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之拐騙與迷局

命運之拐騙與迷局

《命運之拐騙與迷局》是2012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苗•馬爾科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命運之拐騙與迷局
  • 作者:謝苗•馬爾科夫
  • 譯者:聞一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7月1日
  • 頁數:441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515308273, 9787515308272
  • 外文名:Семен Малков Две Судъбы-3 Похищение обман
  • 語種:簡體中文
圖書目錄,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序言,

圖書目錄

拐騙
第一部 血淋淋的買賣
第一章 奉公守法的“外科醫生”
第二章 血淋淋的買賣
第三章 尤素波夫家的兩位公爵小姐
第四章 謝多伊在行動
第五章 年輕人的問題
第六章 成功越獄
第二部 拐騙
第七章 家事
第八章 “鉤釘”在冒險
第九章 娜斯佳反水
第十章 巧設計謀
第十一章 拐騙成功
第十二章 惡棍們得手
第三部 事倍功半
第十三章 盜匪內訌
第十四章 出手大方的顧主
第十五章 綁匪的最後通牒
第十六章 悲慘的失手
第十七章 壞事接踵而至
第十八章 功成一半
迷局
第四部 徒勞的搜尋
第十九章 家庭悲劇
第二十章 娜斯佳之死
第二十一章 感情破裂
第二十二章 簽約赴美
第二十三章 莫須有的指控
第二十四章 新的感情
第二十五章 希望之光
第五部 美國的司法之神
第二十六章 大洋彼岸
第二十七章 “俄國黑手黨”
第二十八章 達莎的發現
第二十九章 談判未果
第三十章 司法之神的醜態
第三十一章 菲合爾復仇
第三十二章 愛之勝利
尾聲

內容簡介

本書由兩條線索交織而成,一條線是一群以“合法外科醫生”為首的黑幫匪徒組成的拐賣兒童的集團,在所謂的“教授”的參與下,從事偷盜兒童及買賣兒童的勾當。他們耍盡種種陰謀,利用在米哈伊爾家照顧兩個小女兒的保姆娜斯佳,將米哈伊爾和斯韋特蘭娜的兩個孿生姐妹(即彼得的兩個妹妹)拐騙走。另一條線是……
《命運之拐騙與迷局》是一部“從20世紀60年代到賓士600時代”的俄羅斯社會風情畫卷,發行200萬冊以上,被俄羅斯的媒體授予,“發行量最大暢銷書獎”, 被譽為俄羅斯的散文史詩作家,同名電視劇在俄羅斯家喻戶曉。

作者簡介

作者:(俄羅斯)謝苗·馬爾科夫 譯者:聞一 劉斌
謝苗·馬爾科夫,1927年出生於阿什哈巴德,參加過衛國戰爭。畢業於莫斯科航空學院,科學技術副博士,曾是蘇共黨員。長期在飛機製造廠擔任工程師,獲得過“衛國戰爭二級勳章”、“榮譽獎章”、“戰勝德國”獎章和“優秀航空工作者”紀念。他是個純粹的科技工作者,所謂純粹,就是他在《命運》之前從來沒有寫過任何文學作品。 2011年,馬爾科夫已經84歲了。在《命運》之後他又創作了《垂直線》三部曲、《愛情的力量》、《愛情和責任》以及《勝利的代價》等多部作品。所有這些作品仍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善與惡的鬥爭為主線,對命運的思考是貫穿所有作品的內容。儘管馬爾科夫年事已高,仍筆耕不止。俄羅斯媒體用這樣一句話來讚美和激勵他人:“退休了,生活才剛剛開始。”

