;拇指對肝,食指對肺;
中指對心,無名對脾;小指對腎,各職所安。
2、 見龍擺頭
雙手分開,兩臂平肩;手心向下,雙手回收;
置於肩側,手心左右;掌指上翹,略蹲吸氣;
推向兩側,遊動身體;尾椎至上,節節用力;
至於頸部,站直還原;頸椎為軸,頭部搖擺;
又左又右,抓手握拳;提肛叩齒,咽津補氣;
替換八次,重複三遍;頭部重點,活力重現。
3、 飛龍在天  肩膀放鬆,兩臂下落;雙手向內,五指攏合;
腋下劃弧,上至委中;兩手彈出,雙腳向前;
雙膝稍蹲,跳躍小步;雙手平舉,若球抱懷;
緩緩上舉,至於頭頂;合抱陰陽,盡收精華;
天地真氣,經絡通貫;頭頂百會,氣定神守;
心如止水,自然吐納;任脈督脈,互動互濟。
4、 雙龍戲珠
彎腰垂頭,手指觸坤;竭盡全力,排出濁氣;
稍稍起身,左腳向左;平跨小步,旋轉四五;
上拔頸推,雙手合抱;左手高舉,頭頂方停;
緩緩吸氣,貫氣百會;右手側放,置於右腰;
手心相對,抬頭向上;目對勞宮,眼睛轉動;
舌頭隨同,眼明心亮;手沿耳側,緩緩放下;
導氣丹田,換以方向;左右輪轉,右腳向右;
做功如左,雙手疊置;撫摩肚腹,收勢還原。
第二節 靈龜伸縮
1、 乾坤健順
開頭起勢,協調身心;舌抵上齶,排除雜念;
以頸帶頭,順逆時針;轉動頭頸,以益鳳池;
抓手握拳,提肛叩齒;頭朝後仰,腳跟起墊;
頭朝前點,腳跟平地;擺頭左右,雙肩隨伴;
帶動任督,會天通地;乾坤陰陽,健順圓融。
2、 靜動一如
內扣拇指,微力握拳;踮腳後跟,提肛吸氣;
頸部用力,帶頭向上;向前向下;縮頭抬肩;
開始膂尾,帶動頸椎;擺動不斷,垂珠抵肩;
吐氣略蹲,頭肩還原;重複三次,循環往復;
尾閭至頸,站直松肩;如是三次,九次抬肩;
縮頭動靜,向上向前;向下擺動,提襠收肛。
3、 帶動水沖
手沿帶脈,放置後腰;大拇指順,命門按放;
吸氣推肚,身稍後仰;吐氣縮肚,體稍前俯;
轉動腰身,氣息相伴;前吸後吐,順逆八遍;
帶脈流通,活腰健腎;虛胸實腹,氣沉丹田;
意守命門,溝通任督;預防閃腰,以治勞損。
4、 足陰完滿
手離命門,指扣勞宮;守住真氣,雙手平舉;
下蹲身體,放鬆手掌;氣灌雙膝,轉動相繼;
順逆時針,正反內外;各各八遍,稍稍起落;
吸吐三遍,直衝足經;三陽三陰,隨之疏通;
意念忊伴,直至湧泉;連線地陰,收勢還原。
第三節 仙鶴獨立
1、 內外絪緼
先習起勢,手半握拳;尾閭開始,前後打拍;
沿任督脈,由上而下;真氣運行,沿胸至頸;
雙手交義,拍打雙肩;激動臟腑,內外貫通;
外氣入髒,培補內氣;氣息流轉,全身舒暢;
自上向下,拍至膂尾;重複三遍,吐氣還原。
2、 上下交感
雙手拍腰,後側八遍;腿後後面,向下連拍;
至於後跟,復從腿前;上拍前面,至於腰前;
再拍後腰,側身八遍;腿側左右,向下連拍;
至於腳踝,腿內側面;連拍向上,至於腰背;
上下往復,前後外內;共拍三遍,收拾還原。
3、 陰陽貫通
雙手叉腰,右腿鶴立;小腿用力,踢蹬左腳;
左腿腳尖,有序動轉;順逆時針,各轉八遍;
兩手叉腰,左腿鶴立,小腿用力,踢蹬右腳;
右腿腳尖,有序動轉;順逆時針,各轉八遍;
4、 天人合一
雙腳距離,比肩稍寬;半蹲身體,雙手擺臂;
手臂手心,方向有序;從下向上,由里向外;
順逆時針,各擺八遍;手至中央,將身上提;
上擺吸氣,下擺吐氣;雙手疊置,站直松肩;
左右里外,男女相異;撫摩肚腹,收勢還原。

和合養生功

天 元 資 始 萬 物 生,

地 守 其 職 亨 以 成;

和 氣 流 形 御 陰 陽,

合 承 古 今 利 永 貞;

陽 三 陰 本 正 道,

材 曷 性 情 相 與 分?

養 身 養 心 達 性 命,

生 生 道 體 傳 精 神。

1. 玉面:
雙手搓36次,使手掌發熱。雙手從天庭穴順兩眼及鼻兩側往下至地閣穴道,然後雙手由地閣穴沿雙耳內側上推至天庭穴,連續36次。配合上下推動,叩齒72次。促進面部血液循環,消除皺紋,預防面癱,保持青春。在沿鼻兩側搓揉時,亦可預防感冒、鼻炎等疾病。
2. 拉玉筋:
雙手十指略彎成爪。十指從天庭穴向頭頂梳理,再往後腦梳至玉枕穴的枕台,然後由玉枕穴沿兩耳上推至天庭穴,連續36次,配合叩齒72次。促進腦部血液循環,預防腦血管硬化及小腦萎縮,防止腦疲勞,保持頭腦清醒。
3. 揉耳:
雙手拇指和食指沿雙耳的天輪由上自下揉至垂珠,連續36次,後拉36次,前拉三十六次,然後右手繞過頭頂上提左耳36次,左手繞過頭頂上提右耳36次,按摩兩耳天城、天郭、風門等。促使耳部血液循環,預防近視、白內障、青光眼及耳鳴、耳聾。
4. 鳴天鼓:
雙手掌按住雙耳,一按一放8次;然後雙手掌按住雙耳,食指中指輕彈後腦8次,能聽到撥敲聲,反覆3次。促進後腦血液循環,保持左右腦清醒,也可預防腦萎縮、耳鳴和耳聾。
5. 搓頸椎:
雙手掌來回搓頸椎100次,使之發熱。預防頸椎痛、頸椎突出,椎骨增生,壓迫腦神經而造成頭昏、頭痛等疾病。
6. 揉喉嚨:
雙手拇指和食指從頜下至頸末尾,雙手交替揉100次,使之發熱。預防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氣喘、咽喉發炎、紅腫等疾病,也可預防頸部皮肉臃腫和鬆弛。

名詞解釋

潛龍:出自於周易第一卦乾卦的象辭:初九,潛龍勿用。這個象隱喻事物在發展之初,雖然有發展的勢頭,但是比較弱小,所以應該小心謹慎,不可輕動。
見龍:出自周易 乾卦九二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龍出現在田間,有利於大德之人出來治事。一個胸懷大志的人,已經嶄露頭角,但要能成事、成大事,還要向有智有識的人物學習,才會有利於自身的發展。
水沖:水沖脈又稱陷落脈,周圍血管征的一種。 脈搏驟起驟落,猶如潮水漲落,故名水沖脈。醫生緊握病人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環指指腹觸於橈動脈上,遂將其前臂高舉超過頭部,有水沖脈者可使檢查者明顯感知猶如水沖的脈搏。
足陰:足陰是足底靜脈稱謂。足陰三經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的合稱。足太陰脾經脈腧穴有21穴,左右合42穴。足少陰腎經經脈腧穴有27穴,左右合54穴。 足厥陰肝經左右各14穴。
絪緼:《易·繫辭下》謂“天地絪緼,萬物化醇”。唐孔穎達疏為“絪緼,相附著之義”,“唯二氣絪緼,其相和會”。實際上這裡就是指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萬物。“絪緼”描繪了二氣相互作用時的那種神態和氣象。北宋張載著《正蒙·太和》:“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緼相盪、勝負、屈伸之始”。即是各種不同方式的過程的相互作用,才自始至終是變化的根本原因。