序言

《命運》從2004年問世開始,就引起廣大讀者以及俄羅斯電影界的極大興趣。至2008年,全書四卷陸續出版,在俄羅斯讀者和觀眾中引發了範圍極廣的“命運熱”。
《命運》究竟以什麼樣的故事在社會中產生如此大的轟動呢?
首先,從《命運》四卷書的內容來看,其主線是不同家族間幾代人命運的交織、變化、爭鬥和結局,俄國貴族各家族的命運是各個家族命運之間的交織點。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命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運。以善為主線的家族中,同樣存在惡;以惡為主線的家族中,也時有善的表現。善和惡交織在極為紛繁、複雜甚至殘酷的發展進程之中。正如作者謝苗·馬爾科夫所說:“我想在書中和電影中展現兩條線,一條好人線,一條惡人線。有些人徑直向自己的目的走去,不懈鬥爭,儘管苦難重重,但並不失去尊嚴和良心,他們最終會獲得幸福。而那些惡人的結局卻很不好。”
《命運》的故事發生的時間跨度很長,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到當今的俄羅斯。因此被稱為是一部描寫“從20世紀60年代到賓士600時代”的俄羅斯社會風俗畫卷。
從時間上來說,小說涉及三個時期:蘇聯時期(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巴契夫)。蘇聯解體後的“混沌”時期——新俄羅斯人的瘋狂的“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和“新俄羅斯人”統治下的俄羅斯時期。在蘇聯時期,兩個對立的家族,兩個相向而立的家族,從總體上看,一個是以農村的維拉、利季婭和城市中的斯捷潘以及米哈伊爾(尤素波夫——斯特列什涅夫)為主體的家族,這是個平民(包括由俄國貴族跌落為平民的)家族,是個遠離當權者的家族;另一個就是以伊萬及其庇護者尼古拉為代表的執政者的權貴派。平民家族過著物質福利依然得不到改善的拮据生活,而權貴派卻已經是生活在物質供應極為豐富的“共產主義社會”。
《命運》第一卷就是描述這個蘇聯時期的故事的,由“訛詐”和“清算”兩部分組成。由同一個村莊裡的兩個好朋友維拉和利季婭的命運開始。她們同時愛上了斯捷潘。但斯捷潘卻只鐘情於維拉。於是利季婭用陰謀手段,使維拉和斯捷潘分開。維拉因和斯捷潘有了一夜情而懷了孩子,最後不得不嫁給了未來的權貴伊萬,而利季婭和斯捷潘結了婚,也生了一個女兒。兩個好朋友終成仇敵,而斯捷潘並不知道他和維拉生有一個女兒。兩個女兒在兩個母親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維拉的女兒斯韋特蘭娜美麗、善良、循規蹈矩,利季婭的女兒娜捷日達本性善良,外貌嬌艷,但在母親的影響下惡從心底生。於是,兩家人、兩代人的命運,以及圍繞這兩家人和兩代人的命運就在欺騙、訛詐、友誼、忠誠中爭鬥和發展。清算是這場爭鬥的最後結局,代表著惡:向惡的力量最終消亡:利季婭自殺身死,娜捷日達被惡人殺死,伊萬被他玩弄的政治力量謀害而死,黑幫大佬受到懲處。代表著善、向善的力量得到好報:被逼走上阿富汗戰場的米哈伊爾歷經艱險終於回國。斯韋特蘭娜在長久的等待和歷盡苦難後終於和米哈伊爾結為夫妻。斯捷潘在經歷了誤解、學業上的溝壑後也終於和維拉生活在一起。