和合二仙

據《禮記》和《儀禮》記載,六禮為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種,而裡面蘊含了豐富的“和合”傳統,一般納彩中便含有合歡、嘉禾、雙石等物品作為彩禮,然後需要謀官去問名,配合二人,在《周禮·地官·媒氏》里談到“媒氏(即媒官)掌萬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孔穎達疏謂“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之義,專指男女嫁娶和合之事。在《焦氏易林》中亦多處說到“和合”,如卷一《履·益》:“銜命上車,和合兩家。蛾眉皓齒,二國不殆”;“可舍止,解,王徳五材,和合四時,陰陽順序,國無咎。”卷二《噬嗑·家人》:“析薪熾酒,使謀求婦。和合齊宋,姜子悅喜”; “軒據國子民,虞叔受命,和合六親,蒙,門戸下堂與。”卷三《家人·漸》:“執斧破薪,使謀求婦。和合二姓,親御斯酒。召彼鄰里,公姑悅喜。” 卷四:“和合於天,保下奠上,大相,蒙”唐人李林甫、張九齡在《唐六典》談及到“若廵門教化,和合婚姻。”清人黃生《字詁》解釋“好”之字義:“余謂‘好’從‘女’從‘子’,蓋和合二姓,以成配偶,所謂‘好’也。……言和好如婚姻也。”好字來自於“和合”,故有“百年好合”、“天作之合”等美好祝願。這裡的“媒”意為和合二仙,是主婚姻之神。
和合二仙和合二仙
相傳唐人有萬回者,因為兄長遠赴戰場,父母掛念而哭泣,終日以淚洗面。小兒子於是逐往戰場探親。把父母對他的思念轉達給了哥哥,同時也把哥哥的近況帶回給父母,萬里之遙,朝發夕返,故名“萬回”,唐高宗封其為“萬回聖僧“民間俗稱“萬回哥哥”。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500頁)稱其本姓為張,為“萬回虢國公。”以其象徵家人之和合,自宋代開始祭祀作“和合”神。和合二仙圖也常懸掛於婚禮上,以示夫妻和合即生財,或言家合萬事興。此外,和合二仙表以祝壽的,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同為王母祝壽的眾神中就有“和合二仙”。 清華廣生《白雪遺音》所收民間小調中,《上壽》(卷一)、《慶壽》(卷三)也都提到了“和合二仙”,有“和合二仙哈哈笑,手內還將如意敲”云云。古時和合二仙的畫上,還配有一句四言詩:
和氣乃眾合,合心則事和; 世人能和合, 快活樂如何?

和合二聖

至清代雍正時,以唐代師僧“寒山,拾得”為和合二聖。清代醫家汪汲《事物原會》記述到:“和合神乃天台山僧寒山拾得也。”相傳,寒山為和,拾得為合。二人同是唐代國清寺的高僧。兩人因喜歡吟詩唱偈而結為好友。玉皇大帝為了考驗二人感情,讓他們同愛白蓮女,拾得臨婚,寒山得悉,即離家為僧,拾得亦舍女去尋覓寒山,相會後兩人俱為僧,立廟“寒山寺”。本來寒山拾得蓬頭笑面、擎鼓執棒的形象由後人諸加為兩僧一持荷花,一捧圓盒,盒蓋稍微掀起,內有一群蝙蝠,從盒內飛出,這就更加符合人民心裡和藹可親的形象。“荷”與“和”、“盒”與“合”同音,取和諧好合之意,意為“和(荷)諧合(盒)好”。清雍正時,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合稱“和合二聖”或“和合二仙”。
和合二聖和合二聖
此外,明代小說《三寶下西洋》中的和合仙童,一名千和,一名萬合,兄弟倆六月三伏天買帽套,臘月數九天買扇子。結果六月降霜,臘月回陽,也是笑嘻嘻的形象。而清人曹楙堅有《讀錢塘遺事三十首》,其三云:“蓬頭笑面彩衣拖,和合家家畫像多。萬里龍沙歸不得,民間空祀萬回哥。”而甚至在《正統道藏·暗符咒·太上三洞神咒·洞真部》中也有“仰啟和合二聖者,語言和順救眾升。”“二聖者速和合攝。”的記載,清《四庫全書》有《寒山子詩集》二卷,約三百篇,豐乾拾得各一卷,其詩文通俗易懂,亦莊亦諧。在江蘇寒山寺的大雄寶殿後壁,嵌有清寒山拾得二人木雕塑像。可見和合二聖在民間傳統文化的地位。
關於寒山、拾得的民間傳說,崔小敬在《和合神論考》(《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1期)一文中作了一個歸納,茲引於下:

和合仙官

又名和合財神,一般被放到正財神身旁,作為偏財神。“利市”語出《周易·說卦上》云:“(巽)為近利,市三倍”利市三倍成了商業厚利的專門用語,在俗語中是走運、吉利之意,又指買賣所得利潤。“仙官”語出道家典籍,是指教階制度下有官職的神仙,《正統道藏·太平部·道門經法相乘次第》言“上市得道,省委仙官。”李淳風著、袁天罡增補的《秘傳萬法歸宗》卷二謂:“貞觀元年五月五,萬同聖僧生下十。不信佛法不信仙,專管人間和合事。和合來時利市來,眼觀梨瀏舞二台……萬合千和萬事諧。” 宋代“和合利市”的概念已較普遍,《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中李小官就有買花來“供奉和合利市哥哥”之說,元末明初《三遂平妖傳》卷二七亦有道人乞化時唱道“招財來,利市來,和合來,把錢來”,明朱權《荊釵記》第四十五出則有“頭頭利市,和合仙官,召請必竟來臨”之語,清·翟灝所撰《通俗篇》引夏文彥《國繪寶鑑》云:“宋嘉禾好為利市仙官,骨骼態度,俗工莫及。”故現在生意人都喜歡說“和氣生財”、“和合利市” 之類。特別有的商人,還把利市仙官圖貼到門上,並配以招財童子,對聯寫道:“招財童子至,利市仙官來”,隱喻財源廣進、吉祥如意。
和合仙官和合仙官
《三教源流授神大全》記載有天合、地台二將,以象徵天門地戶之闔辟。有水火二營將,以象徵春生秋煞之往來變化。其神通廣大,能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除瘟祛瘧,保病禳災。聚訟冤獄,能公平裁斷;買賣求財,能使之宜利和合。

“跳和合”

“儺”本為我國古代基於萬物有靈和有神論觀念的基礎上而產生的一種用驅鬼逐疫、迎神納吉的的原始巫術儀典,以之來以逐疫驅邪,御災捍患,觀瞻崇廟,保佑祈福等。《周禮·夏官·方相氏》記載“方相氏掌儺神,熊皮四目,執戈揚盾,皆所以除疫”。而遍及皇宮和民間,並多以年終而舉行的,稱為“大儺”或“鄉儺”。《論語· 鄉黨》講到“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呂氏春秋·季冬》有“有司大儺”。古代還有隨軍屯戍邊疆的軍儺。雜儺儀式一般有“跳竹馬”、“跳和合”及“跳八仙”儀式等。而隨著儺舞的娛樂性增強,故不僅官方流行,也慢慢趨向民間。在“跳和合”里,其主要形式是二人對舞,並帶著面具表演,服飾鮮麗,音樂輕快,動作和諧歡快,生動逼真。整個過程既無驅鬼逐疫之意,更無面相可怖之貌,舞者為樂樂融融的面孔,翩然起舞,財氣橫溢,皆大歡喜,是典型的娛人之戲。而關於“跳和合”的記載,明萬曆年間鄭之珍的《目連救母勸善戲文》,該劇是可鋪演一百多出的邇台本戲,在關目上就有“和合”,其中亦穿插 “跳和合”。萬曆十年(1582)黃鋌黃鍅刻本中並有“和合降福”的插圖,今祁劇《目連救母》仍有“跳和合”的二人對舞,至今仍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南、貴州等地。
跳和合跳和合