《命運》的第二卷由“親緣血脈”和“金絲鳥籠”兩部分組成。故事圍繞米哈伊爾(尤素波夫——斯特列什涅夫)家族和身旁的人員展開。來自這個家族和圈子的年輕人,“親緣之血”的一代登上了故事的主要舞台,其中有米哈伊爾的兒子彼得,彼得大學的同學基里爾和英卡、阿利克和達莎,娜捷日達前夫奧列格領養的兒子米佳等。吸毒成了這一群年輕人中的“流行病”,一些人生活在謊言之中。於是,在新的一代年輕人中。別佳成為善和向善的標誌,基里爾成為惡和向惡的代表。這些年輕人狂熱的、不計後果的愛情和性生活、他們之間道德與反道德力量的較量。以及由此而生的行為上的陰謀和心靈上的搏鬥,伴隨著他們一起成長或者墮落。別佳和基里爾既是同學,又是對手,他們像父輩那樣有著近乎相同的友誼、愛情、背叛和重新相聚的悲喜劇。這些“親緣血脈”的一代人最終衝出“金絲鳥籠”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故事最終以彼特和達莎、米哈伊爾和斯韋特蘭娜、斯捷潘和維拉的幸福生活而結束。
《命運》的第三卷由“拐騙”和“迷局”兩部分組成。這一卷由兩個線索交織而成,一條線是一群以“合法外科醫生”為首的黑幫匪徒組成的拐賣兒童的集團,在所謂的“教授”的參與下,從事偷盜兒童及買賣兒童的勾當。他們耍盡種種陰謀,利用在米哈伊爾家照顧兩個小女兒的保姆娜斯佳,將米哈伊爾和斯韋特蘭娜的兩個孿生姐妹(即別佳的兩個妹妹)偷走。另一條線是米哈伊爾一家,父子因為忙於自己的公司事務,斯韋特蘭娜忙於劇團的巡迴演出,一對小姐妹處於無人照顧的狀態。孩子失蹤後,全家通過種種辦法,父子倆集中很大的力量,與黑幫匪徒周旋和鬥爭,救出了其中的一個娜嘉,而另一個——奧莉婭卻被賣到了美國。與此同時,給這個家庭蒙上一層陰影的是,別佳的妻子達莎因為流產而痛苦地離開別佳,遠赴美國。故事的結局是:達莎大力協助,奧利婭被救。達莎和別佳言歸於好。善得到了應有的報償,惡遭到了應有的懲罰。
《命運》的第四卷由“考驗”和“終結”組成。故事的場景到了美國等地,圍繞米哈伊爾家的雙胞胎姐妹與米哈伊爾父子間的種種奇遇。這個家族的命運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在這場命運的角逐中,米哈伊爾和別佳深陷險境。與這個家族有著密切關係的第四代人出場,參與了與以尤赫諾夫斯基為代表的惡勢力的鬥爭。最後是,米哈伊爾父子得以生還,別佳和達莎重組家庭,他們有了兒子。惡人得到了懲罰,而善勝的標誌就是米哈伊爾的祖先——斯特列什涅夫貴族之家的血脈得以延伸,三世同堂。作者以這樣的話語結束了全書:“古老的精工細雕的飾物上綴滿了珍貴的寶石,斯特列什涅夫家族的碩大鑽石發出的光彩是如此的明亮,即使在燈火通明的房間裡也無比地輝煌。”
《命運》得到廣大俄羅斯讀者的認可,顯然和俄羅斯當時的生活狀況和人心的思緒有密切關係。首先,在那些年,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在俄羅斯幾乎消失得無影無蹤,偵探、打鬥、奇幻、破案的作品充塞市場,人們在混混沌沌中以感官的刺激來選擇讀物。人們對生活的動盪和變遷無所適從,作家和文學家們也一時失去了對生活觀察和反映的敏銳力,喪失了寫作能力,失去了物質基礎。俄羅斯出現了一個“真正的文學真空”時代。《命運》應該說是那個時候以如此大的篇幅、如此大的場景,反映俄羅斯人自身經歷的時代、社會和生活的第一部作品。它猶如一股清風吹過沉悶的大地,使人們有機會去看清現實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思考現在,並進而去思考未來。