和合紙

“和合紙”,又稱“和合神馬”、“和合紙馬”等,主要用來祈福、祭祀所用。《清稗類鈔·物品類》“紙馬,即俗所稱之甲馬也。古時祭祀用牲幣,秦俗用馬,淫祀浸繁,始用禺馬。[即木馬]唐明皇瀆於鬼神,王璵以紙為幣,用紙馬以祀鬼神,即禺馬遺意。後世刻板以五色紙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前者,名曰紙馬。或謂昔時畫神於紙,皆畫馬其上,以為乘騎之用,故稱紙馬。”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十(第244頁)謂:“《天香樓偶得》云:俗於紙上畫神象,塗以彩色,祭賽既畢,則焚化,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所憑依,似乎馬也。……然則昔時畫神像於紙,皆有馬以為乘騎之用,故曰紙馬也。”兩宋時,江浙一帶城市裡都設有專門印刷和出售紙馬的“紙馬鋪”,應屬扎彩業。《搜神廣記》上說,“買賣求財,公能使之宜利和合。”“和合紙”實即在紙上畫上“和合喜神”,在嫁娶新婚良日良時供燒化之用,以祈求夫妻恩愛,和和美美,而和合紙一般不說買一份,而是“請”,“請”和合喜神,化和合紙馬。

和合祥物

清人顧祿《清嘉錄》卷十二記吳地風俗,年夜時“或剪人物為壽星、和合、招財進寶、麒麟送子之類,多取吉讖,號為柏子花。”很多地區過年的時候,要貼“和合二仙”年畫,或用彩紙剪成和合之形,貼掛在門窗上。江南地區更是如此,很多人家習慣在單扇門上貼一圓形和合,稱之為“一團和氣”, 象徵著“和合雙全”、“百事和合”等,以此蘊含了人們對和平安樂生活的渴望與祝願。民間年畫除了《和合二仙》、《和合賜神》外,還有與其他神仙共祈之圖,如《和氣致祥一品當朝》、《和合二仙狀元及第》、《賜福財神》、《歲朝圖》等等。此外,還有諸多成語,都蘊含著和合的美好祝願,如百年好合、珠聯璧合、璧合珠連、朝升暮合、揣合逢迎、道合志同、道同契合、道同義合、鈿合金釵、六合之內、契合金蘭、千載一合、中外合璧、九合一匡、同心合德、同心合膽、同心合力、同心合意、情投意合、情投契合、日月合璧、情孚意合等等。
一團和氣一團和氣

和合圖

“和合圖”由中國人民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院長、徐悲鴻之子徐慶平教授與鄙人共同創作。此畫於2005年7月贈送給新黨主席郁慕明先生。
和合圖和合圖
古代文化講究要達到和諧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和生萬物。從“和”的意義講,應該是和平、和諧、和睦。“合”是合作的合。中國的思想由“和”而來,“和”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和首要價值。現在看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古人說“和為貴”,“和合”:起源於先秦,後有“萬回哥哥”回家的典故,贈送之意是反映大陸人民對台灣這個分割多年的遊子發自肺腑的骨肉之情;而表現“和合”的年畫在民間也非常普及——年畫上兩個可愛的小孩,一人手持荷花,代表“和”的意思;一人拿盒子,諧“合”之音,盒中飛出五個蝙蝠,代表五福,也有家和萬事興、百年和好、和諧吉祥之意;將此畫贈與台灣友人,亦是寄託著中國人民幸福安寧、“和諧合好”的美好理想。

百合

百合花其名稱的由來,出自於《神農本草經·卷二·中經》,系因其鱗莖由許多白色鱗片層環抱而成,又可治百合病而得名,“百合,味甘,平。主邪氣腹張,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生川谷。《吳普》曰:百合,一名重邁,一名中庭。生冠朐及荊山(《藝文類聚》引云:一名重匡)。《名醫》曰:一名重箱,一名摩羅,一名中逢花,一名強瞿。生荊州。二月、八月采根,曝乾。案:《玉篇》云:蹯,百合蒜也。”又因多層重疊狀如蓮花,而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具有百年好合美好家庭、偉大的愛之含意,是愛情、婚禮祝福等代表話語。百合還是浙江省湖州市的市花,象徵著“百年和合”。
和合功

《易》釋和合

乘 六 乾 利
鶴 鳴 陰 艮 立
靈 龜 離 中 自 伸
鹿 兌 飲 澤 並 坎 存
鸞 鳳 巽 合 比
獅 據 東 岳 震 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