與那些暢銷一時的偵探、打鬥、奇幻和破案作品不同,《命運》以生活於底層的最普通的人為主角,用最普通的語言和親身經歷講述了時代的變遷,揭示了人們曾經生活於其中的蘇聯和正生活於其中的俄羅斯的真實情況。因此,《命運》能夠引起讀者的廣泛共鳴和密切關注就不是偶然的了。作者馬爾科夫說過:“儘管我的親屬中也有位高權重的人,但在生活中誰也沒有幫助過我。舉個例子來說,我的主人公,維拉的第一個丈夫伊萬就有個原型,這是我的一位親戚。無論我怎么相求於他,他總是回絕。儘管這位黨的工作者可以給我和我的家庭搞到所需的一切。在連續劇中,維拉責罵伊萬:‘怎么你連自己的親兄弟都不想幫助呢?’他回答:‘你說什麼呢?那我就要為徇私情懲罰自己了。’然而,我的這位親屬卻可以為自己的女兒搞來一套四居室的房子……我一生中經歷過許多事情,而不是聽說來的。所以,我認為我的成功就在於,我沒有選擇銀行家、經商女富豪和明星,而是選擇普通人作為主人公,並講述了那些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命運》中宣揚理解、愛、友誼和忠誠是生活的準則和基石,而人們要拯救自己和拯救家園的唯一希望是對古老的勇士行為、大公傳統和東正教禮儀及精神的回歸。這種人文思考是俄羅斯文學中一條根深蒂固的線,是普通老百姓都熟悉並祈求的東西。作者在作品中重複了這種人文思考,儘管他遠沒有托爾斯泰那些巨匠的精妙語言和表現手法。但他的直白還是激發了無數讀者的喜怒哀樂。此外,小說中幾乎集中了當代人所喜歡的全部文學元素:愛情、友誼、生活的變幻莫測;欺詐、陰謀、爭鬥、危機的連續不斷:兇殺、黑幫、偵探、破案、驚悚、刺激和懸疑的接踵而至。
最後一點是,《命運》的問世是奇特的,在時間上它幾乎是電視劇和小說同時與讀者和觀眾見面。這與馬爾科夫創作這部小說的背景密切相關。馬爾科夫1927年出生於阿什哈巴德,參加過衛國戰爭。他畢業於莫斯科航空學院,是科學技術副博士,曾是蘇共黨賈。馬爾科夫長期在飛機製造廠擔任工程師,獲得過“衛國戰爭二級勳章”、“榮譽獎章”、“戰勝德國”獎章和“優秀航空工作者”紀念章。他是個純粹的科技工作者,所謂純粹,就是他在《命運》之前從來沒有寫過任何文學作品。1997年,一部長達千集的美國電視連續劇《聖芭芭拉的故事》在俄羅斯的電視螢幕上熱播,攪動了千萬人的心。馬爾科夫看了這部劇後突發奇想:為什麼俄羅斯自己不能有這樣的連續劇呢?於是,歷經數年,他根據自己以及朋友的經歷寫出了《命運》的第一卷書稿。可是沒有人來出版這本書。他的妹妹在醫院工作,她有個女友認識著名的導演克拉斯諾波爾斯基。馬爾科夫的手稿經妹妹的女友交到了這位導演的手上。接手稿時他是礙於面子難以推卻。讀了之後卻驚訝不已,斷定自己讀到了一個極好的本子。他馬上給另一位著名導演烏斯科夫打電話:“這個本子你一定要讀一讀。”於是,就有了他們合作的電視劇《命運》在俄羅斯“第一頻道”的播出。電視劇迅速贏得了觀眾,繼而促使《命運》出版問世。
2011年,馬爾科夫已經84歲。在《命運》之後他又創作了《垂直線》三部曲、《愛情的力量》、《愛情和責任》以及《勝利的代價》等多部作品。所有這些作品仍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以善與惡的鬥爭為主線,對命運的思考是貫穿所有作品的內容。儘管馬爾科夫年事已高。仍筆耕不止。俄羅斯媒體用這樣一句話來讚美和激勵他人:“退休了,生活才剛剛開始。”
馬爾科夫的《命運》發行了200萬冊以上,被俄羅斯的格列奧斯出版社授予“發行量最大暢銷書獎”。所以,在當今的俄羅斯,有人把他贊為“最有才能的通俗作家”,有人把他譽為“俄羅斯的散文史詩作家”。不過,有一個事實就很能說明問題,那就是他的小說發行量在同類“男性散文小說”中至今仍高居榜首。
聞一、劉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